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屁股”与“喝鸡汤”
2016-07-18文丨年巍
文丨年巍
“打屁股”与“喝鸡汤”
文丨年巍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年有关“屁股”的新闻还真不少。一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屁股开花”;一些“狼性十足”的父母,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棍棒教育”;几位“业绩稍差”的银行员工,让我们领教了什么是“培训游戏”……
一些人小时候做错事或学习不好的时候,或许屁股都挨过家长打。“打屁股”这种方式是怎么来的呢?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洋服的没落》中写道:脖子最细,发明了砍头;膝关节能弯,发明了下跪;臀部多肉,又不致命,就发明了打屁股。
一些国人喜欢“打屁股”,除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有关外,还受到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这是“耻感文化”的一种表现。屁股毕竟属于敏感部位,打屁股,特别是扒掉裤子打,涉及隐私。故打屁股的惩罚、训诫效果比一般的手段要好,且相对于“打脸”什么的,尚有温情的一面。
或许受到这种思想的熏陶,那位打银行员工屁股的培训师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力量产生的核心方式就是语言的力量和触动肉体的力量;触动肉体的力量,就表现为人们常说的“体罚”;“体罚”是一种教学手段,是唤醒一个人生机的方式。
为什么被打者没有当场反抗?或许都跟“我要成功”的心态有关。所谓成功,如今被很多人理解为要么有钱,要么有权。从这种角度上说,“打屁股”和“喝鸡汤”一脉相承。“打屁股”时,被打者得感谢打人者“激励自己努力向上”,打人者自圆其说,痛苦是唤醒沉睡心灵的有效方式;“喝鸡汤”时,喝汤人得崇拜送汤者“开启了人生的真谛”,送汤者美其名曰,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
“打屁股”时,被打者和打人者都认同“狼性文化”,“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放弃一切尊严,坚定“对自己狠一点”以实现所谓的“心灵成长”,将来成为强者,也可以打别人的屁股;“喝鸡汤”时,喝汤人和送汤者都遵守“顺从文化”,“所有坏事都能变成好事”,舍弃明辨是非的能力,认同“活着要懂得感恩”以实现所谓的“心灵净化”,将来成为名人,也可以给别人灌鸡汤。
一边是一些人可以忍受在公共场所下跪、爬行等羞辱式惩罚;另一边是一些人能够沉醉忍让、感恩和逆来顺受的奴役式洗脑。但其实,“打屁股”与“喝鸡汤”,都不应当是我们所追求的价值观;成为狼,还是成为羊,都不如成为有“人性”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