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的精彩:殷墟妇好墓考古40周年特展
2016-07-16耕生
耕生
3月8日,首都博物馆在“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开幕仅6天后又推出重磅大展“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40周年特展”,使去首博看“双展”一时成为社会公众瞩目之乐事。此次展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主办,首都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协办,将持续至6月2日。
商代司母辛铜方鼎
妇好是在位59年的商王武丁的王后,事迹在殷墟甲骨卜辭有较多记载。除了拥有王后的权力,妇好还以巾帼女将的身份多次征伐,甚至她还享有祭司的神权,被今人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军事家、政治家和第一位有文字佐证的女英雄,后权、军权、神权同时享有的女性,历史上这样的女性似乎也只有妇好一人而已。
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作为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众多考古遗址中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揭露面积最大的遗址,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首。
1976年,在遭历代盗扰严重的河南安阳殷墟,同为女性的考古学者郑振香等发掘出妇好墓,这是目前已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了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材质的文物多达1928件,在中国考古史及殷商史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
此次展览展出411组文物,部分属首次公开展出。展出文物以铜器和玉器为主。包括司母辛铜方鼎、妇好铜?妇好铜号鸟尊、玉龙、对尾玉鹦鹅、玉虎、夔首骨笄(jī,古钱一种簪)等珍品。
此次特展不像以前的商代文物展以历史内涵展开,而是以人物串起展览,概括了妇好传奇一生的三个角色:“一国之后”是她的社会角色;“王子公主的母亲”是她的家庭角色;“巾帼英雄”是她的历史角色。展览以妇好的不同角色推进,揭示了一位女性平凡与不平凡的两面,也彰显了本次展览对女性社会责任、家庭伦理、历史贡献所给予的特别关注。
商代带盖铜方斝
展览序厅以“她是谁”的设问—下子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其后分别为“她的时代、她的生活、她的故事和她的葬礼”等四个单元内容,最后在尾声部分与序厅的设问相呼应,将展览立意从妇好墓延伸到文化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上,在纪念40年前这一重大考古发现的同时,引发人们通过文物对中华古代文明与历史智慧的思考。
展厅的入口,复原了妇好享堂,陈列了妇好墓出土司母辛铜方鼎。这件铜方鼎高80.5厘米、长64厘米、宽47.6厘米。鼎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出现的炊煮器,最初为陶质,后改为铜铸,逐渐被赋予礼器和祭器的内涵。铜方鼎出现于商代,妇好墓随葬了两件司母辛铜方鼎,口沿下一周夔龙纹为主纹饰。铭文司母辛铸于鼎口下内壁,系妇好的子女为祭祀亡母辛而铸造的。“辛”据考应为妇好去世后在宗庙被供奉的庙号。“司母辛”铜方鼎单件重达117.5公斤,是不多见的商代青铜重器。此对铜鼎被视为新中国成立后出土最大最重的铜鼎,堪称商代的代表性礼器。
展出的妇好铭铜方斝(jiā)为商代盛酒具,妇好墓出土铜斝12件,其中方斝4件,圆斝8件。方形铜器冶铸工艺复杂,因此商代方形铜礼器一般出土于王室和高等级墓葬,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妇好墓出土铜方斝腹底铸有铭文“妇好”,应为其生前用物。妇好墓还出土有带盖铜方斝,颇为罕见。展出的铜酒器还包括龙首提梁铜卣(yǒu)、兽面纹铜瓿(bù)等酒具,都反映了商人酗酒之风,乃至商纣王以酒池肉林恶行导致亡国,故而周灭商后汲取商人酗酒亡国的教训,少用酒器而多用食器。展览中妇好铜号鸟尊与玉号鸟相伴而展,异物而同趣。展出的两件妇好铭大铜钺显示了妇好执掌军权的威仪。
展览入口复原的妇好亭堂
展品中骨器也占一定比例。夔首骨笄应是妇好珍爱的饰物。笄是用来绾起长发的用具,古代男女都用。妇好墓出土骨笄多达499件,大部分出土于一个木匣之内。
玉器在展品中数量最大,达300多件。虽然石家河文化风格的玉凤没有展出(展出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但是大量的玉饰密集展出,仍蔚为大观,显示了妇好生前的精彩生活。妇好墓因未被盗,出土玉器就达750余件,可分为礼器、仪仗、仿或实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共六类,包括玉琮(有认为系异地传人)、玉璧、玉环、玉璜、玉玦、玉戈、玉圭、玉戚、玉刀、玉梳、玉?、玉柄形器,玉调色器等。出土的两件玉簋也是目前出土最早的玉容器,此次展出了其中的白玉簋。(青玉簋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未展出)。玉质器皿的出现,显示出商代玉料来源较为丰富,可制作实用的器皿,同时也显示出商代玉器工艺在掏膛上的发展水平。
展厅中还有一个区域名为“复原现场”,引进了高科技手段,观众佩戴VR眼镜可虚拟现实体验墓室不同层位发掘现场。这次的特展确实是费了心思,陈列思路的新颖,大批精品文物的展现,以及高科技手段的利用,无不使人感兴趣。喜欢文物、文化,尤其是钟情于铜器、玉器收藏的你,还在等什么?错过这次,真就不知何时再有缘近距离欣赏它们了。
责编 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