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品牌战略构建

2016-07-16叶祝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品牌战略品牌

叶祝华

摘 要 技工院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实施品牌战略。本文立足技工教育的特点,在遵循技工教育规律基础上,提出了技校品牌的战略定位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 品牌 技校品牌 品牌战略 教育产品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1品牌战略是技工院校的必然选择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的竞争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并且蔓延到其他市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技工院校(简称技校,下同)教育不断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确立了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市场化的步伐加快。随着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技校办学主体呈现多元化,竞争愈加激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构建和实施品牌战略,把学校办成知名或著名的品牌技校,成为技校的现实课题,也是适应技工教育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何谓“技校品牌”?国内外关于品牌的定义颇多,从学理层面,强调产品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等要素形成的识别系统,从实践层面,强调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和心理认同以及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关系。综合这些定义,笔者认为,对于技校来说,品牌也就是声誉,是指技校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凝聚在技校名称、标志上的,公众对学校提供的教育产品及其质量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技校的名称、标志等组成识别系统,教育服务产品的质量是品牌的内涵,品牌是技校提供的教育产品服务的综合质量的体现,有品才有牌。品牌的目的是增加公众对学校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提高社会的影响力。

2技校教育产品的特殊性

技校如同企业一样,教育服务产品同一般产品相比,它不仅具有一般产品的生产性、物质性、商品性等特征,它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2.1公益性和竞争性并存

技校教育是职业教育,在我国现阶段还不是纯公共物品,是公益性物品。公益性物品供给,不能像一般的私人物品一样用市场制度来安排,或者是市场化,应该是由政府或政府负责的制度来安排。因此,技校是主要由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全民所有制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主办,少部分是私人主办,从根本上说是公益性的。在国家加强职业教育和加大财政投入形势下,技工教育免学费成为趋势,其公益性更加明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技校也面临着竞争,也需要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以增强技校的活力和提高其社会效益,使之成为适应市场需要和市场经济环境的独立的办学实体。

2.2消费者的参与性和生产的人格化

技校从事知识生产和技能的传授,教育服务的形成过程深度依赖消费者(即学生)的参与,并且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这是它区别于实物生产最显著的特点。一般实物产品的生产是先在工厂被制造出来,再销售给消费者,生产是完全脱离消费者的;而教育服务产品的生产则是在消费者(学生)直接参与下被制造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即学生的塑造程度)与消费者的参与程度和生产者(教职工)的工作有关,消费者才是物质资料生产与消费的主体。技工学校培养实用型人才,除了一般课堂教学外,重视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把学生的生产实习、技能实训作为主要和重要的产品生产方式。消费者的参与的方式和程度相对更广更深。

由于生产和产品都是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人。正是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主创造性活动,使教育生产和产品具有人格化。技校生就业压力和学习压力小,专业学习宽松,他们求新求变化的天性,潜在的创造力和热情获得了充分的释放;另一方面,他们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差,甚至道德品质也存在不足。如何把他们加工成质量可靠的成品,是技校品牌的核心。

2.3质量评价的复杂性和主观性

有形的物质产品是客观的,其质量往往可测量,教育产品是精神层面的,其质量的评价具有明显的主观性,难以用统一的客观标准来测量。评价的主体包括学校自身、学生、企业和社会等四方面。它们一般通过以下五个特性来评价教育服务的质量:可靠性,即可靠地、精确地、持续地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教育服务的能力,这一点对消费者来说最为关切也是最重要的质量评价指标;回应性,即能够迅速提供教育服务的能力,能够根据市场和消费者要求及时地开发新的教育产品等;可信性,师生员工的素质和形象以及他们使公众产生信赖感的能力;情感性,能够关心和在意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要;有形性,是指提供服务的实物形态,包括建筑设施、工具或提供教育服务的设备、良好的视觉形象设计等。对一所技校总体质量的评价是综合以上五个特性的衡量而成的。

