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聚焦与服务“在家门口上好学”的实际获得

2016-07-17李奕

人民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优质北京市

李奕

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2016年北京市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目标,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任务。聚焦和服务于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是“实际获得”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目前北京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积极回应群众需求,破解择校难题,杜绝“二次”流动,促进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创新手段,是拓宽广义教育资源供给,撬动改革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引导学生在本地完成15年基础教育,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整体提升的关键支撑点。

近两年来,北京市已先后出台《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北京市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等7个文件,创新性地建成北京数字学校,完成北京市高精尖中心的战略部署,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战略推进基于数据的精准学习与新型教育治理观,并在本市“十三五规划”起草中提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双杠杆”理论,基本完成从“实际发生”向“实际获得”转变,在调动可利用的各方力量、提升广大师生和家长获得感方面开辟了更加务实和多样化的新局面。

核心理念:转变服务方式,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感

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感,不是单纯地将知识和资源推送给学生,而是在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习惯的基础上,有选择、有分类地精准推送,精准服务,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体落实可以表述为“三个转变”:

一是由层级式的管理导向向精准式的服务导向转变。层级式管理导向最大的弊端就是先考虑政策制度本身,然后把条条框框套装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管理”转变为“服务”,旨在积极推动政府新型教育治理观的形成,在政策和制度设计、制定、落实的全过程中一直把学生放到正中央,以学生为本,先把学生放到心里,然后再考虑政策措施。

二是由知识体系为主的学科导向向成长发展为主的学生导向转变。学科的本质其实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但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面对的学生是不断变化成长的,其中起着重要影响作用的是核心价值观、核心素养,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学生导向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赋予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权利,赋予学生更多探究、质疑和创新的权利,由“学科”转变为“学生”,虽然表面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这些权利通过单纯注重“学科”知识的方式来实现是远远不够的。

三是由静态的结果目标导向向动态的发展目标导向转变。童年是人一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儿童的成长发展是动态可塑的,是逐渐孕育和培养的。动态的发展目标导向就是要在小学阶段(甚至幼儿园)挖掘、释放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的兴趣、核心素养,初中和高中的发展规划也要顺着这一培养主线,把独立的学习尊严还给孩子,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释放,尊重孩子自然的发展轨迹。

此外,还需要以创新促绿色发展,统筹协调课程设置、考试评价、招生录取等多个环节,进一步开放拓展教师、学生的资源观和环境观,促进共学、共享、同践行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多种措施让老百姓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通过新的中高考改革引領发展方向。北京市新一轮的中高考改革在理念方面始终把握五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成长,有利于学生特长发挥,有利于学生持续发展,有利于学校系统培养。

在制定新中考方案过程中,我们本着这样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学生不必为自己的弱项惶恐,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优势。在具体的方案中,通过“科目可选择”的方式,尊重学生发展的多元选择;通过“赋分可选择”的方式,尊重学生学习的强项;通过“考题可选择”的方式,尊重学生学习的特点;通过“答案开放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教学可选择”的方式,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新中考方案将体现同分不同质,考试发现学生强项,突出学生的优势,尊重个性发展,而不是只去补学生的弱项。

农村考生(我市主要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考生)升入本科的比例是体现教育公平、提升农村地区老百姓获得感的关键途径。破除农村考生在目前评价机制中遇到的制度障碍,借助高考这个“改革棒”,将北京市农村专项计划中可接受考生的市属高校扩大至所有市属本科一批招生院校,从招生人数、招生院校上进行全面改革,通过重点关注农村考生这个特殊群体,将教育综合改革带来的“红利”释放到农村基层。

完善和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北京市在完善和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上着力探索入学规则公平。入学规则公平旨在打破特权优惠,让每一个学生享有统一规则下的权益公平,提升公平的获得感。取消“共建”入学方式是入学规则公平的核心,实行计划管理和使用统一的入学服务系统是入学规则公平的根本。规范特长生招收和“五证”审核是入学公平的手段,杜绝二次流动是入学规则公平的保障。

这些措施的出台,应该说,在北京市范围内基本上遏制了社会上不理性的“择校风”,找到了破解择校的症结所在。2014年,由北京市委教工委、市教委联合首次出台针对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的纪律规定,这应该是北京市历史上最严的择校禁令,政府的重视程度和解决力度可见一斑!

