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阳泄浊法治疗湿浊瘀滞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6-07-18莫宗权何晓铭刘洁明何兴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莫宗权 何晓铭 刘洁明 何兴鹏

【摘 要】 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的主要临床表现,常常急性发作和缓解交替,好发于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中老年男性多见。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呈年轻化。脾肾阳虚,寒湿内生,痹阻经络是本病主要病机,温阳泄浊法治疗本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近年来温阳泄浊法治疗湿浊瘀滞型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温阳泄浊;湿浊瘀滞;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024-02

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物质代谢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泄減少,并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而引起病损及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痛风性关节炎是其首发表现,常常急性发作和缓解交替,好发于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我国痛风患病率为0.15%~0.67%,较以前有明显升高[1]。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症”、“历节病”等范畴,现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如内外因说,湿热流注论、毒邪致病说、因虚致病论等[2]。国医大师朱良春[3]提出“痛风非风论”,乃“浊瘀痹”说,强调了脾肾不足是痛风的根源,治宜“泄浊化瘀,调益脾肾”,并用创制的“痛风冲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阳气乃人一身之主宰。近年来,温阳泄浊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文献报道增多,本文就此作一综述如下。

1 湿浊瘀滞型与痛风性关节炎的关系

《黄帝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指出痹症的发生与阳气不足,复感风寒湿邪有关。现代医学已经明确痛风性关节炎与年龄、肥胖、饮食不节、起居不慎等密切相关,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肥胖者。这正符合中医的“五八,肾气衰”、“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脾胃乃伤,百病乃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等理论。说明痛风与脾肾阳气密切相关。虽然现在痛风性关节炎发病趋年轻化,但也与其饮食生冷、熬夜等耗伤阳气有关。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肾为先天之本,是一身阳气之根。脾胃受损,运化失职,水湿内生;肾阳虚衰,不能温化脾土,则痰湿内停。李海昌等[4]对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中医证候的文献进行了检索研究,结果显示主要证候是:痰瘀痹阻证35.6%,痰浊阻滞证14.88%,说明痰湿瘀浊之邪对本病的发展转归有重要影响。“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湿性趋下”、“湿性黏滞”等特点即可以解释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中医认为“同气相求”,痛风性关节炎多在半夜熟睡中突然发作,夜为阴,正与湿为阴邪相符。痰湿阻滞经络,导致血行不畅,瘀浊内停与局部,不通则痛。虽然本病发作时某一关节表现出红肿热痛的湿热之象,这是因为痰湿瘀浊痹阻关节日久而生热,并不能概括痛风所有的表现,如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慢性痛风石病变期等。沈维增等[5]认为,痛风是由于患者年龄增加,正气逐渐亏虚,阳气不足,表现为风寒湿痹阻增加,老年人表现更加明显。国医大师朱良春强调了脾肾不足是痛风的根源,他认为湿浊瘀滞内阻是本病的主要原因,受寒受湿是其诱因之一,并提出“浊瘀痹”说[3],以“泄浊化瘀,调益脾肾”治疗痛风治愈率达78.6%[6]。可见,脾肾阳虚是本病的根本原因,湿浊瘀滞是其基本病机。

2 温阳泄浊法与痛风性关节炎

温阳泄浊法是以温肾(阳)健脾为主,兼以清热祛湿、泄浊通络止痛之法,扶正与祛邪并举。阳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对气血津液、水谷精微的正常敷布等具有重要影响。《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说明了阳气的重要性。吴佩衡[7]认为“多一份阳气,便有一份生机;多一份阴霾,便多一份杀气。”李可[8]老中医认为“一切肥胖皆寒湿瘀浊堆积三阴,阳光一照,阴霾尽消。”景元伟[9]认为“痛风性关节炎是以脾肾阳虚为本,关节红肿热痛、气滞、湿聚、血瘀、痰积、热蕴是标,对本病的治疗应标本并重,温阳泄浊并举”。针对痛风性关节炎由于内外因素复杂,病机特点表现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临床上并不能单用清热祛湿之药,以免损伤中阳。本病以脾肾阳虚为本,故应当通过温阳药调补、振奋、宣通阳气,温化湿邪,疏通经络,正如《金匮要略》所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同时少以清热祛湿,泄浊通络之法治疗湿热瘀浊之邪。诸法共用标本兼顾、攻补兼施,阴阳并调,使阴阳气血达到平衡状态。

3 温阳泄浊法用药特点

3.1 善用温阳药 温阳药多性温、味辛,能温经散寒,疏通经络,促进气血畅行,使筋脉关节得以濡养而止痛除痹。临床上常用的温阳药有附子、肉桂、川乌、草乌、吴茱萸等[10]。有学者研究发现,附子的散寒作用可能与增强免疫系统、镇痛、增加血氧等作用有关[11]。张明发等[12]研究发现温里药具有镇痛、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而且还能抗血栓形成,抗张外周血管。

