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辨析

2016-07-18吴树堂

黑河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关系校园文化内涵

吴树堂

[摘要]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内容上注重不断更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不断调整,必然促使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不断涌入校园,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有了较强的开放性。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出发,分析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探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关系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核心与灵魂,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个高职院校都必须十分重视并且积极推进的。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这其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功不可没。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的基本研究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组成内容

高职校园文化,广义上是指以学校为载体,通过历代师生的传承和创造所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是指高职院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反复选择、提炼以及吸收,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固定意识和人文精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组成内容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部分。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现阶段,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化教学设施已经成为校园物质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物质文化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校园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等。学校里面不仅要有规章制度,还要有执行规章制度的组织机构和队伍,以确保有关规章制度得到真正落实。校园行为文化是指院校师生员工在主观意识支配下理智地按照某种规范进行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校园文化形态。校园行为文化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帮助院校师生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良好的行为规范,起到以教化人、以德育人的积极作用。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各种环境下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达到教育教学的既定目标而长期积累起来的意识形态。弘扬校园精神文化,可以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奋斗目标,建立强烈的校园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征及功能

较之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融入了更多的职业特征,如专业性、实践性、竞争性、稳定性和开放性等。高职院校课程方面专业性更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比普通本科院校要强。高职院校以实践性为培养原则,既要服务于教学目标,又要为学生的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创造条件,使文化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高职院校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学生的竞争性和稳定性相对来说更高一些。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内容上注重不断更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不断调整,必然促使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不断涌入校园,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有了较强的开放性。

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导向功能。把学校师生员工引导到学校确立的正确目标上,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凝聚功能。保持全体师生在共同信念、理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上的一致性,使全体师生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加强师生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三是激励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催发激励作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四是促进功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可以把课内的理论知识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胜任工作奠定基础。五是调节功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调节学生身心健康的最佳方式,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六是继承功能。学校的优良传统、办学理念和进取精神,对学校的发展以及师生员工的思想产生持久的影响,并被一批又一批的师生继承和弘扬。

二、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内涵上的差异

1.文化底蕴方面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个性、文化和钻研创新能力,还能体现高职院校职业特征,以及高职院校在理想、技能、道德、态度和人文素质等方面的文化特点,体现带有高职色彩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主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以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为核心,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着手,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校园的文化活动,培养高雅的艺术情操。以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塑造良好的校风、校纪,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普通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核心是“大学精神”,是最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是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是理想和现实的统一,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统一。大学文化有别于高职校园文化,大学文化注重的是学科建设,属于科学范畴。普通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历史长,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风格,其文化底蕴深厚,学习气氛更为浓厚。

2.办学理念及办学指导思想方面

普通院校与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两大板块。其中,培养学术型、复合型人才是普通院校的目标;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目标。普通本科院校注重理论学习,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高职院校注重实践应用,以专业建设为中心。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面向基层、生产、服务以及管理的一线职业岗位,具有实用型和技能型等特点;普通本科院校是以传承人类文明、启发人类智慧,以及培养学术型、复合型和研究型的人才为目标。从以上来看,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以及指导思想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联系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基层,主要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培养一线技术型员工,以便学生尽快适应地方或者行业的发展要求,这与企业建设具有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可以说,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就业,这种目标贴近社会,贴近企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逐步累积沉淀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它是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主要包括企业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企业制度、行为准则和文化环境等。企业文化由表面层次的物质文化、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及核心层次的精神文化组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使命感,赋予员工的荣誉感,凝聚员工的归属感,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提高员工的成就感。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学校和企业受社会文化作用后,经长期磨合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观念,两者都具备培养人、塑造人、引导人和感染人的功能,两者的核心都是为了提升竞争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联系紧密,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关系。两者对接,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企业、了解企业;可以促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从而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与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冲突

高职校园文化是研究文化,企业文化是实践文化。二者相比较,一个是以理论为基础,一个是以实践为基础,这就造成二者在对接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虽然现在的高职教育均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方式,但是毕竟一些高职院校的经济及设备水平不能跟上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水平,这就造成二者对接时的困难。

校园文化是一种程序文化,每个院校都有着自己的程序和制度,师生员工在开展文化活动时比较讲究计划性,习惯于按部就班;而企业文化的灵活性比较高,是非程序文化,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演变,当前企业更多地追求速度与应变能力,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具有功利性和多变性。

高职校园文化注重的是过程,具有使命感,其营造的是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文化氛围;而企业文化注重的是结果,强调责任感,企业开展文化活动的目的是推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孝四.高职院校人文内涵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3(19).

[2]徐令.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20).

[3]吉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发展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18).

[4]韩包海.把握新形势 深入推进校园文化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13).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关系校园文化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