秦巴深处的安居路
2016-07-19胡亚斌
胡亚斌
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道出了当时社会贫困群众住房的艰难与渴盼。如今,位于秦巴腹地的陕南安康,面对山大沟深脱贫难的现状,大力实施避灾扶贫搬迁,5年来,累计搬迁安置13.2万户,使50.1万贫困群众搬出穷窝,喜迁新居。
谋划篇:科学规划绘蓝图
安康地处陕西东南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属秦巴特困连片地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自然灾害频繁与贫困程度深重叠加,致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2011年,全市有贫困人口100.5万人,其中因灾因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恶劣需要搬迁的群众达88万人。自启动实施陕南移民搬迁以来,安康市委、政府把此项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契机,科学定位,规划引领,统筹谋划,强力推进。
具体做法是:把避灾扶贫移民搬迁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系统谋划,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紧密衔接,与县城、重点镇、集镇和新型社区、工业集中区、农业园区、镇村综合改革、农民进城落户、保障性住房等有机融合,以搬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从而达到多赢效果。并耐心引导搬迁群众不断向城镇、园区、景区、社区聚集,促进全市城乡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着力打造美丽富裕新安康。如,白河县按照“打造秦楚边城、构建水色白河”的定位,绘制出“11130”规划蓝图,即抓好1个宜居县城、11个集镇和30个生态社区建设,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布局人口框架。平利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构建“1城、10镇、30个社区、100个新村”的统筹城乡发展格局,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人口布局规划、城镇体系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避灾扶贫搬迁规划“五规合一”。
推进篇:规范管理重实效
避灾扶贫搬迁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提升避灾扶贫搬迁工作水平,安康市制定出台了《安康市避灾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意见》、《安康市避灾扶贫搬迁“三精”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积极推行“精准搬迁、精细管理、精确施策”管理办法,建立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抓搬迁工作机制,设立避灾扶贫搬迁工作单项奖,着力形成搬迁合力。
在“准”字上做文章。严格按照搬迁户申请、村民评议、镇村初审、相关部门审定、县区政府批准的认定程序,坚持村、镇(办)、县区三级公示制度,自下而上逐级审核,广泛接受监督,确保搬迁对象精准。坚持“三优先”搬迁安置。把受地质和洪涝灾害威胁户、危居贫困户和特困户作为搬迁安置重点,按照避灾户、危居户、特困户“三优先”和通过总任务、危居户、特困户“三线考核”以及干部帮扶等措施优先搬迁安置,防止出现搬富不搬穷、搬易不搬难的现象,全力推进均衡搬迁。目前已累计搬迁受地灾和洪灾威胁户5.9万户22.8万人、搬迁危居贫困户5.7万户21.7万人搬迁、特困户1.6万户5.6万人,分别占规划搬迁任务户44.7%、43.2%、12.1%。
在“建”字上下功夫。本着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公共投入、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原则,安康坚持“进城入镇上楼、跨区域入社区、压点提质上规模”的搬迁工作思路,累计建设集中安置小区928个,其中建设100户以下安置社区596个,500户以下安置社区269个,500户以上安置社区63个,社区安置搬迁群众10.57万户36万人,集中安置率达80%以上。在项目管理方面,实行“一个安置社区、一个项目主体、一个项目法人”的管理模式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终身制”,严控成本,保证质量。搬迁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搬迁时间、安置地点、安置方式等均由群众自主选择,逐户签订搬迁协议,分年轮候,有序推进。
在“合”上求实效。按照“小型保基本、中型保功能、大型全覆盖”的要求,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与集中安置点同步规划、一体建设。依据集中安置点规模,确定配套建设标准、内容和时限。30-100户小型安置点,配套生产生活基本所需的水、电、路、视、讯、网等设施,同步配套建设到位;100-500户中型安置点,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相关服务功能,两年内配套建设到位;500户以上大型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三年内配套建设到位。通过资源整合,加大项目争取,形成合力共建。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争取专项资金和整合各类项目资金31亿元,用于各类公共设施建设。
产业篇:多途就业促增收
对于长安镇高原村51岁的李玉坤来说,移民搬迁不仅让他的生活品质有了质的飞跃,也为他致富增收拓宽了门道。2011年8月,他们一家3口从大山上搬到了高原社区后,不仅住上了140平方米的2层小楼,还在“老庄”建起了养蜂场,一年下来纯收入10多万元。
在此之前,李玉坤住在深山里,进个城来回大半天时间就没了,背袋肥料上山一走就是几里路。“自从搬进了新社区,对面就是国道,10分钟就能进城,卫生室、警务室、金融服务站、便民超市、通讯代理点都在家门口,生产生活是越来越便捷了。”李玉坤由衷感叹道。
