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多样化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本质和方法
2016-07-16倪闽景
倪闽景
培育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实际上很简单,就是要塑造不一样的大脑。一个人为什么创新,就是因为他的脑子和别人不一样。
丁肇中曾经说过,他从来没看到过拿诺贝尔奖的人考试是第一名的,倒数第几名的倒是有几个。因为创新不是完美,而是破缺;创新不是智力,而是热情。
人的多样化,主要来源于教育和文化的多样化。因此,教育多样化一方面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本质,另一方面是培育创新人才基本的方法。
PISA测试,上海孩子的成绩是一样的好,美国的孩子却是不一样的差;从平均成绩来看上海学生胜出一筹,但是从多样化所标志的教育创新来看,上海学生就会败下阵来。
如果“追求一样的高分”这样的教育体系不打破,那么我们的孩子越努力,就越会扼杀个性。
学习的本质是塑造人的大脑,不同的学习造就不同的大脑,而不一样的大脑恰恰是未来创新的基础。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培育最大的贡献就是让学生的大脑更多样化。
为此,政府需要更多地放权,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开设更多样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教师要积极思考,努力让每一节课都上得不一样。
中国人的勤劳努力加上通过新教育塑造的众多不一样的大脑,一定会让中国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学习的本质是塑造人的大脑,不一样的大脑是未来创新的基础
学习最基本的特点是不可复制,每个人的学习都要从头开始。脑科学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每个人的学习过程就是塑造大脑的过程。
“当我们学习时,自己的知识会增加,但是梅策尼希宣称我们同时也改变了大脑学习机制的結构,增强了它的学习能力。”学习涉及感觉、知觉、推理等许多复杂的过程,具体的方式有阅读、听讲、讨论、动手实验、训练、思考,等等,但归根结底,知识获取的过程就是把自己大脑之外的知识变成自己大脑里的知识,而每个人大脑之外的知识,要么存在于别人大脑里,要么储存在书本上,要么就集聚在网络上。要让这些存在于自己脑外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必须要通过感觉系统,经过一连串非常奇妙的神经刺激和传导,最终在人的大脑中发生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进而形成稳定的神经回路。
虽然电脑可以把很多本书的内容在很短时间内进行复制,但我们还没有办法把一本书的知识一下子塞到脑子里去,因为脑神经元的连接是生物层面上的变化,这个需要时间,没法加快,也没法改变。
有人说因为信息化,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几乎可以找到所有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所以知识学习不再重要,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网上的知识和储存在书本上的知识,对于人的大脑来说并没有两样,你必须要去学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
打个比方:网上可以找到人类所有的诗歌,或者你拥有了人类所有关于诗歌的书籍,如果你不去读,你也不会变成一个诗人。你必须要去读诗、感悟,感觉到韵律和诗境,产生基本的语感和语言组织能力,然后才有可能自己去写出好的诗歌。
信息时代,网络上知识很多,但那只是外部记忆,只不过提供了一个方便共享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机会,使获得知识的成本大大降低,增加了学习发生的可能性。
真正的学习发生,与占有外部知识的机会多少有关,但更与学习者自己的动机和坚持学习有关。网络上的MOOC铺天盖地,但真正学完的10%都不到。这个现象再次说明:进入信息化时代,学习的本质规律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依然是给学生一个发展目标,给学生学习动力,给学生合适的学习路径。
既然学习塑造大脑,那么不同的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习程度、学习经历、学习方法会在大脑中形成不同的神经回路。不同的神经回路意味着每个人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而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会让人对同样的事物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对同样的问题产生不同的解决思路,这就是创新的基础。
现在大家很关注培育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目前基本的思路是通过系统的教育让孩子们拥有相对完备的基础知识,然后教给孩子一些创新的方法。
但我认为,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际上很简单,就是要塑造不一样的大脑。一个人为什么创新,就是因为他的脑子和别人不一样。
如果每个人都去学了一样的所谓创新技能,那么还是不会有创新。
马云虽然其貌不扬,但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创新人才,称他为“外星人”,就是因为他的脑子跟我们不一样,甚至和他高考考了3次这样特别的经历都有关系。可见,基础教育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不复杂,我们只要让我们的孩子们都不一样,孩子们将来自然就会创新。中国人多,每一届高中毕业生都有近千万,要是这些学生的脑子都不一样的话,中国就有无穷无尽的创新人才。
当然,不一样的孩子能够在未来真正成为创新人才,还要有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社会条件。创新需要一个稳定的人文环境,这样每一个人的创造性活动才能累积起来,从而真正实现社会进步。这就是所谓的“文化使社会凝聚,创新使社会发展”。创新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创新需要一种认同的环境和容错力,这个环境要靠文化来塑造。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度,来源于这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一个民族之所以千百年来历经艰难困苦依然屹立不倒,依靠的就是对文化之根的认同。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就是和而不同,也是中国的创新和西方世界创新的不同之处。
第二个条件是智力条件。创新需要一个人拥有系统学习的过程,形成比较丰富的大脑神经回路,从而达到基本的智力水平。但是,对于智力要求仅此而已。创新并不需要一个人过分聪明,因为如果所有人都很聪明,智商都是200,但是学习经历都一样,学到的知识都一样,思维方法也一样,那么创新还是无从谈起。“一位才华横溢的健谈者、一个有着广泛兴趣和敏捷思维的人便有可能被认为是具有创造力的。然而,除非他们的贡献具有持久的重大意义,否则我将这类人归为有才华,而非有创造力。”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说。从实际情况来看,考试一直满分的人,也许并不是一个创新人才,所谓的“第十名现象”还是比较有道理的。丁肇中曾经说过,他从来没看到过拿诺贝尔奖的人考试是第一名的,倒数第几名的倒是有几个。因为创新不是完美,而是破缺;创新不是智力,而是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