3.2 配伍健脾清热泄浊药 痛风性关节炎由于痰湿痹阻关节,气血运行不畅产生瘀浊,日久郁而化热,形成寒热错杂之证。故临床上在温通散寒的同时,应当配伍清热泄浊之药,以达寒热并调。又脾主运化,故也应当配伍健脾药以运化水湿。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健脾清热泄浊药有牛膝、赤芍、土茯苓、萆薢、虎杖、茯苓、苍术、白术、薏苡仁等[1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茯苓、川牛膝、萆薢、虎杖等清热利湿药都有抗炎、镇痛、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14]。而且有关研究表明川牛膝有抗凝作用,可降低血浆的粘稠度,通过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以改善微循环[15]。

3.3 配伍理气药 痛风性关节炎由于痰湿瘀浊痹阻经络,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肿胀。因此温阳药配伍理气药以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通则不痛。尹中信[16]研究发现温阳药中常配伍的理气药有陈皮、半夏等。

4 温阳利浊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应用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制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历节病、朱丹溪以上中下痛风汤治疗痛风,体现了寒温同用,温清并举之法。景元伟[17]对30例不同年龄段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采用温阳泄浊汤(制川乌、苍术、厚朴、陈皮、柴胡、制大黄、僵蚕、生石膏、滑石、土茯苓、金银花、豨莶草、徐长卿、生薏苡仁、炙甘草)内服,四黄散外敷患者关节,结果:临床治愈22例,显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67%。郑刚[18]观察“痛风协定方”加温阳药物肉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药物组成为麻黄、桂枝、肉桂、红花、白芷、葛根、黄芪、防风、防己、羌活、知母、石膏、丹皮、赤芍、茜草、土鳖虫、乌蛇肉等,结果:中药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在1周时为91.33%,2周时达95.9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并在12个月的观察期间中,340例患者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复发次数中药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温阳泄浊法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都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魏文著等[19]根据温阳化湿,通腑泄浊祛瘀的原则,选方以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四妙散、活络效灵丹,临床上治疗AGA取得良好疗效。

另外,临床上也有不少运用火针、艾灸等方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李清松[20]认为火针有温通之功,调理气机之用,并以贺氏温通法与强通法治疗60例AGA患者,结果:痊愈32例,好转2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章珍明等[21]以火针放血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结果治疗组即时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96.67%,明显优于以吲哚美辛治疗的对照组(P<0.05)。宗静杰等[22]用温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结果治疗组中20例患者,痊愈17例,好转2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达95.0%,且血尿酸水平由治疗前的(539.31±91.17)mmol降至治疗后的(404.49±15.36)mmol(P<0.01),表明温针灸可温经通络,行气化湿散热,消炎止痛,改善血液循环,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且对血尿酸有调节作用。

5 小结

由于痛风性关节炎起病急骤、反复发作,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都造成极大的影响。本病的发生与脾肾阳气不足密切相关,导致湿浊瘀滞经络,不通则痛。温阳泄浊法在治疗湿浊瘀滞型痛风性关节炎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因此,临床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重视温阳泄浊法,并探讨温阳泄浊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机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杂志,2011,15(6):410-411.

[2]杜静.中医药治疗痛风临床研究概况[J].山東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2):174-177.

[3]朱婉华,顾冬梅,蒋恬.浊瘀痹—痛风中医病名探讨[J].中医杂志,2011,52(17):1521-1522.

[4]李海昌,温成平,谢志军,等.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中医证候的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0):2530-2534.

[5]沈维增,谢峥伟,陈晓峰,等.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风寒湿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167-169.

[6]李共信.泄浊化瘀调益脾肾法治疗痛风112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0):109-110.

[7]杜娟,朱松柏,陈昆,等.温阳通络法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49.

[8]李可.李可医伦论专辑[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224,141.

[9]景元伟.温阳泄浊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J].中医药学报,2011,39(1):106-107.

[10]梁善皓.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系统评价及用药分析[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54.

[11]丁涛.附子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新用[J].中医学报,2012,27(12):1630-1631.

[12]张明发,沈雅琴.温里药温经止痛除痹的药理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29-32.

[13]吴永科.痛风性关节严近十年中医证治规律研究[D].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5).

[14]清热解毒利湿泄浊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9).

[15]丁志国.清热利湿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9).

[16]尹中信.理气药在方剂中的配伍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24.

[17]景元伟.温阳泄浊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J].中医药学报.2011,39(1):106-107.

[18]郑刚.痛风发作的虚寒特征及中药治疗的初步临床观察研究[M].大连医科大学,2006:6.

[19]魏文著,刘绍良,洪潇挺,等.从阳虚致痹论治痛风[J].中医临床研究.2015,7(9):8-9.

[20]李清松.温通法与强通法合用治疗痛风60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10):113-114.

[21]章珍明.火针点刺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2,44(10):87-89.

[22]宗静杰,高宇,王淑颖,等.温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0例[J].四川中医,2011,29(3):115-117.

(收稿日期:2016.04.07)

猜你喜欢

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加味四妙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EVA的阻燃研究进展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