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
2016-07-16黄可斌
黄可斌
“以学定教”,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
黄可斌
福州市永泰县东门小学
“以学定教”是小学新课改倡导的新教学理念,“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是新的学习方式。该文主要从学习方式、课堂生成、学习能力等方面来论述如何寻找小学数学教与学的契合点,让课堂教学有趣、有效,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完美融合。
小学数学 以学定教 学习方法 课堂生成 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这一学习方式,并反复出现,这无疑强调了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求取新知应自主发现,主动探索,以期达到不待老师教便能自明的效果。同时,还告诉我们: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然而,眼下不少教师课堂授课只顾照本宣科,不顾学生需求,教师的“教”完全脱离了学生“学”这块土壤,导致教与学相悖。那么,数学课堂如何理清教与学的关系?笔者认为要以学定教,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这不仅能解决学生求知之困惑,还能让学生有柳暗花明之新奇。
1 以学习方法定教学策略,让措施更有效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学科,学生解决问题必须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数学学习中,有了学习方法,解决问题就能四两拨千斤,进而具备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之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来制定教学策略,创设自主学习环境,搭建自主探索平台,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从而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盲区,发展数学能力。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内容,它是以整数加减法已有知识为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四则运算必须掌握的知识。其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数位对齐,从而有效掌握竖式计算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教师不宜采用灌输式教学,而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策略,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归纳出小数加减计算方法。如教学小数加法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思考,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小数加法计算法则。虽然这个过程在教学中可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但它却是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重要过程,因此教师不要吝啬此环节教学过程,在课堂小组合作讨论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基础,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示,通过展示说清小数加法怎样算、为什么要这样算、并在对话中发现蕴含其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策略,教师再巧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数位对齐”,接着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在今后学习小数计算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数位不对齐的错误。当学生理解了“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后,教师就顺势让学生将学习方法和思维迁移到小数减法、小数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有效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并形成相应的能力。
2 以课堂生成定教学调整,让互动更智慧
课堂动态变化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调整教学预案、促进知识生成的重要资源。在理解数学概念、推导数学公式时,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是有所差异的,在课堂上,面对新知,他们产生思维碰撞、矛盾冲突是时常发生的。因此,课堂上的学生有时灵光一闪,出现了在预案之中的情况。此时,教师或顺水推舟、或稍作点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思辩中明晰,从而成就智慧数学课堂。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本节课要求学生“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了解两点间的距离,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是教学难点之一,如何突破呢?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搭建学习平台,引入生活情景(走三角形路线),将学生置于情景中去思考:为什么直走看似最长的一条边却是最近的路?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冲突,然后教师安排操作活动:每组学生准备5根小棒,长度分别为:2cm、3cm、5cm、5cm、6cm,让学生任取3根小棒围成三角形,并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和数据。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呈现多元化,教师不刻意引导,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操作、小组合作,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操作过程是动态变化的,也是教师最难把握的,但它能让教师发现学生的思维状态,进而引导学生突破思维难点。在课堂汇报环节,有的学生找到了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和操作数据,像“2cm、3cm、6cm”这三根小棒无法围成三角形。而像“2cm、3cm、5cm”课堂却出现了不确定的答案,这就是课堂动态变化点,为什么会不确定?因为操作可能有误差,当学生的思维出现碰撞时,教师适时把握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讨论对不确定数据有了更深的认识,接着,教师再借助几何画板进行演示,当学生发现AB+AC=BC时,AB、AC已与BC完全重合,由此,学生理解了:当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这三条线段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第三种情况,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它是不是一定能摆成?教师不急着给出答案,而是大胆放手,给足学生探究时间,使学生自主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如果在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没有让学生动手实践,只由教师简单一笔带过,表面上学生可能知道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但是学生的数学思考却无法深入,推理过程的思维能力培养则被忽视了。因此,只有让学生真正亲历操作过程,学生才能完全理解蕴含在操作过程中的数学知识,课堂才能释放出智慧之美。
3 以学习能力定课堂引导,让分层更灵性
数学知识是连续性和系统性的,它对学生的系统知识和思维能力都需要相应提升。学生从入学开始,随着知识的不断深入,难度不断增加,导致学生能力差异隐约可见。面对差异,教师应精心设计弹性教案,让不同学生通过不同方法,自己化解、解惑,各有所获。但有些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均以采用“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方式进行教学,致使一些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节奏,思维出现空白,教学总结仍是一头雾水。鉴于此,新课标提出“以学定教”这一学习方式,其用意就是正视学生的差异,让学生自己设疑、解疑、释疑,教师也可设置有基础、有坡度、有梯度的问题,让不同学生都有参与探究的机会,从而获得知识。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理解蕴含其中的算理和数量关系。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该题的难点和学生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结合本班学生的整体水平设计教学方案,才不会让学生对此产生畏惧情绪,并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感受探究的乐趣。“鸡兔同笼”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比较紧密,但由于四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一定局限性,教材安排了与学生紧密联系生活的基础性知识,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设计意图,让学生有效掌握生活中鸡兔同笼的数学思想和解题策略。为此,教师可以设置梯度问题,如“鸡有几只脚?兔有几只脚?”“为什么脚会少了呢?”“每次把兔子看成鸡,相差了几只脚呢?”“总共少的脚数与每次相差的脚数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算出来的数表示的是鸡还是兔?”这些问题有的比较简单,有的需要学生进行认真思考才能理清其中的数量关系,简单的问题可以由思维能力比较有限的学生回答,使他们在参与课堂探究活动中思维得到发展。当学生对“鸡兔同笼”的数量关系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时,教师再渗透数学策略――假设法,通过“假设—计算—推理—调整(置换)”让学生理解假设法,并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借助画图、数形结合等方法,掌握其数量关系。
总之,数学探究蕴含着理性之美,数学课堂蕴含着动态之美。想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无痕融合,教师需要找准突破点与学生思维轨迹的契合点,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从而让课堂的教与学绽放异彩,相得益彰,同时,还能有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1]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 张鹏.“以学定教”完善小学数学课堂[J].科学导报,2015(21):39.
[3] 陈小云. 以学定教,教而得法[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9):192.
[4] 岁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15(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