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疫苗之殇”伤在哪里
2016-07-18于望
于望
【新闻背景】
2016年3月18日 山东济南庞某母女涉嫌非法经营二类疫苗被查出,涉案金额达5.7亿元,涉案疫苗流入了全国18个省市。
2016年3月20日 山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经对警方提供的,关于庞某非法经营疫苗案查封疫苗品种的清单进行核实,发现实有疫苗12种、免疫球蛋白2种、治疗性生物制品1种。其中,12种疫苗中无一类疫苗,全部为二类疫苗。
截至2016年4月11日 共立刑事案件192起,刑事拘留202人,已批准逮捕22人;已查实涉案药品经营企业45家;初步核实涉案疫苗流入接种单位59家。根据已查明情况,依法依纪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山东等17个省(区、市)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有关方面先行对357名公职人员等予以撤职、降级等处分。
问题疫苗事件持续发酵。《疫苗之殇》在朋友圈被刷爆!很多妈妈说,看到被查处的很多疫苗图片中就有她家小孩接种的,一时间着急、愤怒、担忧……满屏的信息,触目惊心!
● 一类疫苗还是放心的
国人用的疫苗分为两种。一种是免费、强制的,为一类疫苗;一种是收费、自愿的,为二类疫苗。一类疫苗主要由国企经销,个人无法倒卖。二类疫苗向市场开放,自由竞争,所以有可能形成地下销售产业链的,是二类疫苗。国家免疫规划中的疫苗品种作为一类疫苗,全部由接种单位上报接种计划,国家统一免费分配发放;需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则可由具有相关资质的疫苗经营企业向疾控机构或接种单位直接提供。据悉,此案25种涉案疫苗均为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不涉及一类疫苗。
一类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甲肝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乙脑疫苗等。二类疫苗包括:水痘疫苗,HIB疫苗,流感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可能有些人好奇,这些疫苗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为什么要经过疫苗贩子过一手?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因为疫苗贩子有渠道。此案中的庞某在下海前,曾是山东一医院的药剂科科长,方方面面有些人脉。
在这条二类疫苗地下销售产业链中,有庞某这样的疫苗贩子,有疫苗制造企业,有销售代表,有各地疾控中心官员,这些人都能从中分得一杯羹,因而这里就有了“运作”空间。
● 世界卫生组织表态
本次山东“毒疫苗”事件由于性质恶劣、牵涉面广,自然也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对此,世卫组织明确表态:疫苗应该正确储存和管理,否则将失去效力或降低效力。(所幸)疫苗不正确储存或过期,几乎不会引起毒性反应。因此,在本事件中,疫苗安全风险非常低。
也就是说,“问题疫苗”本身是没有毒性的,但注射的疫苗可能因为失效,会让人们本以为注射了疫苗之后就可以避免某些疾病的想法落空。因此 “毒疫苗”,毒在使孩子如同穿了一件皇帝的新衣,将我们的孩子赤裸裸的暴露在某些疾病面前,而并不是如网上所说的那样,注射疫苗会对孩子造成直接伤害。
●危害最大的,还不是事件本身,而是随之而来的恐惧情绪!
最近几年,持续发生了一些婴幼儿注射疫苗后死亡的案例。这些个案,并不能推导出“注射疫苗导致孩子死亡”这个结论。有一种可能是,注射疫苗在前,死亡在后,两者却被以因果关系联系起来。但是,在这类新闻的跟帖里,最热门的往往是“疫苗本身就是病毒,能不打就不打!”……
这就不免有因噎废食的嫌疑了。疫苗该打的就要打。毕竟从总体来看,注射疫苗非常必要,而且非常安全。这两个“非常”,没有一点夸张的成分。怎么说才能使人相信呢?一句话:这是世卫组织强烈推荐,各国强力推行的政策。
事实上,这样的事件让所有的疫苗工作者都非常伤心,因为这一切,几十年来的工作成果可能就灰飞烟灭了。一句“疫苗安全”不等于“中国疫苗安全”,就让所有人哑口无言。在朋友圈里,看见很多年轻的母亲,在为要不要给孩子打疫苗而纠结。这就是这起事件造成的最大的次生灾害。
●“攒”出来的恐慌
除了事件本身带来的恐慌外,互联网上,朋友圈中那些转发的“一针卡介苗,要了我儿命”“毒疫苗,还我儿子,还我公道”“一针疫苗终身瘫”的帖子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剧了这种恐慌。我们没有时间一一去核对信息源的真实与否,但我们有理由去质疑,正如前文所介绍的那样,这些内容是否真的存在因果关系?退而求其次,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翻看“新闻”帖子的发布时间,这些所谓此次事件的受害者,大多都是众多“旧新闻”里的人物。为此,西安的一位妈妈就尝到这样的苦头,她在某微信群中看到有关问题疫苗流向西安多个接种点的不实消息后十分慌张,便发送到百余人的QQ群中,竟成了谣言的散布者,因此被警方拘留5日。据介绍,这位妈妈发送的名单,实际上是一份五六年前西安正规预防接种点名单,不料被人改头换面,变成了问题疫苗接种点名单。而这位母亲也因为自己的过度焦虑,最终无奈地双手掩面流下了悔恨的眼泪。
事实上,发生了“毒疫苗”这样的事件,每个成年人都心寒,更何况是为人父母者,此乃天下至善。但切不可病急乱投医,更不可好心办坏事。
下面,借由一篇“丁香医生”公众号愚人节编撰出来的“伪科学”范文,来梳理一下那些勾起你恐慌的文章中常用的“逻辑与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