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农家书屋建设探索

2016-07-18邢永军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解决思路存在问题

邢永军

摘 要:“十七大”以来,系列文化惠民政策落实,对在农村普及科技知识,传播文化艺术,活跃文化活动,起了重大作用。但是,许多文化站文化专干不专业,工作人员不足,活动项目少、质量低; 农家书屋不能定时开放;一些村图书文化活动室周围居民少,图书无人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农村文化服务;存在问题;解决思路;农家书屋建设

“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倍加重视。乡镇文化站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村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和村民文体活动广场的建设,图书配送和文体活动器材的配置,文化站免费开放经费和村民文化活动补助经费的安排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措施。对文化站组织文艺辅导培训和村民参加文化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经费支持。对在农村普及科技知识,传播文化艺术,活跃文化活动,满足农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调查发现:许多文化站文化专干不专业或工作人员不足;一些文化站活动项目少,水平和质量低;农家书屋和村民文化活动室无专职管理人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文化站、村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及村民文体活动广场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以致许多地方群众的文化需求依然得不到满足。 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是许多文化站文化专干不专业,不能承担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和文艺辅导培训的工作。一些文化站虽然有专业工作人员,但编制少,往往只有一人,单枪匹马,难以应对服务窗口多、服务人群广的局面。

二是近些年来,富裕起来的群众不但要求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而且,对文化活动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许多文化站活动项目少,水平和质量低,无法满足群众多方面、高层次的文化需求。

三是一个行政村只有一个图书文化活动室,无法满足分散于十里八村农民的需求。云南是一个多山省份,同一村委会的村民被陡峭的高山和湍急的河流分割于相距十里八里的山坡与沟壑之间,来往不便。因此,除了村委会所在地村民小组的群众方便看书和参加文化活动外,其他村民小组的群众看书和参加文化活动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四是农家书屋和村民文化活动室没有专职管理人员,不能定时开放。目前,农家书屋和村民文化活动室的管理开放由村委工作人员兼,只有村委办有工作人员在时,才开放,且时间不固定。

五是目前农家书屋和村民文化活动室设在村委会办公地,一些村委会周围居民少,图书无人看,文化活动室和文体活动广场及设备几乎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资源浪费。

本文就以上几方面问题,作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应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文化站文化专干不专业,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

文化站文化专干不专业的问题比较普遍,严重影响文化站工作的开展,乡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要把好进人关,为文化站配置专业的工作人员。

乡镇文化站是集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体育活动、文艺辅导、艺术培训、图书借阅、科普宣传、民间文化遗产搜集整理、村民文艺团队指导、文物管理以及协助管理文化市场于一身的,多职能的事业单位。职责多,服务窗口多,任务重。就服务人群而言,一般乡镇二至三万人口,大的乡镇五六万乃至八九万、十万人口,服务的人群多。如此,真要把文化站办得有声有色,真正满足农村群众文化需求,一般乡镇文化站必须配置3个工作人员,大的乡镇文化站不能少于5个工作人员。人事编制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为文化站配置足够工作人员。

二、许多文化站活动项目少,水平和质量低,无法满足群众多方面、较高层次的文化需求

文化站工作人员少,缺辅导老师,因此活动项目少,活动水平和质量低,似乎合情合理。但工作人员少,缺辅导老师,不是主要原因。思路不广,工作不主动,才是问题所在。

文化站要想一些办法,应对专职人员少的现实状况。一方面要在活动中发现、培养文艺骨干,建立文化活动人才库。另一方面,可以聘请当地中小学、幼儿园的音乐、美术、舞蹈、体育教师及乡镇机关有艺术专长的职工参与组织文化活动和开展艺术辅导培训。此外,假期回乡的大学生、民间艺人也是文化站开展文化活动和组织艺术辅导培训可以借助的力量。

活动项目少,可从研究不同人群对文化的不同需求入手来解决。年轻人喜欢节奏快、律动强的活动,就组织个健身操表演队;少年儿童喜欢音乐、跳舞、画画,就办吉他弹唱班,组织街舞表演队,办电子琴、舞蹈、美术培训班;还有,组建合唱队,举办周末演唱会,给广大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搭建展示歌喉的舞台;等等,群众喜欢的、需要的文化活动都可开展。

关于活动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要多走出去学习,多参加交流,多请外面的专家和县里的老师来指导。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打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时尚健康、有档次有魅力的品牌活动,来满足群众多方面、较高层次的文化需求。

三、农家书屋和村民文化活动室少,无法满足分散居住于十里八村农民需求的问题

从地理环境,群众需求和发展趋势看,每一个村民小组都有图书文化活动室,是解决山区群众看书和参加文化活动难的出路。

这需要理清思路、转变观念。农家书屋是村民自己的书屋,村民文化活动室是村民自己的活动室。农家书屋和村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要体现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发挥村民的能动性。从经费筹集、选址建盖、图书选购、报考订阅、活动开展、财物管理都要以村民为主体,形成国家倡导扶持,村委牵头组织,村民为主体参与的共建、共享、共爱、共养、共管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农村先富起来的人不少,其中不乏有社会责任感和热心公益事业之人。只要村委号召,先富起来的群众带头,村民齐心协力。一个村民小组建一个图书文化活动室是完全可能的。

四、农家书屋和村民文化活动室没有专职人员管理,不能定时开放的问题

从长远看。农家书屋和村民文化活动室的开放管理也要以村民为主体。如何管理、何时开门、搞什么活动、今天谁当值、明天哪个看管,都要由村民自己协调安排。就当前而言。村委会工作人员要轮值,定时为村民开放图书室和文化活动室。

此外,农村也不乏热心人和志愿者。各村文艺活动团队的领头人和活动骨干、热心村民、乡村教师、退休回乡的干部职工,都是农家书屋开放和开展村民文化活动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

五、目前农家书屋和村民文化活动室设在村委会办公地,一些村委会周围居民少,图书无人看,文化活动室和文体活动广场及设备几乎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农村,学校和集市是村民最集中的地方。可以将那些周围村民少的图书文化活动室和文体活动广场项目安排建在学校或集市旁边。让接送孩子的家长或赶集的村民在此看书读报和休闲娱乐。同时还可带动小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和参加体育锻炼,弥补农村小学没有图书室和体育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

六、结束语

总之,文化主管部门与人事编制部门和乡政府要为文化站选拔配置足够的有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文化站要广开门路,积极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和文艺辅导培训,提高文化服务质量;村委会也要想些办法,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共同为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尽职尽责。

猜你喜欢

解决思路存在问题
九隆街道如何搞好电子商务工作的有关问题探讨
乡镇文化站现状及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