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互助学习中成长

2016-07-16李焕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学习模式合作学习

李焕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互助学习的内涵、产生的背景、开展的目的、方式等。小组互助学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责任感以及提升学生的自身素养极有好处,对营造良好学风、构建和谐集体和高校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小组互助学习值得在高校广泛推广。

关键词 小组互助 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1互助学习的内涵

互助学习又称合作学习,是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学生与学生合作为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互助学习就是在学习上大家一起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2互助学习产生的背景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尔波特(F. Allport)就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强调个体与人际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在20世纪中期,美国的反种族隔离运动十分高涨,而互助学习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中产生的。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机构广泛开展互助学习,从幼儿园到大学的研究生院都有互助学习的影子,这些教育实践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而我国自古就有互助学习的历史渊源。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互助学习越来越被我国不同层面的教育所重视。

3开展互助学习的目的

互助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间教学相长效应,达到互学互助、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对多所高校相同专业和不同专业学生的访谈,发现大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后,因学校管理模式的改变和学生人生目标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很多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积极性大为减弱。逃课之事时有发生,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课,课后迷恋网络或从事与学习无关的事等等,这些不良学风的存在致使考试不及格的比例居高不下,也使不少的学生违背了自己当初进大学时所立下的誓言与目标,与其父母所期望的路线背道而驰。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更好地激发高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间的友谊,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故倡导学生开展学习互助。

4互助学习的开展

互助学习有一帮一自愿结对子、有小组式、有集体讨论式等。本文以三峡大学医学院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四班学生为例,重点阐述学生开展小组式互助学习的方式及收获。

4.1组建互助小组

互相小组的组建是学生自由组合,而不是强拉硬扯。组员人数无限定,一个班级可以组建多个互相学习小组。小组组建后,组员自行推荐一名组长。互助小组实行自主管理。一切活动都是在组长的带领下自行安排。组员一起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都由他们自己商议后决定。

4.2小组开展互助学习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各互助小组的学习内容确定后,各组员先自行学习,然后再集中进行分享交流,最后小组推选一名优胜主讲代表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以PPT和讲课的方式分享给全班学生,与此同时,主讲人还会鼓励全班同学进行质疑和讨论。为了巩固和强化各互助小组的学习内容,各小组事后还分别组织组员编制试卷,用于测试组员和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每次活动后各小组都会召集组员进行认真分析、点评和总结。

5学生在小组互助学习中的成长

5.1小组互助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小组互助学习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动机的激发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学习中,一些学生的观点可以触发其他学生的思考,并且不同的观点可以引发小组成员考虑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每个学生对于专业学习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疑问,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问题会引发瀑布效应,消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信心。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疑问,攻克难题,消除内心的障碍,重拾信心,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5.2小组互助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从古至今,许多的成功案例都证明,小组互助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比独自学习取得的成绩更好。三峡大学医学院12级临床四班因开展小组互助学习,学生的专业成绩和英语的过级率普遍都好于该院校12级同专业没有开展小组互助学习的班级。同时,许多研究也可证明,小组互助学习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习者之间相互合作增加了观点的数量、质量,激发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5.3小组互助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和提升学生自身素养

小组互助学习是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让每位学生感到自身的存在价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实践证明,尽管学生们的能力、性别以及任务的性质、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是学生在参与互助学习中,他们更多的是承担一种责任感和义务感。组员间不断地交流、讨论、共处等使他们逐渐形成相互关心、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精神和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了自主与合作,学会了倾听、互相关爱、彼此尊重,同时也学会了勇于表达、善于交往、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小组互助学习使学生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

5.4小组互助学习有利于班级营造良好学风和构建和谐集体

传统的学习模式缺少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别人的好坏与自己无关。小组互助学习会让组员之间、小组之间有讨论、有交流、有竞争,这样学生才会更有动力,更有拼搏专研的精神。在这种荣辱与共的环境下,班级学生逐渐形成相互关心、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习惯。因此,互助学习不仅有利于班级营造良好的学风,而且更利于构建和谐集体。

由此可见,小组互助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对学生的临床能力、终身学习和良好专业素质等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小组互助学习对培养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专业成绩、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营造良好的学风、构建和谐的集体均极为有效。不仅如此,而且更有利于高校大批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因此小组互助学习值得在我国高校广泛推广。

(通讯作者:赫晓林)

参考文献

[1] 韩克磊.浅谈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素质教育论坛,2012(16):65-66.

[2] 吴静,蒋丹丹.浅议高校汉族维族学生一帮一互助学习[J].科教导刊,2015(08).

猜你喜欢

学习模式合作学习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