为了对热点学校进行重点监控,北京市教委利用GIS等先进技术手段,以热点学校点位为中心,以该校当年实际入学学生的毕业小学所在地(户籍所在地)为基本数据,由GIS系统直接抓取,自动标注,形成了对热点学校入学学生的毕业小学所在地(户籍所在地)的空间分布热力图。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监控义务教育入学空间分布情况,进一步促进了市级统筹手段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为跟踪制订前瞻性政策提供了可视化的、便捷有力的途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北京市将持续推进巩固就近入学成果,完善制度,综合施策,政策联动,升级完善入学服务系统,在增强广大家长和学生实际获得的细节方面不断完善,争取提供新的、更为精准的服务供给方式。

市级加大统筹,打通资源边界,最大限度整合优质资源。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首先需要打通资源的边界。统筹机构的重心过低,省市级统筹机构权力弱化,直接导致打通资源边界主体的责任缺失。在认真研判后,北京市加大了

市级统筹教育系统内外资源的力度,打通了教科研实体、培训实体以及社会专业力量与中小学之间的边界,整合教科研部门支持中小学发展,引入高校、民办培训机构支持中小学办学,引入民办培训机构、外教支持中小学学科教学,引入高校、社会专业力量支持中小学特色发展。

仅高校创办附中附小这一项活动,全市130多名优秀教科研人员支持20多所中小学,通过名师工作室、师傅带徒、上示范课和输出管理等形式快速提升学校办学水平。通过市级统筹,使近20 0所百姓身边的普通中小学释放新的办学活力。

区域教育资源的纵向贯通是打通9年一贯和12年一贯,大力推行对口招生的重要措施。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和扩充,除满足现实空间上的横向联合,还需要让老百姓在未来时间上有纵向贯通感,在成长历程上有更为延展的受教育机会和预期。

也就是说,要把加大市级政府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和加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回归为老百姓的生活现实。这种优质的小初或小初高的纵向延展,实质上也是一种新型的资源,从不同的维度(如时间和空间整合维度)关注老百姓对教育资源的实际获得,是对已有实际获得感的丰富和发展。中招改革更有利于远郊区县和一般学校学生,让各区县都有名额,让各学校都有机会,让每一位同学都有资格。

整合重组优质教育资源,打通优质校与优质校之间、优质校与普通校之间的边界,充分发挥优质校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品牌效应,实施以优质校为核心的办学模式,通过优质校办分校、一体化学校、组团、联盟等多种方式,让居住在普通学校所属片区的老百姓,不用付出太高的经济、交通和人际成本,能够就地拥有更多的上学选择、获得更多优质的学位,享受更好的优质教育环境与氛围。

根据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不同定位,创新以地域为单元的管理模式,大力推行学区制,组建教育集群,开拓优质资源带,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比如,海淀区推行学区制,通过调整学区划分,新增优质学位1万多个;西城区已经建立11个学区和15个教育集团;朝阳区整合学区内优质校和薄弱校,细分学区推广“一长两校”;门头沟区17所优质校与20所山区校结对,构建优质教育资源群。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推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目前,北京市通过北京数字学校等项目,创造性地开展了名师在线、作文辅导、信息推送、国学诵读以及开放性科学实践等一系列活动,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的来源、形式、节奏和尺度等方面进行创新。学生能够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切实享受到义务教育阶段優质资源,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习服务。

