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离职,学校应反思
2016-07-17王克强
王克强
大凡能成长为名师的人,均为有梦想、有情怀的人,除了“报答栽培之恩,维护共同利益”之外,他们还需要更多的价值感。
当名师们走在追逐新梦想的专业发展之路上时,个人成长也就成了财富追求外的另一个强烈需求。
公办学校面临着一系列困扰:如何稳定名师队伍?如何防止名师流失?如何应对名师流动……本文基于库克曲线原理,来探寻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措施。
“库克曲线”的启示
美国学者库克对许多研究生参加工作后创造力的发挥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出了一条曲线。如图所示,“OA”段表示研究生在参加工作前的3~4年学习期间创造力的增长情况,在此期间,由于尚未开始从事具体工作,其创造力的发力的增长情况,在此期间,他们第一次承担任务,任务的挑战性、新鲜感以及新环境的激励,都促使其创造力快速增长;“BC”段为创造力发挥的峰值区,这一峰值水平大约可保持1年,是出成果的黄金时期;随后进入“CD”期,即初衰期,创造力开始下降,持续时间为0.5~1.5年;最后进入衰减稳定期即“DE”期,创造力继续下降并稳定在一个固定值。从这条曲线可以了解到人的能力发挥状况最旺盛时间“ABCD”段约4年,过了这段时期,人在创造力、工作状态等各个方面都会下滑,并将在特定水平上徘徊不前。
“库克曲线”研究的对象虽然是应届研究生,但其对所有从业人员的创造力研究都具有借鉴意义,而这一研究也应对了公办学校名师流失的问题,并为此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只有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名师的创造力,才有可能稳定名师队伍
根据库克曲线,只有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名师的创造力,才有可能稳定名师队伍。而作为有梦想、有追求的名师,自身也需要在不断开辟新工作领域的实践中点燃自我积极性,提升创造力。因此,学校有必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名师的流动问题。
学校需要构建一种完善的内部沟通机制,这不单是狭义的面对面引导,更倡导校方与名师的无障碍沟通。它可以贯穿在教育教学、绩效考核、工作建议等各个环节,可采用的形式也分为正式和非正式沟通两种。承担沟通主要职责的是学校管理者。沟通的最主要目的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時名师流失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教学创新推进不畅,名师主观上认为学校支持的力度不够;或因创造力得不到发挥、个人专业发展停滞而带有情绪,没法及时排遣,而有效的沟通机制便于帮助学校管理者培养沟通意识,定期的校长定向沟通与其他管理者的适时随机沟通相结合,更容易从决策层发现问题,所以这一机制的完善非常有必要。
学校需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名师与学校成为“利益共同体”。依据库克曲线与双因素激励理论,薪酬等物质激励很容易转化成“保健因素”,而真正起激励作用的则是名师的成就感、教学革新权力的大小以及地位的晋升等因素。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需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立足于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更重要的是能从系统论的观点整体把握、综合考虑各种激励因素的平衡。首先,在激励的重点上,应倾向于教学、科研效果显著的名师,避免“吃大锅饭”损伤其积极性。其次,在激励的方式上,应更注重长期激励。为名师在校内开辟新的工作领域,为名师定期提供外出学习及交流的机会,或晋升其职位,或想方设法为其设置能发挥创造力的岗位及特殊待遇。另外,激励的层次和手段应更加多样化和具有针对性。要根据名师们不同的需要及其实际工作情况,设计不同的激励内容与方式,充分发挥其潜能。
要留住名师,塑造一种合适的学校文化尤为迫切。合适的学校文化表现在:首先要积极倡导敢为人先、敢于教育创新的精神,努力营造崇尚教育教学创新、宽容和谐共进的学校文化氛围;其次是鼓励有效教学,倡导创新教育,营造“名师创造一流绩效,收获学校最高层次工资”的共识性氛围;三是构建校园诚信文化,许多学校经常出现校长最终无法兑现对名师口头承诺的现象,校长诚信的缺失,会增加名师的流动行为,在人才培养中,引入“诚信”思想,可以使名师流动步入合理化、规范化的轨道。
学校还需严把名师流出的关口。首先要了解名师外流的原因,是薪酬原因、个人发展原因,还是家庭原因。比如薪酬原因,究竟是内部不公平,还是外部吸引力更大?如果是外部因素,那么学校就应考虑该名师目前的薪酬待遇水平与其能力是否匹配等问题。每一个名师离职,都有可能暴露出学校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由专人对其进行访谈,了解其离职的真正原因,尤其要摸清学校关键岗位存在的问题,以利校方改进。其次是离职关怀,名师虽然离职了,与学校断了人事联系,但他们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多数仍在本行业内流动,所以对离职名师的关怀,一方面彰显了学校的人性化管理效能,另一方面也可以优化并巩固校方与名师间的情感,为今后邀请发展得好的离职名师回学校做专业培训和交流奠定基础。第三是成本控制,学校为名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培训机会和晋升空间,投入了大量的成本,所以学校可以在相关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设立一定的条款和措施,以保障学校的合法权益。
上述措施,与公办学校其他师资管理措施配套使用,应该会有效。当然,国内教育“市场”蓬勃发展,在线教育方兴未艾,无不为名师提供了巨大的创造空间。而卓越的学校文化基因中,最突出的基因应该就是对自由精神及个人梦想的尊重。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发散性影响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理解名师的流动意愿和行为,宽容、反哺、双赢或许将成为学校与离职名师间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