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才岭西坡落叶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技术
2016-07-18李文武,李凤梅
张广才岭西坡落叶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技术
黑龙江省人工林总面积404.2万hm2,其中中幼林面积合计占总面积的87.4%。人工林中,落叶松、红松、樟子松、云杉和冷杉组成的针叶纯林面积为245.6万hm2,占人工林面积的60%以上,单位面积蓄积量为67 m3,比全省用材林平均蓄积量低10 m3以上。大面积的人工针叶纯林经营,不可避免重蹈欧洲针叶林经营的覆辙,生物多样性低、林分健康下降、生产力低下,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突出,限制了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采用天然化理论和技术对全省大面积针叶纯林进行改造是解决人工林产量低、质量差、生态效益弱的根本途径,对提高黑龙江省人工林经营技术水平,加速森林资源培育进程,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项目建设内容
1.1技术路线。本项目拟在黑龙江省五常市林业局冲河林场落叶松人工林内实施。采用近自然经营理论对落叶松人工纯林进行林隙间伐改造的同时,引入水曲柳、胡桃楸等珍贵阔叶树种,目的是提高现有林的生产力,更好发挥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具体技术路线如下:在五常市林业局冲河林场,依据立地条件(选择适宜坡向、坡度、坡位和土壤立地条件)、林分条件(林分密度较小、生产力较低的落叶松人工林)选择林分。在林分中全面清除经济价值低、健康状况不良、生长缓慢的林木,同时进行林隙间伐抚育改造。林隙形状为正方形,边长大小为3/4~1倍树高,约100~200 m2,伐除相邻的10~28株林木。在间伐林隙内营造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椴树、蒙古栎等珍贵阔叶树种及红松,采用1.5 m1.5 m株行距人工植苗造林。连续5年对上述幼林进行抚育,通过抚育改造和人工更新,将原有同龄单层人工针叶纯林改造成复层异龄针阔混交林。
1.2推广的主要技术及内容
1.2.1落叶松针叶纯林林隙间伐技术。在全面清除经济价值低、健康状况不良、生长缓慢的林木基础上,进行林隙间伐抚育改造。林隙形状为正方形,边长大小为3/4~1倍树高,约100~200 m2。
1.2.2落叶松针叶纯林人工更新技术。在经过间伐的落叶松中龄林林隙中,采用两种措施进行林隙更新。①人工更新。在附近珍贵阔叶树种种源缺乏的地块上,在林隙内按1.5 m1.5 m的株行距混栽珍贵阔叶树种;②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地上存在较多天然更新的目的树种幼苗幼树时,间伐后直接进行林地抚育,清除杂草灌木,促进幼苗幼树生长。
2 项目建设地点 规模
项目建设地点为五常市冲河林场。按照要求选出落叶松人工针叶纯林林地442 hm2,分别位于:一林班61 hm2、二林班28 hm2、六林班15 hm2、八林班 16 hm2、十一林班 50 hm2、十六林班49 hm2、二十三林班31 hm2、二十四林班56 hm2、四十六林班87 hm2、四十七林班49 hm2。
3 项目预期效益和成果
3.1预期效益。该项目采用近自然化经营思想对现有落叶松人工纯林进行改造,旨在改造成复层异龄针阔混交林,同时恢复乡土珍贵阔叶树种资源,增加森林物种多样性,提高森林生产力和稳定性。根据测算,采用该成果营造落叶松混交林可以大幅度提高保留人工林的生产力,保留木生长量提高10%以上。按本技术经营落叶松人工林,按每公顷出材200 m3,落叶松800元/m3计算,每公顷创造产值16万元;增加产值1.6万元;仅本项目试验示范区442 hm2落叶松人工林创造产值7 072万元,增加产值707.2万元。此外,通过对落叶松人工林的改造,将促进森林更新进程,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更为重要的是,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因混交林稳定性高于落叶松纯林,新造林分对森林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较强。同时,混交林较高的森林生产力意味着森林碳汇功能、水土保持功能的增强,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项目实施过程中,将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对安排当地劳动力就业、提高林区职工生活水平发挥作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3.2预期成果。育经营落叶松人工针叶纯林442 hm2,完成林分抚育间伐和更新改造工作,造林成活率90%以上,保存率85%以上。经抚育林分生长率提高10%以上;建立固定标准地20块,建立档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林农培训班1~2次,印发技术指导手册200册左右。
150400黑龙江省宾县林业局太平山林场李文武
150400黑龙江省宾县林业局大泉子林场李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