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膈肺癌的CT急MRI临床表现及诊断效果分析
2016-07-18魏群鹰
魏群鹰
(兰州石化总医院,甘肃 兰州 730060)
纵膈肺癌的CT急MRI临床表现及诊断效果分析
魏群鹰
(兰州石化总医院,甘肃 兰州 730060)
摘要:对比MRI和CT对纵膈型肺癌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表现与诊断结果,评价MRI与CT在纵膈型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纵膈型肺癌患者65例相关资料,分别进行CT、MRI扫查,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的表现与结果。CT与MRI扫查在纵膈型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基本相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查下,纵膈型肺癌病灶表现为肺门结节状变,癌肿边缘不规则,外缘或为毛刺状或分叶状,纵膈淋巴结肿大。MRI上的影像学表现与CT基本一致,还观察到病灶侵犯胸壁、胸膜、胸椎。CT与MRI均可对纵膈型肺癌进行明确诊断,尽管CT下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但不能作为绝对诊断,且CT存在辐射剂量问题。而MRI可显示癌灶侵犯组织程度、淋巴结转移等,安全可靠。建议临床医生考虑患者需求、自身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
关键词:纵膈型;肺癌;MRI;CT
纵膈型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癌,因癌灶位于纵膈周围,发病后首先侵犯纵膈,且极易与纵膈内的淋巴结相融合,故而得名。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纵膈型肺癌亦如此。但纵膈型肺癌临床特征并不典型,加之癌灶的特殊性,常常与其他肺部疾病相混淆,临床误诊率颇高,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1]。为了提高纵膈型肺癌诊断的准确性,兰州石化总医院分别采用CT、MRI对2014年10月~2015年9月入院的65例纵膈型肺癌患者进行扫查,并回顾性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等资料,总结纵膈型肺癌在CT与MRI两种影像技术下的特征。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纵膈型肺癌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3例,女性12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3.5+3.6)岁。入院后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痰液中夹杂白色泡沫,偶有痰带血丝或咯血吐血,患者食欲减退,消瘦无力。其伴有胸痛症状者25例,痰中带血丝20例,发热11例,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1例。
1.2检查方法
全部患者接受常规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
CT检查患者取仰卧抱头位,嘱患者深呼吸。GE64排螺旋CT进行扫查,扫查范围:肺尖—肺体—肺门—纵膈—上腹部+2014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纵膈型肺癌患者65例—双肾。参数设置:工作电压140kv,工作电流200mA,层厚5~10mm,螺距1。扫查开始时,嘱患者深吸气,屏住呼吸10s。待平扫结束后,高压注射造影剂,注射速度2.0ml/s,共计100ml。注射后第60s开始双期增强扫描。
MRI检查GE1.5TMR高场核磁共振进行检查,分为:常规矢状面SE序列T1WI扫描,横断面T2WI扫描,SE序列T2WI扫描。参数设置:TR842.6ms,TE10.3ms,层厚10mm,螺距1.2mm。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X2检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均对纵膈型肺癌有较高的灵敏度,其中MRI筛查阳性65例,诊断灵敏度100.0%;CT筛查阳性65例,诊断灵敏度100.0%。两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准确率相差无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MRI与CT检查的灵敏度比较
2.2影像学检查
手术及病理证实,中央型肺癌39例,周围型肺癌26例。病理检查确诊,鳞癌30例,小细胞癌21例,腺癌13例,腺鳞癌1例。病灶位于左肺上叶24例,左肺下叶11例,右肺上叶17例,右肺下叶13例。
CT检查可见圆形或卵圆形病灶52例,不规则形态13例。病灶部位:上纵膈中纵膈50例,下纵膈15例。CT增强扫描可见边缘毛刺样形态34例,边缘整齐10例,边缘呈分叶状21例。
