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医护理教学与护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2016-07-18李丽华
李丽华
【摘 要】 护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中职教育的核心内容,理应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始终。重视在专业课中加强对护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在富有人文特质的中医护理课程中,深度挖掘与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密切相关的内容,有效提升育人功能。
【关键词】 中职护生;中医护理教学;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138-01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以课程内容为根本,以教师为媒介,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中医护理作为中职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既要向学生传递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传授中医操作技能,又要弘扬祖国医学的传统文化,对中职护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形成,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加强中职护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基于《国家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对中职护生的要求,以中医护理课堂理论和技能的教学为基础,依托多样化教学评价,从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三个方面加强中职护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探索在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德育为先,加强文化基础教育,高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1 课程是根基磐石
中医护理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与疾病长期斗争的实践经验总结,秉承和发扬了中医学关注整体、突出个性、强调实践、注重应用的特性,蕴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饱含着中医护理的理论知识,囊括了中医四诊、中药熏洗、艾灸、拔罐、刮痧、按摩等中医护理技术。因此,中医护理既具有精深的理论,又有简便易行的技术。
中医护理作为中职护生专业卫生类课程之一,具有丰富的人文文化内涵。古人云:“医者,仁术也”。古有扁鹊谦虚省慎敢直言,华佗行医不畏权贵;更有唐代孙思邈,深受《内经》:“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之影响,認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著书以“千金”命名,如《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且将《大医精诚》置于《备急千金要方》开篇卷首,这一与《希波克拉底誓言》异曲同工之典文,明确了医护工作者应该具备的道德素质。又有神农鞭药尝百草;李时珍历时数十年,广收博采,亲历实践,系统全面地总结了本草学,皆归于他们有着一颗仁者之心,一种勤勉、敬业、乐业的精神。杏林繁花似锦,硕果盈庭,传承和诠释了“仁”之所重,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总之,中医护理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高度统一与完美结合,是护生职业素养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2 教师是舟楫舵手
探本朔源,教育之本在于教育人怎样做人,即“为人之道”,犹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教师职业的特殊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德育人,不仅通过自己的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有博学多识的文化形象,也必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不仅应学富五车,更应仁义礼智信。俄教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是这种人”。身教胜于言教,教师职业素养将直接影响到护生职业素养的效果及质量,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对培养护生职业素养具有深远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总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护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学术基础和指导力量,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加强护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1]。
3 理论是源头泉眼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护生文化素质的基础,是护士职业素养的源头。学习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从三个层面剖析“天人相应”,促使护士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使其与家人、同学、老师和谐相处,并激发他们爱护自然环境的热情;学习辨证施护的理论,使护生学习审辨明察认识事物的能力,以便于客观公正地处理学习生活中的事物;学习五行之生克乘侮,利用生态环境中的生物链知识,深入浅出地领悟“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的奥秘,奉行“和为贵”的天下大道;学习七情之喜怒忧思悲恐惊,懂得调节心态,让生活中多些阳光,少些烦恼;学习四诊之望闻问切,以质朴之技艺,解疾苦之痛楚;学习药膳之调护,感受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回归“天人相应”,追求“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境界。
总之,中医护理理论的学习,是护生文化素质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职业素养的生命之源。
4 技能是枢纽要塞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指导下,技能教育是职业教育教学的关键所在,其一:表现在技能是护生进入护理行业的敲门砖,其二:体现在技能承载着护生职业技能素养的培养。2015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等环节,增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在中医护理技能教学中,运用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以技能为媒介,让护生在教师的身教言传中掌握职业技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护生的职业素养。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以拔火罐操作为例,教师提前五到十分钟到达实训室,督察护生到课情况,严格控制课堂秩序,以身作则,要求学生不能迟到,培养护生守时、守纪的良好习惯;以做为核心,贯穿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始终,加强拔火罐技能的操作,融会贯通操作过程中的人文关爱,注意安全用火;通过实训,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护生职业技能素养。
5 评价是龙睛锦花
学习评价是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具有学习诊断、反馈调节、激励和学习导向等功能。在中医护理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德育评价和学业评价并行。
重视过程评价,关注护生学习发展的动态历程,实行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三评联合”的考核评价办法。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直接观察操作技能,做出即时点评和针对性指导,可以促进学生加强技能实训,增强动手能力,对自己的操作技能水平有正确的认识;并加强考核评价,提高护生动手能力,调整学习方法,增强创新和合作意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2],实现以评促学。拓展学生互评,实行同伴评价,且增加同伴评价人数,提高评价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操作者提供实时反馈[3]。重视实践能力的情景化评价,尤其是在推拿、按摩、拔罐等中医传统技术方面,通过课外作业的布置,例如要求学生为家长做三分钟以上的肩部按摩等,请家长签名、评价,并附照片加以佐证,做到除教师评价和同伴评价外,深度融合家长评价,使学生学有所用,不仅可以巩固和强化护生的技术,传承中医传统技艺,更可以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了解学生所学,感受学生的孝心,弘扬我国传统孝文化,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和谐发展,多方携手共同参与学生的成长,一起参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6 结束语
中职护生作为护理一线工作的中坚骨干,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临床技能,还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学会移情和换位思考,并在实习或工作中践行南丁格尔职业精神和医德修养。中医护理教学应顺应医学模式和人类健康需求的转变,朝着全面化、多元化、优质化发展。作为一名中医护理学教师,应依托中医护理教学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在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和人文素质方面得到有力的强化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万琪,杜丹丹,柯永红,等.护理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华护理教育,2009,6(7):308-310.
[2]张琰,王欣然,韩斌如.护理本科生操作技能即时评价方案的设计[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2):147-148.
[3]王华芳,冯宗媚.在护理操作技能评价中开展同伴评价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266):2727-2728.
(收稿日期:2016.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