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低毫安肾脏灌注成像技术的适用性探讨
2016-07-18张树平梁嘉仪周晓沈泉章谢大坤
张树平 梁嘉仪 周晓 沈泉章 谢大坤
【摘 要】 目的:探讨CT低毫安肾脏灌注成像技术的适用性。方法:选择接受CT肾脏灌注扫描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成像Kv相同、ms相同、mA不同,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22例。研究组管电压为100KV,曝光时间0.5ms,管电流为60mA;对照组管电压为100KV,曝光时间0.5ms,管电流为120mA,所有患者均行CT肾脏灌注成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CTDIvol、DLP及图像质量评分。结果:CT灌注扫描成功,研究组CTDIvol、DLP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评分≤1分、2分及3分均基本相符,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低毫安肾脏灌注成像技术是可行的,图像质量清晰,病人吸收的辐射剂量减少,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肾脏;灌注成像;CT低剂量成像;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089-02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持酸碱平衡。肾脏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前列腺素、激肽等,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1]。
近数十年,特别是B超、CT、MRI的广泛应用,肾实质肿瘤的检出比较容易,检出率迅速提高,人们对肾肿瘤的认识较前大有转变,如以往认为肾肿瘤几全为恶性,良性极少,现查知其良性肿瘤和肾囊肿占相当大的比例,并非罕见[2]。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CT肾脏灌注成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肾脏肿瘤扫描。CT灌注成像技术就是通过人为的动态扫描技术对于组织、器官的血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反映组织、器官真实的血流灌注情况的功能成像技术,对于分析肾脏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及毛细血管表面通透系数(PS)有重要意义[3]。肾脏灌注扫描可以辅助临床诊断肿瘤的良恶性,为临床提供肾脏肿瘤手术参考指标。CT灌注所导致的辐射问题也是人们较为关注的,如何有效地降低辐射量,研究CT低毫安肾脏灌注成像技术已经迫不及待。笔者对我院CT低毫安肾脏灌注成像技术的适用性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从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CT肾脏灌注扫描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整个实验均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完成。依据成像Kv相同、ms相同、mA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为(50.2±2.1)岁;对照组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为(48.8±2.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前准备 患者在检查前一天禁食8~12h,做好肠道清潔准备;患者检查时选取仰卧位,脚先进的体位,绑好束缚带并训练患者缓慢、平静呼吸,以减少呼吸运动造成的呼吸伪影与图像质量下降。右肘静脉建立静脉通道,并连接双筒高压注射器,装有碘对比剂350mgI/ml碘海醇40ml和生理盐水30ml。
1.3 扫描方法 使用东芝 Aquilion One 640层动态容积CT对患者进行扫描,扫描范围160mm,采用动态连续volume扫描25期。研究组管电压为100KV,曝光时间0.5ms,管电流为60mA;对照组管电压为100KV,曝光时间0.5ms,管电流为120mA,注射碘海醇40ml,注射流率为6ml/s,对比剂注射后,进行生理盐水30ml冲洗导管。
1.4 数据采集 分别记录CT计算机上研究组和对照组的CTDIvol、DLP,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
1.5 图像评价 所有图像均由放射科医师进行评价,评分标准为:3分主要是指肾脏组织显示清晰,无任何伪影,血管走行连续;2分主要是指肾脏组织显示稍微模糊,无任何伪影,血管走行连续;≤1分主要是指肾脏组织显示明显模糊,血管走行不连续、断断续续,有阶梯伪影,不能够明显区分周围组织与血管。典型图片如下: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数据,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TX-*3]±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CTDIvol、DLP比较 研究组CTDIvol、DLP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图像质量评分≤1分、2分及3分均基本相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组织细胞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称之为灌注,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反映细胞、组织、器官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功能和状态的情况。CT灌注成像技术就是通过人为的动态扫描技术对于组织、器官的血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反映组织、器官真实的血流灌注情况的功能成像技术,对于分析肾脏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及毛细血管表面通透系数(PS)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CT辐射剂量,如何降低肾脏灌注成像技术造成的辐射量已成为临床上的关键问题。选择低Kv,低mA扫描,短时间连续曝光的成像技术,可以减少患者接触射线的强度、能量与时间,从而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避免患者因为检查,额外增加X线的照射。CT低毫安扫描能有效的减低X线的能量,患者的辐射剂量减少,保护患者的安全。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管电压为100KV,曝光时间0.5ms,管电流为60mA方案的CTDIvol、DLP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管电压为100KV,曝光时间0.5ms,管电流为120mA的方案。
综上所述,CT低毫安肾脏灌注成像技术图像清晰,可有效减低CTDIvol、DLP,减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为低剂量肾脏灌注和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24.
[2]赵军,斌武,盛兴,季学闻,等.肾肿瘤236例病例分类及影像学检查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4,33(04)326-328.
[3]王琳琳,董振东.开启动态容积时代:Aquilion ONE 320排CT[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3-16.
[4]李金平,姜慧杰.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13:157-160.
[5]赵晓妮,游金辉.胰腺癌影像学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781-785.
[6]薛华丹,刘炜,孙昊,等.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胰腺肿瘤术前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癌症进展,2010,8:415-419.
(收稿日期: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