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学浅析
——以“疫苗”事件为例

2016-07-16谭云霄

人间 2016年20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学公共卫生

谭云霄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关于“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学浅析
——以“疫苗”事件为例

谭云霄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公共医疗卫生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近年来,公共医疗卫生事件频频发生,包括突发的群体性疾病、食品安全问题等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最近,“非法疫苗”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而社会学恰恰是一门研究现实社会问题的科学,所以笔者从社会学专业的角度出发,研究“非法疫苗”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公共卫生;“非法疫苗”;社会学

一、“疫苗”事件的内容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公共服务问题频频发生,其中食品问题瘦肉精、毒大米、染色馒头、地沟油等问题非常多,造成的恶果也愈演愈重。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造成数名弱势群体——婴儿的生命威胁。2016年3月,一起公共卫生事件——“非法疫苗”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是即2010年以来庞某因非法经营疫苗被判刑,在缓刑期间庞某与其医科学校毕业的女儿孙某,从疫苗批发公司人员及疫苗贩子手中非法购进25种儿童、成人用的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时间长达六年。今日,山东省公布查封的非法疫苗名单中,涉及24个省份,这种非法经营叫人触目惊心。刚刚谢幕的全国两会,提出突出共建共享,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和福祉的任务,其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提高民生保障,并且加快推进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公共卫生事件产生的社会学原因

(一)社会结构的变化。改革三十多年来,中国的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向多元的市场经济转变,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社会结构的变化会导致社会整个格局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出现,利益分配也会出现变化。“疫苗”作为公共卫生的一种保护措施,可以说是一种利民的举措。可是疫苗的生产部门并没有把这些生物制品的安全和生产技术放到第一位,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大众的消费安全。

(二)社会控制的变化。“社会控制”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1901年提出来的,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我国从政府单一的社会控制模式到“政府、社会组织与公民共同成为社会控制的主体的社会控制模式转型,一方面有利于多元主体的共同监督,但另一方面会在监管能力方面造成漏洞,监督过程缺乏规范化和连续化,让一些部门在某环节投机取巧。

(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社会认知问题。生产疫苗的人员在未获取任何药品经营许可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他们置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不顾,采取以次充好、掺假掺杂或滥用药物。而且,作为消费者,安全防范意识非常薄弱,曾经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给人们沉重的一击,如今的“疫苗”事件再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生产者追求经济效益,对于社会,对于大众的责任忽略以及诚信品质的缺失;消费者而一味的没有形成自我保护意识,而是每次面对这种公共事件时,仅仅利用媒体去宣泄,去传播这种事件,没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解决这些事情,都从表面上、短时间内去遏制这种事情的发生。

三、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学应对措施

(一)加强各个部门的监管。社会学家帕森斯完成了由社会、行为有机体、人格、文化四大系统组成的“行动系统”理论,社会系统是一种行动者互动过程的系统,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就是社会系统的一种基本结构,社会系统中的行动者通过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与社会发生联系。在公共卫生事件中,人们对“疫苗”的恐惧更深次的原因是政府的角色缺失,多少个亿的“非法疫苗”能够顺利流通到十八个省,这充分暴露政府在疫苗上的监管不力。而且疫苗在生产链接环节上存在的问题,都是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不曾深度关注。

(二)提高现代社会的信任。在《货币哲学》和《社会学》中,西美尔提出了信任理论。他认为社会开始是由于人们之间的互动,互动的主要形式是交换,尤其是以货币为中介的交换,这种交换离开信任就无法进行,进而,整个社会的运行离不开信任。从瘦肉精、三鹿奶到最近发生的“疫苗”事件中,人们对社会的信任度一次一次被侵蚀,人们不仅仅害怕“疫苗”本身带给自己孩子以及家庭的伤害,而更恐惧的是整个社会信任危机导致的人们较低的安全感。在现代化的背景下,道德信仰才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建立健全个人与社会的信任,才能简化社会的复杂性。

(三)正确看待文化和大众传媒。在社会学中,文化的含义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网络文化是一种只在互联网上流通,而较少为非网民所知的独有文化。有关机构组织应积极实施网络文化管理的监督职能,规范文化行为,推动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阻止不干净的网络文化大肆传播。在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网络文化的生态建设已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必须引起重视。大众传媒是由专业化的群体凭借技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向为数众多的受众传播信息的载体,一方面可以让公众尽可能全面而迅速地了解整个世界,实现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的梦想;另一方面,它又是人们反馈意见、表达自己的态度及观念的有效工具。所以作为网络最受重视的群体,应该对网络中的大量信息缺乏辨识能力,否则会容易出现网络思考的偏离,造成个人理性思考能力的降低,而且会出现情绪化的表达。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公共卫生服务可以说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标尺,所以我国应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投入较多的执法监管,加强医疗保障制度、均衡发展医疗资源配置的数量。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应该统筹发展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落实到城乡的每一个人,这才是是实现我国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健康问题,而是公众和社会的健康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履行承诺,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整个国家的目标,也是社会学研究社会问题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钱君.贝克的社会风险思想初探[J].消费导刊,2008.5.

[2]赵秉前.谁为食品安全事件买单——三鹿奶粉事件的社会学分析[D].兰州大学,2011.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57-01

作者简介:谭云霄,女,汉,1992年,西北民族大学2014届研究生,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专业。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学公共卫生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第九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基层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能力建设探讨
从辅导员角度谈高校校园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对工作
试论新闻记者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正能量的传播
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