MRI上圆形或卵圆形病灶52例,不规则形态13例。病灶部位:上纵膈中纵膈50例,下纵膈15例。MRI增强扫描可见边缘毛刺样形态34例,边缘整齐10例,边缘呈分叶状21例。其中与淋巴结融合7例;胸廓骨性转移,邻近支气管受压变窄或闭塞6例。
3 讨论
纵膈型肺癌是临床上一类特殊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其临床表现与其他肺部疾病初期相似,无典型特征,基本表现为干咳、咯痰、痰液中混有白色泡沫或血丝,绝大多数伴有吞咽困难,患者常常食欲减退,身体消瘦。纵膈型肺癌较其他类型肺癌更为特殊,这主要与病灶生长部位有关。癌肿位于肺基底部,紧邻纵膈,发病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压迫症状:胸闷气短、呼吸窘迫等,可以参考以上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再者,纵膈型肺癌一旦发病首先侵犯纵膈,且极易与纵膈内的淋巴结相融合。由于癌灶的特殊性,常常与其他肺部疾病相混淆,临床误诊率颇高,这对于后续治疗非常不利。
临床上一直将CT作为各类型肺癌诊断的 “金标准”,CT亦能够清晰显示出纵膈型肺癌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缘形态、癌肿密度、淋巴浸润、肿瘤类型与分期[2]。有学者指出,纵膈型肺癌在影像上有特殊的表现,在癌灶与纵膈之间有一不明显的锐角相交,纵膈与癌肿周缘可见清晰的脂肪线影,呈透亮状态,只有极少数不明显。但这一微小的变化需要有经验的影像医生进行判断[3]。常规CT检查可以显示纵膈型肺癌病灶的轮廓。本资料显示,CT检查,图像上可见肺门呈结节状,癌肿周缘不规则,外缘或毛刺状或分叶状,部分伴有淋巴结肿大。限于分辨率,CT很难显示出肿瘤瘤体内部状况,尤其是对一些微小的病灶。本资料中,CT增强扫描可见边缘毛刺样形态34例,边缘整齐10例,边缘呈分叶状21例。我们在图像上可以看出,癌肿边缘较为清晰,周缘毛躁,也就是“毛刺征”。可以确定的说,一旦出现这一表现基本上可以判定为纵膈型肺癌[4,5]。但是,CT检查因辐射问题也备受争议。在这种形势下,MRI作为无辐射、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应运而生。磁共振是利用水分子扩散运动而进行的一项无创影响检查手段,可直接成像,反应组织内的微观运动。自核磁共振运用至今,在内脏疾病的成像、诊断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以安全无辐射、准确率高、图像质量佳等优势得到了充分的认可[6]。MRI检查,除了观察到与CT相同的表现之外,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癌肿侵犯胸壁、胸膜、胸椎的情况,帮助医生评估病变程度,这对于治疗和预后无疑是有益无害的[6,7]。本组数据发现,MRI增强扫描后除了可见边缘毛刺样形态34例,边缘整齐10例,边缘呈分叶状21例,之外,还发现淋巴结融合7例;胸廓骨性转移,邻近支气管受压变窄或闭塞6例。此外,本研究中,CT筛查与MRI诊断的准确性为100%、灵敏度100%,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CT与MRI在纵膈肺癌诊断中价值基本相当,均能够进行明确的诊断。CT下纵膈型肺癌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但不能作为绝对诊断。应当通过MRI观察病灶侵犯周围组织的情况,淋巴结转移等问题,综合考虑。特别是对怀疑有转移的病例,应进行MRI诊查。因此,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个人需求及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
参考文献:
[1]毕诗诚,黄伟浪,林歆,等.纵膈型肺癌的CT及MR表现分析[J].吉林医学,2013,3(18):3624-3625.
[2]陈健.纵膈型肺癌患者的CT及MRI临床表现及诊断结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8-39.
[3]苟福胜,宿向东,卢红,等.纵膈型肺癌和纵膈肿瘤在CT上的鉴别诊断[J].中国医药指南,2015,(15):11-13.
[4]丁贤友,刘晓东,李年春,等.多层螺旋CT在纵膈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09(4):70-72.
[5]何锡华,张旭升,郑晓林,等.纵膈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09(4):32-34.
[6]林永平.纵膈型肺癌CT及MRI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效果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2):24-26.
[7]刑刚,郭德安.中央型肺癌MRI检查及征象分析[J].中国中医学结合影响学杂志,2011,9(2):111.
中图分类号:R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