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逍遥游”与“道”之声训关系考略

2016-07-16田浩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2期
关键词:音义逍遥游上古

田浩

陕西省现代教育科学研究院

“逍遥游”与“道”之声训关系考略

田浩

陕西省现代教育科学研究院

《庄子》与《老子》均为道家经典,历代注解汗牛充栋。但均胶着字形,忽略字音而不辨《庄子》核心思想“逍遥游”本义。更因袭旧说,不解老庄著书背后所透露的微妙之“道”。笔者试图通过“声训法”,训解庄子所言“逍遥”与“游”皆为“道”的音义相近词,源出《老子》“无为”。

庄子;逍遥游;老子;联绵词;声训

训诂之旨,本于声音,章太炎说:“音以表言,言以达意,舍声音而为语言文字者,天下无有”[1]。由此可见,训释古文,若不联系语音,单考字形,是难明其理的。连绵词即是此现象的代表。连绵词“合二字而成一语,其犹一字也”[2],故不可拆开理解和使用,其外在表现为“因声着形”,非双声即叠韵。如《庄子·逍遥游》中“逍遥”二字,就被许多注释家分而释之:

顾桐柏云:“逍者,销也;遥者,远也。”支道林云:“物物而不物于物,故逍然不我待;玄感不疾而速,故遥然靡所不为。”[3]

“逍遥”载于《说文解字·新附》中,可见东汉尚未有之,亦作“消摇”,韵母相同,故为“叠韵”连绵词。“消、逍”古属心母宵部字,约读为[sǐau],“摇、遥”古属馀母宵部字,约读为[ʎǐau]。若将二字快速连读,则可知为“游”的读音。

虽然从今天的普通话来看“遥”与“游”韵母不同,但“游”在上古属馀母幽部字,约读为[ʎǐəu],且古时“宵”“幽”不分。如《礼记·檀弓下》曰“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郑玄注:犹当为摇,声之误也,摇谓身动摇也。秦人犹、摇声相近”。

此类现象在《逍遥游》本文中还能找到其它例证:“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扶摇”一般被理解为“旋风”,虽与本义不远,但最佳训释应为“飆”即“暴风”。《尔雅·释天》:“扶摇谓之飙。郭璞注:暴风从下上”。“扶”古属並母鱼部字,约读为[bǐwa]。“飙”古属帮母宵部字,约读为[pǐau]。“扶”在“奉”纽,轻唇音,重读在“並”纽,“飙”正好是在“並”纽。“摇”与“飙”同在“宵”部,其实连绵词“扶摇”就是“飙”的缓读字。由此类推,连绵词“逍遥”与“游”在上古时音义相同,“逍遥”就是“游”。

“游”的形旁“水”,即为“道”的象征本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认为水性趋卑避高,不与物争而利万物,故与“道”最为接近。庄子《天运》《天地》《天道》三篇也均讨论“无为而治”的主旨,可见庄子本是“宗老”的,所谓“乘物以游心”,此处的“物”当解为“事物的自然本性”,陈鼓应将本句译为“顺应事物的自然而悠游自适”[4]。又“乘道德而浮游”(《庄子·山木》),将“道”与“游”相对举;“行于万物者,道也”(《庄子·天地》),唯有“道”才能游行于万物。所以在庄子眼里,“道”所代表的“自然”已经和“游”化为一体了。

从声韵角度来看“游”上古属馀母幽部字,“道”属于定母幽部字,两字韵部相同,且以母与定母上古时期读音相近,王力先生说“馀母的字,绝大部分和端透定相谐,小部分和邪母等相谐,可见它的上古音是[d]。上古的d到中古失落了,剩下来是些以半元音j起头的字”[5]。又“道”在今日许多方言中读作[tau]或[tʻau],“游”读作[jiau],两字韵同、纽近,故“游”即是“道”的音义相近的词语。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第二·淑真》也有例证:“此真人之道也。道,本作遊”。

《逍遥游》以鲲鹏、蜩与学鸠说明小大之辨,又推及动植物、社会人生,并谓“知效一官”的俗流不及宋荣子、列子者,究其原因是“犹有所待者也”。由此可知在庄子眼中“游”与“道”本为一体,“逍遥游”的“道”在于“无待”。这与老子所提倡的“圣人处无为之事……力而不恃”类似,且“恃”与“待”古音相近。故“无为”即是“无待”,“无待”才能真正达到“逍遥”——“游”——“道”的自然境界。

综上所述,“逍遥”本为连绵词,不可拆解释义,其读音在上古时期与“游”音义相同,而“游”的上古音义也与“道”字相近。故《庄子》的“逍遥游”正是《老子》的“无为”之“道”的阐发。

[1]章太炎.《国语学草创·序》[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

[2]王国维.《王国维全集·古文学中联绵字之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唐]成玄英.《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田浩(1988-),男,陕西咸阳人,陕西省现代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音韵文字训诂。

猜你喜欢

音义逍遥游上古
“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字音义的词源学解释
《龙龛手镜》“拆”字考
论东巴文对称型字组的结构特征及音义功能
上古
历史感谢发现 上古炎帝陵碑重见天日
《逍遥游》中“而”字的用法与读音
庄子的人生境界探析
大鱼海棠——中国动画的逍遥游
宋荣子:《逍遥游》中不应被忽视的人物
女娲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