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兽医实践与健康管理
2016-07-18曲向阳环山集团
曲向阳(环山集团)
猪场兽医实践与健康管理
曲向阳(环山集团)
曲向阳,中国农业大学兽医学博士在读,师从杨汉春老师。目前就职于环山集团养殖事业部,从事猪群健康管理工作。曾任职荷兰海波尔种猪育种公司亚洲区兽医与生产经理、中国区兽医总监,多次在海波尔各地的核心场接受培训。曾受美国执业兽医师培训、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兽医学院海外培训、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兽医培训等。在省级以上技术会议报告50多场,已发表40多篇养猪产业文章,参译著作《猪只剖检诊断》和《现代养猪技术》两部,为《国外畜牧学-猪与禽》、《今日养猪业》等杂志编委。
非常荣幸有这样机会在这里给大家做分享。
中国的猪场健康管理面临很大挑战。种猪公司有非常优秀的品种,但从引进猪到终端表现其实差异很大。虽然基因不错,但生产管理和健康管理的差异化导致最后结果不佳,即使都是从一个种猪场引种,有的猪场PSY可能只有22或23,但有的猪场PSY可以做到将近30或甚至超过30。猪场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养猪业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1 几种猪病介绍
对于猪病,很多人认为是传染病,这是一贯想法,其实猪病包括内容很多:传染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和内外寄生虫病等,都是影响健康的要素。
大家都很清楚,这两年国内重大疫病没有多大改变,健康管理与过去3年基本一样。猪流行性腹泻(PED)依然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可能有人说PED问题比前几年好很多,其实没有,只是PED的防控思路大家越来越清晰,哪些手段有效,哪些手段无效,当发病时怎么在3 min或4 min内把这个问题解决,积累了一些PED的防控经验。
中国猪的伪狂犬(PR),像我现在所在的环山集团和曾经工作的海波尔公司,伪狂犬是阴性,但对于我们来讲依然是很大的挑战,因为大环境是这样。现在的伪狂犬病毒(PRV)疫苗很好,可以阻止临床症状,但我认为疫苗不能阻止病毒感染(仅代表个人观点)。一旦感染PRV之后,表现临床症状,用疫苗紧急免疫非常有效。
对于蓝耳病来讲,这几年出现了新的毒株NADC-30,可能很多猪场都经历过,只是对国内的大部分猪场而言,只关注是否是蓝耳病,没有人去深究到底是哪些毒株。
猪丹毒,这个疾病很好处理,无论是使用疫苗还是抗生素都很有效。猪丹毒的难点在于早期诊断,该病早期多出现发热、突然死亡。很多人在猪丹毒的早期诊断中很容易与其他的败血性疾病混淆。我认为猪丹毒的早期诊断只能靠经验,通过实验室诊断也来不及,发病2 d~3 d之后会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
关于口蹄疫,商品化疫苗还是比较有效。
2目前我国猪场面临的主要困惑
目前猪场管理包括生产管理和健康管理。请大家思考,现在无论是生产管理还是健康管理,我们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到底是否成熟?如何让技术方案落地?方案落地后如何反馈与优化?我认为这是我们整个行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2.1 技术方案是否成熟
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虽然很多会议都给大家生物安全方面的启示,但是每个猪场的设计不一样,所以大家要重视生物安全中的一些细节,包括车辆管理、出入台管理、人员进出管理和物资管理等,以及调整免疫方案、重大疫病防控方案、诊断系统、药物使用、环境与饲养管理等,特别是环境控制与疫病发病的关系,是这个行业相对年轻从业者比较缺乏的知识。