比如北京正在实施的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活动提出的“开放”理念已不仅仅局限在传统意义的资源层面,而是包含开放的理念(胸怀和眼界)、开放的资源(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开放的课程(课程形式和课程实施);“科学”理念不仅仅局限在传统意义的“学科”层面,而是包含“自然与环境”“健康与安全”“结构与机械”“电子与控制”“数据与信息”“能源与材料”六大领域,体现最新的科技成果、最新的科技前沿、最新的科技发展;“实践”理念不仅仅局限在传统意义的“操作”层面,而是包含了动手、实际参与、体验等多种最直接的实际获得,甚至是映射出传统文化中的“求学”之路,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求和主动选择。

到目前为止,近千家企事业单位的活动项目上线向师生开放。通过凝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单位的服务,构建打通边界、跨通学科的开放性学习服务平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对未来挑战的适应能力。

全市已经开展多次开放性实践活动,很多中小学生在开放实践活动中不但在知识、能力方面得到了锻炼,而且扩大了生活和交际范围,认识了班级之外、学校之外、与自己有相同兴趣和愿望的“非本班的同学”,与“非本校的老师”“非老师的老师”学习、交流和研讨,与他们一起协作完成任务。这样一种新格局本身就会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贯通,使得学生呈现出一种新的、积极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怀。

在新一轮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北京市更加强调连贯性,要求义务教育九年一贯整体设置,关注小初衔接、初高衔接。如将历史、生物课程延伸到九年级是为了解决初高中这两门课程不衔接的问题;学时实行总量控制,鼓励学校在周总学时不超过相应年级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学科、课型等积极开展长短课、大小课相结合的课程实验;加强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起来,部分学科拿出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学习规律,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部分课程原则上分类集中安排;鼓励突破学科课程的壁垒,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鼓励开设围绕主题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部署高精尖中心,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成果服务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北京市高等学校高精尖中心是一个科研人员安安心心搞创新研究、专心致志出创新成果的高端人才培养平台,跟踪世界科技前沿及国家重大关键技术需求,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从长远来讲,高精尖中心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优势,会逐渐给北京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是提升老百姓教育获得感、分配高端优质教育资源的创新手段。

在高精尖平台上,有国际思维的碰撞与交流,有不同资源的创新与融合,有不同创意的对接与开拓,有不同人才的协同与突破。这种高水平的机制形态,与基础教育科学性开放实践活动、各学科的开放实践活动、社会大课堂等相结合,让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长期浸润在一种高精尖的科技、人文环境中,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北京高精尖中心的建设,打破了原来高校科研已有的贴标签式的身份固化,提升了科研成果之间的直接竞争力,挤压了长期裹存在高校不同学科、学术实体之间的低水平、重复交叉水分,让大学的教授真正体现出社会责任担当和社会价值衡量,是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的重要推进战略。

未来的挑战与反思

聚焦和服务于学生在家门口

“上好学”的实际获得,未来的诸多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创新教育治理,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加以改革和完善。比如,如何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发展支持;如何建立校内外、课内外、线上线下、教育系统内外的广义教育资源供给体系;如何丰富教师的学科和生活体验;如何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和方法,深化调研和问题导向,做到谨慎改革;如何狠抓改革中各个层面的“关键少数”,促进改革健康持续发展,等等。

当然,我们也将研究的视角放在国际背景中去考量: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质量?未来教育的质量观到底是什么?芬兰、美国等国家提升教育质量、实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式不同,但是最终都又回到了学生身上,这些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路与北京近几年的思路不谋而合,真正把学生放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正中央,用是不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的治理逻辑“倒逼”改革与发展“硬招”“实招”的落实。这促使我们思考,真正的教育质量就是把学生放到正中央,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而不仅仅关注个别方面。

基于真正的教育质量的观点,教育公平、教育均等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应该有不同以往的拓展和延伸,只有在公平、自由、平等的发展环境下,撬动以往用僵化的成绩和单一的能力固化学生的做法,真正的教育质量观才能得以体现。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优质北京市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