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跟进产业发展,支撑就业创业是关键。按照统筹谋划、综合配套、兴业创业、增收富民的办法,安康坚持把产业配套与搬迁安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充分利用避灾扶贫搬迁政策,加快农民转变经营理念,摒弃“土地刨食”传统思维。通过组织开展“一区一策、一户一法”增收试点,采取集成政策鼓励创业、集中培训促进就业。推行“园区景区带动兴业、资金互助鼓励创业、以资代劳促进就业”等方式,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催生土地流转。大力推行“社区+农业园区”、“社区+旅游景区”、“社区+小微企业”等模式,将避灾扶贫搬迁产业发展与全市循环产业链开展多元化、多形式对接融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使之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促进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兴业。
随着陕南移民搬迁的深入推进,涌现出大量搬迁安置社区,搬迁群众在这里获得安全感,也加快了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尤其是白河县仓上镇创造的“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模式得到了中省的赞誉;紫阳县高桥镇通过实施避灾扶贫搬迁工程,一项不起眼的修脚技术,让上千人找到了创业就业门路。平利县城关镇药妇沟安置社区,积极招商引资,引入电子原件、手套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了搬迁群众“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愿望。目前,全市开展的10个搬迁安置社区“一区一策、一户一法”增收试点项目,采取逐安置点规划配套产业、逐户落实创业就业方案,已建设或融入省、市级工农业园区12个,搬迁安置社区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建设或依托旅游景区增加劳动就业6个,累计流转耕地、林地3.86万亩,实施技能培训7500人次,搬迁群众自主就业创业兴业6855人,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多种产业发展促进了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目标的实现。
扶志篇:精神建设提素质
“以前家庭生活垃圾就堆放在房前屋后,既不美观又不卫生,现在好了,社区门口就有垃圾箱,每天有人定时清理,既方便又卫生。”紫阳焕古镇大连搬迁安置社区群众高兴地说。
正如群众所讲,人口集中了,生活垃圾怎么处理?安康市在搬迁安置社区规划建设之初,就将污水处理设施予以同步建设,既要“面子”更重“里子”,通过因地制宜设计垃圾污水治理工艺,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有效解决了人口聚集带来的环境压力。现在搬迁群众原居住地因人口搬走人为破坏生态问题减少,生态修复增强,新的居住地环保设施齐全,群众讲文明、重卫生的新风尚逐渐形成 ,环保意识增强,人多了环境反而更好了。
在促进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同时,丰富搬迁群众的精神生活一刻也没有放松。搬迁社区经常性开展道德大讲堂,评选“好媳妇、道德模范”等活动,积极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新型社区,加快搬迁群众融入度,提高了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今,避灾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成为安康农村靓丽的风景线。
提升篇:创新探索强功能
走进白河县裴家搬迁安置社区,漂亮整齐的民居,干净整洁的道路,房前屋后青山环翠,卫生室、活动室、商店等生活设施齐全,这里不是城市却胜似城市,有着城市的生活条件,也有城里所没有的自然风光。裴坝社区只是全市推进避灾扶搬迁建设的一个缩影。
围绕搬迁群众集中安置后的生产生活和服务管理问题,各县区不同程度地推进了社区管理试点工作。白河县探索了“居住证”制度,按照“原籍管理地和林,社区服务房和人”的要求,围绕“原籍林地、现籍房人”,对搬迁群众实行分类管理,即原户籍所在地村委会负责土地林地的管理、承包和流转等,现住地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负责人口、住房的基本管理和服务。尤其是农村承包地确权办证以后,在户籍制度上深化改革,破解搬迁群众“两证”办理难题,保障群众有关权益。
此外,安康市还结合镇村综合改革,依据社区建设规模和实际状况,按照“新设、融合、挂靠”三种类型,依法按程序明确社区设置和组织架构,并落实好人员和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搬迁社区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积极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引入市场主体通过物业管理服务社区群众,促进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居民自我服务、市场有偿服务协调发展,有效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白河县、平利县分别开展了“新社区、新农民、新技能、新风尚”教育培训和“法制管理星、创业致富星、文化特色星、环境优美星、服务保障星”五星社区创建,进一步完善社区机构,落实管理人员,理顺管理体制, 延伸服务内容,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避灾扶贫搬迁实施五年来,安康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伤亡率分别下降80%和70%,困扰安康脱贫攻坚多年的“扶贫-遭灾-返贫”难题得到有效破解,“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的“套餐式扶贫”取得明显成效,“十二五”期间,安康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0.3万人,通过避灾扶贫搬迁年均减贫5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