图1 公平、客观的诊断思维、视角
2.2公平客观的诊断思维和视角
关于诊断思维,我借助《猪病学》第10版的一张图与大家分享一下,无论在现场遇到任何问题都需要公平、客观的诊断思维和视角(图1)。如在保育阶段遇到咳嗽等呼吸道问题,应考虑蓝耳病病毒、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造成的感染,更应该考虑诱因。遇到疾病发生还应考虑环境控制,特别是温差和通风量。 “鱼骨”图解分析是问题发生以后倒推的一种分析方法,如《猪病学》中关于仔猪腹泻的“鱼骨”图解分析(图2),右边是出现的问题,造成问题的方向是什么,然后再把这些方向细分。
关于仔猪腹泻,习惯思维是进行保健、加药。但是我不赞成加药,海波尔公司在亚洲有几个猪场,在产前产后一般不会进行保健,环山集团也一样。在产前产后进行保健可以阻止一些疫病从母猪传播到仔猪上,但对有些猪场不一定适用。当产房管理、通风、环境等都很好的情况下,大肠杆菌不是环境常在细菌,没有那么容易发生;如果发生,在猪群健康度相对较好的条件下,可以建立免疫力。最后处理疫病的手段有很多,不单单是抗生素。
2.3传染病传播的三要素
提起传染病大家觉得太简单,一定是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这三要素进行控制。去年我们做了蓝耳病全程净化,整个系统3万头母猪,采用两点式“公司+农户的形式,比较容易达到。去年10月份我做过一次调查,农户”有300多个,40日龄到上市猪的血清阳性率只有1.4 %。母猪群净化以后,仔猪群可以不注射蓝耳病疫苗,生物安全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糟糕。生产成绩从断奶到上市可以达到90 %以上。如果伪狂犬在环境中不再大面积发生,口蹄疫稳定,基本不用考虑蓝耳病。这些疾病都处于稳定的情况下,传播途径是不成立的或传播途径比较容易被打破。
为什么与大家分享这三个要素,因为有些疾病可以控制传染源,但有些疾病不可以。如PED控制,降低动物的易感性相对比较难。对于PED,没有有效的疫苗,只有将传染源与传播途径切断,即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进行控制。口蹄疫防控一样是三点要素,很多人说口蹄疫没法防控,因为口蹄疫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可以传播到20 km~50 km外。其实这些你都不必担心,通过空气传播这是事实,但口蹄疫疫苗相对有效也是事实。有效的疫苗免疫与免疫监控可以降低动物的易感性。
图3 环境控制的“五环图”
2.4传染病防控的综合策略
通过饲养管理、免疫防控、药物保健与治疗,增强猪群的抵抗力。生物安全是减少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主要方法。其他一些方法也可以采用,如淘汰、清群、净化与抗病育种。
3 饲养管理与猪群健康
饲养管理是影响猪群健康的三大因素之一,饲养管理对健康管理影响最大的一定是吃、喝和住。如我们在猪场经常看到有断料、断水情况,限饲除外,特别是妊娠阶段,现在很多猪场在妊娠阶段采用水槽,导致喂完料忘记放水,容易造成缺水应激。
环境控制点有很多,图3是我在2009年做的,对于这张图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之前认为各个要素都很重要,现在认为通风是否足够很重要。温度没有那么重要,而温差非常重要。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可以忍受的温度区间很大。只要温差受到很好控制,对健康度的影响不明显。
图4是工人把饲料放入料槽,但料槽底部的出口卡住了。请大家不要笑,基本每个猪场都会出现这种问题,只是概率性问题。
图4 猪场料槽底部的出口卡住
3.1清理料槽
