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生金”新希望
2016-07-19马丽文
马丽文
枇杷村的幸福嬗变
5月中旬的四川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枇杷村金家湾聚居点,桃树、枇杷树郁郁葱葱,葡萄枝叶连片成荫,流青溢翠,一幢幢灰瓦白墙、飞檐翘角的二层小楼依山就势,房前屋后绿意盎然,部分还在建的小楼施工场面如火如荼,图书室、医疗室、健身场所、诚信商店、日间照料中心一应俱全,好一个媲美城市住宅小区的幸福新农村。
记者在枇杷村村支书杨彬的带领下,来到村民金光志家时,他正在干净整洁的客厅里看电视。金光志告诉记者:“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我家拆掉老房子可以获得七八万元的补偿,加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补助两三万元,这样算下来,165平方米的新房子我只用出三四万元。以前村里碰到下雨天就提心吊胆,生怕老房子被泥石流掩埋,现在总算踏实了”。
过去,金光志一家六口人只能守着3亩多地的豆角过日子,为了解决生活的困顿,金光志去南方打工,每年两三万元的收入,除去日常开销,一家人的生活仍然捉襟见肘,没有多大起色。
自去年底从山上搬下来,住进这安全、牢固的二层小楼里,金光志将家里的土地都流转给了村里的合作社,一亩每年能有680元的流转费。父母还到合作社里务工,每人每月收入近2000元。他自己在巴中经营一家小建材店,一年净赚两三万元,虽然收入与以往差不多,但含金量和性价比可是大相径庭,且种植琵琶、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收入还将会持续增加。同时,在家门口干个体户,不仅开销小,还能随时照顾家,小日子过得有些惬意,心情比以前开朗很多,精气神儿越发充足,笑容也愈发灿烂。
金光志一家的现状在枇杷村并不是个案,目前全村新村建设规划的三个聚居点中,能容纳110户搬迁户的金家湾聚居点已全部入住,规划入住35户的廖家碥聚居点已经完工,规划入住73户的陈家碥聚居点正在加快建设之中。
“如果不是得益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三大项目的叠加使用,我们村就不会有现在的漂亮模样。”向记者说起枇杷村的变化,杨彬格外自豪和自信。
事实上,枇杷村的幸福模样来自于整个村乃至巴中市用活了相关的土地政策。
扶贫蓝图插翅“腾飞”
巴中是秦巴山区、革命老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幅员面积1.2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90万,有3个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个区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长期以来,由于起点低、底子薄,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巴中山区多数耕地坡度陡、地块分散狭小,加之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农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当地老百姓守着好山好水却过着苦日子。
作为典型的贫困地区,“十二五”初期,巴中尚有上百万人居住在高寒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和洪水淹没区。其中,30.89万户、113万人居住在危旧土坯房,生活环境、生存条件极差,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但是,即便如此,巴中也有其较为明显的生态优势,耕地后备资源丰富,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空间很大,如何盘活土地资源,如何用活土地政策,成为统筹城乡、脱贫攻坚的关键。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为贫困地区以用活用好土地政策为抓手、实现土地扶贫蓝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4年9月,国土资源部为支持巴中脱贫攻坚,立足巴中区域特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专门定身打造“可在省内跨县、市开展增减挂钩”等6条支持政策,围绕避灾搬迁难、住房改造难、产业增收难、资金投入难问题,积极探索做“活”土地文章,努力走出贫困山区以土地政策为抓手的土地扶贫新路子。
同年10月,国土资源部首次提出加大对扶贫开发和生态搬迁的支持力度,四川省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共计28个县(区),在优先保障本县域范围内农民安置和生产发展用地的前提下,可将部分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挂钩使用。
由此可见,增减挂钩结余指标流转是一大创新。但是,新居怎么建、产业怎么兴、人往哪儿搬、钱从哪儿来?面对当前不少贫困山区易地扶贫搬迁遭遇难点和困惑,国土资源部门充分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政策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
据了解,巴中市农村宅基地量大面广,目前存量约425.73平方公里,人均占地约198平方米,其中有相当部分长期闲置、低效利用,实施增减挂钩的资源潜力较大。为支持“巴山新居”建设,巴中市自2012年正式增减挂钩试点,但困难不少。最初的调研发现,一些村是一幅房屋破烂、道路坑洼、土地贫瘠的景象;还有些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近半土地撂荒。
