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向之外何来“志愿”

2016-07-17程路

人民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志向志愿金融

程路

又是一个开学季,很多孩子如愿以偿地进入了自己选择的高校学习。一直在关注高校、研究机构对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调查,近年的调查显示,大学新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在逐年下降,有的学校不满意的人数甚至超过了半数,情况比前些年更加严峻。也就是说,很多新生对不久前做出的那个人生决定——填“志愿”很不满。如此之多的大学新生不喜欢所选的专业,可以想见在未来的学习乃至毕业后的工作中,他们将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为什么孩子们这么快就反悔了?按理说,每位考生都应该是根据自己的志向、兴趣、特长,再结合自己的考试成绩来填报志愿的,实操中,当然也会有一些现实的考量,可能会使高考志愿不能完全与自己的真实志向重合,但也不应该有这么多的不满意。

实际情况却是,虽然今天的家长和教师比以往任何年代都更通情达理,都更尊重孩子,但在填志愿的那一刻,多数家长和教师都还会跳到前面来,越俎代庖。而一旦决定权落在教师和家长手中,他们的决策就有着太多的现实考量,学生的兴趣特长、自身特点以及他们的志向便放在了次要的位置被忽略,因为在教师和家长看来,孩子们不成熟,没有长远的眼光,不能正确做出人生的选择。

教师和家长们的长远眼光都是什么样的呢?前些天刚看过一则报道《中国大学的“高分诅咒”:状元扎堆经管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每年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新生是全国各地的“状元”或国内外各种竞赛金牌得主。而全国著名大学的管理、金融等专业都是吸引高分学生的大户,相对次一级的大学,其金融、经管等专业也会把剩下的优秀学生再吸走大部分。据中国校友网提供的数据,2000年~2016年“高考状元”的专业选择中,超过45%集中于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专业。曾经被“理科状元”青睐的计算机、生命科学、电子工程,逐渐被金融、工商管理和经济学所取代。

这也许就是多数教师和家长们的“眼光”所在吧:如果自己的孩子成绩好,就一定让他们报管理或金融专业。跟十几年前比,那个年代的优秀高中生多数会选择理工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今天家长们的观念变了,他们会觉得金融、经管这些行业比起理工科来讲不累,不用费神费脑;比起很多文科来讲更稳定,更重要的是收入高,容易出成果,行业有前景。因此,他们会推断,进入这些行业,孩子们就有可能顺顺利利地走完自己的人生路。

真的是这样吗?以金融专业为例,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去年行业内人均收入,金融专业学生对口的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行业排在第五位,银行业排在第六位,总体收入还是不错的。但同一调查还显示,去年会计或审计这类工作岗位也是竞争最激烈的,一个职位有63个应聘者,另一项同类调查中这一数字更达到了88个。而其他行业一个职位的竞争者鲜有超过40个。相关分析指出,会计、审计类岗位因报酬优厚,职业地位相对较高且工作稳定,导致了职位竞争压力大;而几乎每所高校都会开设会计或财务专业,每年毕业生供给数量也很巨大,从而造成了这种激烈竞争的局面。而再追问,为何几乎所有高校都要办会计或财务专业,那就是因为学生(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学生家长)有需求。

长远来讲,一个行业不可能永远收入又高、又稳定、又轻松而竞争压力又小!只要各种条件优厚就会吸引更多人入行,这势必会加大这一行业的职位竞争。这里还没考虑行业整体的景气程度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这一问题。因此,我想说,这些家长和教师的“长远眼光”并不一定长远,甚至可以说是短浅的,他们错在了仅以行业眼前的利益来为孩子确定一生的未来。即使是最好的经济学家也无法预测十年后某一行业的状况,而孩子的后半生又何止两三个十年!

从国家的整体利益看这个问题,还有一个人力资源错配的概念。2014年我国各行业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构成:农林牧渔就业人员中,大学专科及以上人员仅有0.88%;制造业为14.6%;房地产业为34.3%而金融业高达60.3%;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會组织更是达到了64.7%。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林牧渔业和制造业其实是特别需要高精尖人才的,这也说明,在高等人才奇缺的这些行业中,出成果、出成绩、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反而会更大。

既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规律今天依然适用,家长在帮助孩子做人生决策时,就要把当前行业状况看得再淡一些,把精力更多地聚焦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要注意他的兴趣和能力是什么,他有什么特点,他有没有志向。很多研究都证明,当一个人的兴趣、能力、志向与所学专业、所做工作相统一时,他出成果、获得事业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

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我们很多的高中生到了十七八岁时,除了会考试外,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能力,甚至很多孩子连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都不知道,更没有为自己立下一个明确志向。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写道:“一个12岁14岁的孩子应该大致知道他们以后所要从事的职业,假使一个孩子到了这个年龄还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那我真的要为他感到悲哀”问题是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还不少。给自由时间和空间发展孩子们的个性、特长和兴趣,最终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人生志向,是我们的教育需要做的一件大事。

猜你喜欢

志向志愿金融
The Price of Beauty
谈志向
确立适当的志向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志愿小队出动
天鹅de志向
终身不遇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