图5是2010年我在上海的一家猪场发现的现象。饲料一旦发生霉菌问题,大家一般会认为玉米不好或饲料不好。但饲料在储存过程中有没有问题,大家很少思考。很多母猪产后会有炎症,导致采料量不稳定。母猪一旦采料不稳定,我们一般会把干料变成湿料。变成湿料这种做法是对的,但是湿料在几个小时内就会酸败,因此每天要清理,很多猪场都做不到。结果是料槽下面的饲料被卡住,猪吃到的饲料都是结块的,我们的第一反应是饲料有问题,要去投诉,然后采样,检查各种毒素,结果毒素没有超标。这其实是我们没有清理料槽导致的。
国内很多猪场会清空剩料,有些猪场将剩料直接倒入下水道,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我们可以把剩料饲喂给食欲比较好的猪,这样也可以减少浪费。
图5 发霉的饲料
图6 初乳摄入管理
3.2问题的标注和处理
在德国一家2 400头母猪的规模猪场,负责配种和妊娠期管理只需一个人,偶尔有另外一个人帮忙。德国猪场在妊娠期采用群养系统。工作人员随身携带喷漆器、记录本、笔、粉笔,逐头检查这些母猪是否流产、返情,是否有水有料等。这些都是很小的工作,可非常重要,但很多猪场不做巡栏或巡栏很快。
一切都在机械化,但是巡栏不能实现机械化,发现问题要及时做标记,并要及时处理。
3.3饮水缺乏
水的缺乏有时候是因为操作不当。多维和阿莫西林一起加入水箱会造成水嘴被堵。饮水给药有很大问题。有些药物是酸性,有些是碱性,放在一起会失效。有些药物加在一起会产生沉淀。在妊娠阶段,很多猪场没有安装水嘴,喂完料后30 min或1 h去放水,持续保持一天都有水,但实际上经常是空的。母猪发生便秘、流产、采食量下降,可能都是因为水缺乏。
3.4温度
在产房,7 d之后不需要打开加热灯,因为仔猪和母猪在一起,密度相对比较大。断奶仔猪进入保育舍后空间变大,这时需要加热到30 ℃。在保育期与育肥期,前7 d的管理很重要,顺利度过很重要。
4通过免疫防控提高猪群抵抗力
免疫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被动免疫主要依靠初乳的摄入。如果初乳摄入管理不好,仔猪摄入的初乳越少,死亡率会越高(图6),这样母猪注射再多疫苗也没有用。仔猪真正摄入初乳的时间只有6 h~12 h。
主动免疫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包括免疫方案、疫苗选择、保存运输、免疫执行、效果评估等。公司所有人都在考虑疫苗免疫程序怎么制定,不需要,其实只需要一个人考虑这个问题就行,其他人可考虑疫苗怎么保存、怎么运输。
在主动免疫中,PED、大肠杆菌、蓝耳病可以通过返饲技术进行控制。返饲技术主要针对未知病原,没有良好疫苗的情况。返饲的原料必须来自于本场。
制定免疫程序前需要具备的信息:猪群中主要面临的疾病有哪些?哪些疾病是疫苗可以解决的?疫苗效果如何?疾病何时暴发?母源抗体持续期?母源抗体会干扰疫苗免疫吗?最佳免疫时间是?免疫保护期多长?用何种产品?产品效果如何?评价程序?免疫次数?疫苗之间有无相互干扰?
5 药物保健与治疗的关键点
在这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面临的主要疾病挑战;发病时间与药物效果;用药干预点;药物适应症、剂量;安全性,包括毒性与免疫抑制性;药物浪费;给药途径,包括个体给药、拌料给药、饮水给药。
关 于 药 物 的 剂 量 单 位 ——mg/kg(ppm),mg/kg(ppm)的概念设计是假设采食量占体重4 %~5 %情况下的一种倒推,事实上母猪的采食量只占体重的1 %~2 %,这个概念在母猪上是个伪概念。真正用mg/kg(ppm)的国家不多,东南亚相对比较流行。
6 生物安全与健康管理
近10年生物安全的主要进展:批次生产/均衡生产、全进全出、隔离断奶。
生物安全的关键点:人流、物流、车流、空气流、动物流。人员:访客+内部员工;供应品:饲料+动保用品+食物+私人物品+其他(如工具、精液);动物:活猪+死猪+其他病虫害;运输:小车+运输卡车/饲料车+员工摩托车;粪污处理;空气。
评估与监控猪群健康常用方法:临床症状巡查与个体治疗;生产数据表与健康评估;临床病例剖检与样品采集检测;猪群血清学与病原学检测;屠宰场病变评估。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非常感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