3技校品牌战略构建的路径选择

办学方向市场化和学校间竞争是技校进行品牌战略的内在依据。技校教育产品与一般企业产品的差异,要求技校品牌战略遵循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规律,借鉴商业活动中品牌构建的有益经验,其品牌战略构建的内涵、方式,成为技校品牌战略构建的路径选择。

3.1战略定位

定位是战略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品牌规划的开始,缺乏战略定位是不可能建立品牌。品牌定位是对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制定经营策略,寻求发展机会的过程。首先是性质定位,技校定位是公益性的。教育品牌构建也应该体现公益性,而并非追求商业利益的价值,这是技校品牌定位基础。其次是目标消费者定位,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细分服务行业和对象,确定服务企业和对象的共性。其次,以定位决定战略,以战略来确立特点鲜明的办学宗旨和理念,建立一整套匹配系统,统领办学行为。最后,学校根据自己在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和自身的资源禀赋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发展机会和空间,概括差异化,确定专业、专业培养目标及途径,定义自己的优势。当前,技校品牌的同质化、跟风、大而全等现象,其根本原因是战略定位的认识有偏差而导致的定位模糊,没有以产业和地区为依托并突出其特色。

3.2夯实品牌构建基础,抓好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关键抓好人才培养质量。技校品牌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教育产品的保证,它立足于名校长、名师、名专业、精品课程、高素质学生,是优质服务、优良学校文化等要素的培养和长期积淀的过程。努力把这些要素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子品牌,从而逐步形成学校整体品牌。

探索和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技校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直接与企业生产服务一线操作岗位对接。这是技校培养的技能人才的优势。这种优势源于“师傅带徒弟”的学徒制,需要与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等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并创新,形成符合现代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培育模式。当学校形成独特的运行模式而培养出质量可靠的技能人才时,技校品牌定位才能得以落实。

消费者的参与性与教育生产及其产品的人格化,要求教育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满足学生自身质量、人格等的要求,满足其情感体验和精神需求,让学生玩得好、学得好、留得住。针对技校生的特点开展教育活动,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心理,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3.3设计品牌形象、重视技校品牌的人际传播和公共关系传播

良好的品牌形象设计包括名称、标志、标准字体、色彩、象征图案、标语等方面的设计。规划以核心价值为中心的品牌识别系统,有助于提高品牌张力。

技校品牌形成的决定于学生及家长的感受和认同,把技校品牌包含的办学理念、核心价值、个性、形象、地位等信息有效传达给消费者,使消费者经过一定时间的认知、消费体验后,形成对教育产品的感受与印象,并对附着在产品上的信息产生认同、情感追随及价值观上的共鸣与融合等正面的体验和行动。以此引起消费者的偏好、共鸣与追随,由此而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技校品牌传播,要重视人际传播和公共关系。人际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直接沟通。教职工与学生的有太多的直接沟通,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的优势,为品牌的人际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教职工要有品牌意识,在教书育人中塑造本校品牌的形象,以人格和文化的力量来教育和培养学生及家长对本校的好感。公关活动能使技校品牌人格化,产生人情味,彰显公益性,从而更容易赢得公众的信任。

品牌构建从决策、实施、形成到产生效益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技校需要统一思想,凝集力量,应整体规划,分步推进,不断地把技校的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余明阳,朱纪达,肖俊崧.品牌传播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 胡欢欢.品牌定位与品牌构建——十年来中外品牌研究综述[J].今日南国,2008(4).

[3] 闫德明.CIS与学校品牌形象策划[J].人民教育,2003(23).

[4] 王国平.品牌战略: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J].今日南国,2008(4).

[5] 谢维和.学校品牌建设要符合教育规律[N].人民政协网,2013-6-19. http://epaper.rmzxb.com.cn/2013/20130619/t20130619_502217.htm

猜你喜欢

品牌战略品牌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恩典皮具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如新 品牌战略升级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
关于企业品牌战略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