为此,巴中下定决心进行农村土地整治,即通过土地整治,不仅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还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益、改善了生产条件,整治效果比预想的还好。尝到了甜头,巴中各方的积极性更高了,自然又推动了农村土地整治的进一步开展。目前,巴中全市所有的“巴山新居”工程区域实现了农用地整治项目全覆盖,通过项目与新居建设的结合,配套建设了农村公路、农田水利设施及田形调整、产业基地土地平整,为流转土地、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起到了“筑巢引凤”的作用。
据巴中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何小兵介绍,贫困地区在新村建设、拆迁补偿等脱贫项目上需要大量资金,地方财政面临很大压力,通过增减挂钩将节余指标流转到发达地区使用,可获得宝贵的扶贫资金。
“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我们家拆掉的老房子可获得5万元的补偿,加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补助2.5万元。这样算下来,150平方米的新房子我只投了6万元。”枇杷村村民金朝中说,花6万块就能住进跟城市一样的小区,这在以前做梦都没梦到过。
同样,对于村民王秀贤来说,自从搬进聚居点,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秀贤曾在半山腰地质灾害隐患点住了20余年,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下雨天是躲在邻居家度过的,每次遇到天气变化总是提心吊胆,生怕摇摇欲坠的老房子被泥石流掩埋。如今,只出了5万元就住进安全、牢固的180平方米的大房子,每天晚上跳跳广场舞,生活越过越舒畅。
一招棋“活”再发力
当然,金光志、金朝中、王秀贤们的幸福生活全都得益于枇杷村新村用活了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而从枇杷村的发展轨迹显示,土地一招棋“活”,资金瓶颈极大缓解,才是这项政策最精准的体现。
但是,仅仅是住进新房的吸引力,还不足以让枇杷村90%以上的村民都搬进聚居点。枇杷村在用活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了土地资源的同时,还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宽了村民的增收途径,改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贫困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枇杷村三个聚居点规划建设后,村民的老房子被拆旧复垦,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不但实现新增耕地面积70亩,原来贫瘠的坡地也变成了肥沃的梯田。”杨彬说,村里共整治土地78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20亩。同时,枇杷村还引进业主建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200亩,主要发展核桃500亩、枇杷672亩,在核桃园和枇杷园里套种银杏、丹参,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200个,每个劳动力每年就地务工,收入可达1.5万元。
实践证明,用好用活政策,土地可以变成金。从巴中的试点情况看,这一增减挂钩政策创新“杠杆效应”明显,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钱从哪儿来”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而这也功归于国土资源部的政策“红利”,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同样,巴中市恩阳区下八庙镇钱库村村民在易地扶贫搬迁完成后,也利用土地整治让烂泥田变成高产田,完成一次“产业逆袭”。“这里种植的‘红阳猕猴桃在市场上非常畅销。”恩阳区天润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陶永诗说,“红阳”猕猴桃每亩可产4000斤以上,毛收入2万元以上。村民不仅可将家中土地按每亩一年600元的价格流转给猕猴桃产业园,还可以在园区打工,每家一个月能有好几千元的工资收入。下一步,村里将推广建设“微田园”,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总结巴中土地项目的叠加效应,其主要做法是在每个贫困村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结合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通过拆旧补助既帮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又解决易地扶贫搬迁中用地指标难保障、拆旧复垦难落实、贫与非贫难平衡、建设管理难规范等问题;同时,跟进实施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促进贫困群众流转土地、规模化发展产业,形成了“1+1+1>3”的叠加功效。
据悉,下一步,巴中将继续用活用好土地政策,力争在全市699个贫困村全部覆盖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发挥其扶贫功能,帮助贫困群众早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让更多群众享受土地政策“红利”带来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