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研究
2016-07-18李鑫
李鑫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重温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对于在政治上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在经济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文化上弘扬勤俭节约之风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勤俭建国;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的确立
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国家政权经济建设的各项事务中,毛泽东都非常重视勤俭节约的思想。因此,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的基内涵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勤俭节约建立新中国,二是通过勤俭节约建设新中国。
革命战争时期,保护红色政权和革命根据地,必须勤俭节约。1934年1月,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提出“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会计制度的原则[1]”。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敌人的物资掠夺与经济封锁,毛泽东指出“节约是一切工作机关都要注意的,经济和财政工作机关尤其要注意。实行节约的结果,可以节省一大批不必要的和浪费性的支出”、“在一切党政军机关中讲究节省,反对浪费,禁止贪污”,并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基本方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进一步强调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时期战争造成了国内“一穷二白”的局面,生产力低下、财政收支困难。国际上,“封锁”和“禁运”的恶劣国际环境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毛泽东明确把厉行节约、反对消费的勤俭建国方针作为指导国家政权和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针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1955年10月,毛泽东在《勤俭办社》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勤俭建国”的概念和思想。他指出“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这就是节约的原则,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
二、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 节约增产,发展经济。不同于中国传统勤俭思想,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厉行节约的根本目的是发展,既强调节约又重视发展。毛泽东曾指出“如果我们不去从根本上发展经济,而去枝枝节节地解决财政问题,就是错误的方针”生产和节约是经济工作的一体两面,不能将两者片面的孤立起来。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既要做到“节流”更要做好“开源”。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党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一穷二白、百业待兴。面对这种情形,勤俭节约便迫在眉睫。“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革命和建设事业”将节约的资源资金进行整合、集中管理,“集中力量办大事”。1950年至1952年,国家在经济建设投资方面分别投入12.5亿元、27亿元、46.7亿元,使新中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使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的效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反对浪费,艰苦奋斗。毛泽东勤俭建国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反对浪费。在消费领域,毛泽东认为消费的水平应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逐步提高,不能超越生产力水平过度消费。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毛泽东指出,“在做长期打算的基础上,各地方还必须十分爱惜人力、物力、财力,决不可只顾眼前利益、竭泽而渔、滥用浪费。决不滥用浪费的同时还要努力发展生产”反对浪费,是为长期发展做打算,节省不是为了一时的利益,更是为了谋求长远的发展。
(三)精简机构,严惩贪污。实行精兵简政,以达到精简、统一、高效、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的目的。对此,毛泽东指出“对于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关系极大。精简之后,减少了消费性支出,增加了生产的投入,不但直接给予财政以好影响,而且可以减少人民的负担”通过精简机构,减少支出,有利于克服困难,发展生产。
三、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两型社会”的建设和经济结构的转型。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巨大,浪费严重。毛泽东曾指出“必须注意尽一切努力最大限度地保存一切可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还指出循环利用也是一种节约“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这不仅对建国初期的新中国是一种途径,在资源紧缺的今天,仍是有效的途径。对于保护环境,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并不是只一味地依靠节约发展生产来保护环境,现在提倡勤俭节约更多的是迫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
(二)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随着经济的发
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整个社会也出现了奢靡、浪费之风。据调查,市场上几万元一条的香烟,几十万元一斤的大闸蟹,几万、十几万元一桌的宴席,几百万元一筒的普洱茶等,很多人趋之若鹜,奢华、奢靡之风频频上演。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弘扬毛泽东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对于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三)有助于遏制贪腐之风,弘扬社会正气。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反腐斗争、党的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时代在发展,生产力的水平在提高,人民的生活也日益富裕,但部分党员干部中却出现了自甘堕落、贪污腐化、滥用职权等不良现象。“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国家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更需要过硬的干部作风保驾护航。毛泽东的勤俭思想无疑是一支“强心剂”。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