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微课在高职教学的运用

2016-07-16石少雄

海峡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微课高职教师

石少雄



论微课在高职教学的运用

石少雄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当前,微课作为新型课程讲解、教学的利器,在中小学以及大学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在高职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应用好微课,该文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微课 高职教学 导演式教学

微课正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得到蓬勃发展,为高职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工具,这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当代微课在高职教育功过如何,如何应用微课更好地为培养高职人才服务呢?本文对此作一简要探讨。

1 微课的定义、组成、特点与作用

1.1 微课的定义

微课,类似于早先中小学的“片段教学”,但实质源于美国分钟学者项目,2009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教授利用1~2min的视频,通过试验等方式解释一些复杂离奇的事物,收到了良好成效。其视频迅速在网络推广,影响全球。

目前微课有多种定义,笔者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等数字化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特定知识点(多为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1.2 微课的组成

微课由两大部分组成,首先是其核心组成内容——课堂教学视频,其二为配套部分——教学资源,即前期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后期的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内容,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教学资源应用单元。

微课很好地利用了心理学原理,充分掌握学生注意力的时间域限,在10min的时间内,将教学要点讲述、演示、讨论完毕。需要指出的是,微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配套教学资源的准备,良好的课前准备与计划能提高微课的质量,积极的教学反思、学生反馈与教学点评,有助于真正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1.3 微课的特点

作为中国微课教育研究的先导,中学教师胡铁生认为微课有以下四个特点: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笔者结合前人研究,认为微课的特点体现在:

1.3.1 以小见大,以微见长。微课虽内容少,时间短,资源容量少,但其内容精炼,可在短时间内将知识点讲透,效果巧妙。教师为达到精妙的效果,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力足做到视频完美、音乐优美,从而创设良好情境,让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把握具体化、深度化。

1.3.2 分步累积,突破全科。随着微课的推进,教师将课程知识点分散,逐个研究,个个突破,有助于教师对于课程重点、难点的全面把握。

1.3.3 录制规范,网络传播。微课制作的视频格式规范,多为wmv.、Flv.等格式,清晰度、大小均有规定。从片头的格式设计、出现秒数,到使用PPT的字体要求、文字大小、行间距也有规定。此外,在微课专门的竞赛中,评价标准也是特定的。在这些特定标准要求之下,录播的微课在网络传播,有利于高职院校将相应的微课搜集入库,放入对应的教学平台,在学校网络中互动共享,对于当前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拓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微课本身存在的缺点,主要是作为录制课程,面对现场学生的临时性提问,往往无法解决。因而,微课再好也就是一个教学片段,难以完全替代教学全过程。

2 高职院校教学微课的应用情况

2.1 应用的成效

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辅助教学角色日益重要。其成效主要表现在:首先从教育教学角度上看,它有助于引导新课,利用优美的视频、优雅的音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迅速吸引学生关注,将课程的内容铺垫展开,达到“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它有助于推广方法,教师将自己教学过程中总结的方法(如记忆方法、理解方法、应用方法),通过微课的形式概括出来,利用短时间为学生解析。它有助于教材的解析,高职阶段教材是多元化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思路,将教材的教学内容从不同角度解析,启发学生全面思维能力。

其次,从教师能力上看,微课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增强教学操作力。一次良好的微课教学,考验了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教材分析能力、多媒体设计能力,促进了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2.2 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普及微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一部分与微课本身的短板有关,更多也与参与者的思想认识、计划开展与执行等有关。

2.2.1 注重形式,不重内容

微课的视频制作越来越精美,一些视频制作甚至使用了电影中的虚拟3D技术,但在讲述内容上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互动性不足。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本身参与程度就不高的教学过程,听课效果可想而知。

2.2.2 设计趋同,缺乏创新

在授课过程中,一部分高职教师认为,微课就是将教学知识安排在20min内,利用多媒体重新包装,因而教学知识点较多,忽略学生认知能力,教学互动性不足。在这种思维之下,微课制作场景越来越精美,时间控制越来越到位,然而,选题真正促进学生能力提升,达到答疑解惑的效果,则更为有限。

