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双水平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39例中的应用

2016-07-18傅钦祥徐清辉李巧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血气分析

傅钦祥 徐清辉 李巧特

【摘 要】 目的:觀察经鼻双水平(N-BiPAP)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RDS)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78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78例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经鼻持续气道(NCPAP)通气治疗,实验组接受经鼻双水平(N-BiPAP)通气治疗,同时给予两组患儿猪肺磷脂注射液及基础支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新生儿血气分析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儿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鼻双水平通气可以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状况,能降低pH、增加血氧分压同时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情况方面,能减少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双水平通气可以有效缓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周期短、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经鼻双水平通气;血气分析

【中图分类号】R272.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082-0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多发生于孕妇37周以前分娩的早产儿,是由于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及肺组织发育不良导致[1]。早产儿多表现为面部青紫、呼吸困难、呼吸衰竭,严重者可以发展为脑室出血甚至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常见危重症疾病,临床上采用无创呼吸支持治疗,主要有三种呼吸支持即经鼻双水平通气、经鼻持续气道通气、同步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经鼻双水平通气主要针对存在自主呼吸但自主呼吸不足的无创正压通气,可以单独调节吸气相正压(IPAP)和呼吸气道正压(EPAP)。本研究观察了经鼻双水平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RDS患儿78例,所有患儿均满足RDS诊断标准[2],临床上表现有呼吸困难:即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大于60次/min,伴有呼气性呻吟,吸气三凹征,肺野透亮度降低,可有支气管充气征。排除由感染及胎粪与羊水吸入造成的RDS;排除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性疾病、贫血、严重的先天性畸形。其中严重感染指标为:胸片提示肺炎,血白细胞大于30×109/L,贫血指标为血红蛋白小于90g/L。收治入院后给予猪磷脂注射液后RDS仍未缓解,符合立即使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紧急情况,向家属告知相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男22例,女17例,入院年龄(6.14±3.22)h,胎龄(33.24±3.21)周,1min Apgar评分(6.34±2.14)分,5min Apgar评分(9.2±1.52)分。实验组患儿,男24例,女15例,入院年龄(5.98±4.02)h,胎龄(32.45±4.06)周,1min Apgar评分(6.87±2.53)分,5min Apgar评分(9.1±1.36)分。两组胎儿入院年龄、胎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经鼻持续通气(NCPAP)治疗,使用史蒂芬新生儿呼吸机。气流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FiO2)40%~60%,流量6~8L/min,呼气末正压(PEEP)4~6cm H2O,温度36.5~37.3℃。治疗过程中依据血气分析可及时调整参数。实验组患儿接受经鼻双水平通气,使用史蒂芬新生儿呼吸机,选择双通气模式,将同步感应装置置于患儿腹部,初始参数调整:呼吸频率20~30次/,min,气道峰值13~16cm H2O。吸入氧浓度(FiO2)40%~60%,流量8~10L/min,PEEP4~6cm H2O,依据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参数。患儿通过肺气管插管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PS先预热至37°,经气管插管吸净气管内分泌物后取仰卧位滴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24h血气分析情况:(pH、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两组患儿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气分析比较 实验组经治疗24h后pH值、PaO2和PaCO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情况及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RDS)主要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合成或者分泌不足而致,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呼吸危重症之一,占早产儿死亡率的21%[3]。随着产前激素如地塞米松的使用,该病死亡率有所下降。新生儿呼吸窘迫病理生理变化是肺通气与肺换气不足,造成机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最终发展为呼吸衰竭。临床上治疗RDS主要是通过促进肺发育及呼吸支持,传统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RDS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及提高治愈率,但可增加呼吸机相关肺炎、动脉导管未闭、持续肺动脉高压、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的治疗主要包括产前预防、产后PS预防及呼吸支持治疗。其中呼吸支持治疗主要依靠无创通气,因有创通气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而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儿的死亡率,还增加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给患儿家庭与医疗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故除了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必须采用有创通气外,平时应尽量避免使用[4]。

使用无创通气呼吸支持模式可以降低气管插管率、降低总供养时间,减少相关呼吸机损伤。本研究主要观察经鼻双水平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的疗效。N-BiPAP模式是由美国伟康公司首先使用的无创呼吸模式,实际上是压力支持通气(PSV)和呼气末正压(PEEP),分别在呼气与吸气时给予不同的气道压力。经鼻通气具有无创性,即无需切开气管,可以保护新生儿气道通畅性,避免医源性伤害,还可避免新生儿在呼吸治疗过程中出现烦躁不安等情况,以提高治愈率[5]。本研究中,实验组采用经鼻双水平通气治疗可有效降低血pH,提高血氧分压,同时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情况方面,实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对照组共发生并发症12例,其中气胸3例,腹胀5例,呼吸机相关肺炎3例,颅内出血1例。实验组仅有3例发生并发症,且均为腹胀。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经鼻双水平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治疗中有较好效果、且治疗周期短、费用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明双.经鼻双水平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中的作用[J]. 临床肺科杂志, 2014, 19(2):259-261.

[2]匡凤梧,许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6):335-337.

[3]高存娇.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与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 2015, (3):63-66.

[4]孔令凯.双水平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在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的比较[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2013.

[5]孔令凯,孔祥永,李丽华,等.双水平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撤机后应用的比较[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8):1376-1379.

(收稿日期:2016.03.20)

猜你喜欢

血气分析
机械通气在小儿耳鼻喉科呼吸困难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不同手术切口方式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