2.2.3 认识误区,保守传统

高职院校的微课学习模式相对于中小学来说是滞后的,对微课理解方面出现了微课不微(教学时间过长,讲述教学点多)、视频不规(拍摄视频不规范,视频像素低,视频结构不全)、忽略辅助(微课的辅助内容包括前期的计划准备,微课进行中的互动环节,微课之后的同行教学评价与反思)等问题。而且真正的微课是从解决学生疑问入手,由于大班授课过程中,学生疑问存在差异性,所以微课往往只针对大班授课的部分学生,但多数老师仍把全班学生作为微课教学的主要对象。

2.2.4 强调优点,忽视缺陷

一部分老师希望将微课替代日常教学,虽然拼凑了相关章节的微课,在课堂播放,看似课堂效果不错,却忽略了微课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需要课前与课后的系统准备,对于可能的学生疑问,也不能及时回答。

3 高职教学微课的发展建议

笔者针对自己近年来在高职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经验,给出如下建议,即:微课教学要把握“一个中心”,做好个“两个准备”,突出“三个层次”。

所谓把握“一个中心”,是指微课教学的中心,即微课从设计到教学,再到最终评价,都是以学生为服务中心。学生认知的基础是微课设计的前提,学生求知的需求是微课设计的重点,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是微课评价的关键内容。为此,在微课设计和执行的全过程,教师需要以导演式教学的方式,从前到后,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举例来说,在设计报关与商检实务课程中,笔者针对学生基础、学习需求、教材内容,以及师生座谈情况,选择“减免税货物的概念”作为微课主题,并安排平行班试讲,总结学生听课存在的问题,再进行言语重组,增加了幽默性的口诀作为难点突破,在讲演录播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该节微课也有问题,主要是考虑到时间限制在10min以内,教学中缺乏讨论等学生参与的教学互动过程,教学反转不足,全课以演为主,学生参与自觉性较差。

所谓做好“两个准备”,是指做好导的准备与演的准备。首先,从教师角度,既可导又可演,这决定于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学生能力的高低,以学生是否能参与到教学课题中来。如果教学内容复杂,学生能力水平较低,难以参与,则教师以演为主。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实践型人才,所以教师在微课中要重在引导。其次,从学生角度,要想演(参与)好相关案例,需要提前准备(比如搜集资料、团队配合与分工),而高职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分组到分工,再到准备内容与步骤等,均要老师指导安排完成。

突出“三个层次”,包括突出校本教研的基础层次、区域教研的提升层次、网络共享的互动层次。校本教研包括为学校特设的特定学科课程(比如某些外贸类高职院校特设的外贸通识教育教材),以及针对专业学生特点对现有学科知识进行重塑、深入解析。从这个角度而言,微课教学是吸收学科知识与所在专业学生现有知识能力、存在问题相结合,达到知识提炼内化的过程。若不能把知识与学生需求及掌握能力相结合,微课就无法开展好。

校本开发为微课提供了一个基础内容与平台,而微课的提升平台,则需要立足于国家、省、市的微课比赛、交流,达到微课制作及评价标准统一、微课制作能力水平提升的效果。微课拍摄的影像耗流量少,很容易通过网络进行推广教学。在推广教学的同时,可以将微课视频相关的电子文案、素材、学生评教、教师互评、课后反思等相关材料一并上传分享,利用网站评价、各类媒介交流进行资源共享,对原有微课的改良、升级,使之能适合其他班级、学生的教学。

综上,微课的开发看似零散琐碎,实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前期、后期的多方面准备与努力,才能将微课的教学改革之路深入下去。

[1] 郭绍青,杨滨. 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4(4): 98-103.

[2] 胡铁生,周晓清. 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4, 24(2): 5-13.

[3] 杨满福,桑新民. 对MOOCs浪潮中微课的深度思考——基于首届高校微课大赛的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 2013(23): 1-5.

[4] 王竹立. 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J]. 远程教育杂志, 2014(5): 34-40.

猜你喜欢

微课高职教师
最美教师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教师如何说课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