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症——世界头号心理杀手

2016-07-15周克振

祝您健康 2016年7期
关键词:情绪状态心理

周克振

抑郁症,像流行性感冒一样频繁地光顾我们这个时代。说它像“感冒”,是说它的发病率很高,在社会上很普遍、很平常,有时就在我们身边。可是,它的“杀伤力”却非同寻常。抑郁症是冷酷的心理杀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 真相:可怕的抑郁症!

当我们回顾和列数抑郁症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时,不能不想起一个个让人留恋的故人和心碎的往事。

作家三毛的一生广为人知。少年时经历过老师的侮辱,自闭多年。成年以后又经历了男友死在自己的怀抱里、丈夫潜水时意外死亡的感情打击。虽专注于写作,但始终不能走出痛苦的阴影。她经常在家里举行招魂仪式,欲与阴间的亲人对话。抑郁的情绪逐渐带来了身体的虚弱,她多次产生自杀的念头,并最终自尽而亡。

张国荣,一个才华出众的影视歌三栖明星,愚人节那天,他带着一腔忧郁消逝在漫漫的夜空,令众生扼腕、哀叹、惋惜。

顾城,一个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用一颗童心看世界的他,怀着铅一样沉重的忧伤,消失在异国他乡。

张纯如,美籍华裔作家,《南京大屠杀》作者,撇下不满3岁的儿子开枪自杀。

……

无数事实和大量数据充分表明,抑郁症并非奇异罕见,它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全球约有1亿人患有抑郁症,其自杀率高达15%。抑郁症已为世界致残第四大原因。在美国,有500万人服用抗抑郁药,每年自杀人数达30万。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王向群教授认为,我国目前已经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根据北京地区2003年的调查表明,社区15岁以上的人群当中,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6.87%,调查时的患病率为 3.31%,以此推算,北京地区正在患抑郁症的人数可能达到30万。

无数事实和大量数据还表明,抑郁症患者并非个个都能被社会及周围人群所理解和综合医院所认可。资料显示,在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关药物的系统治疗。在自杀人群中,有40%的人是因为抑郁症没有得到及时、系统、有效的治疗,最后导致病情加重而自杀的。

事实充分表明,抑郁症是一种极为常见且应当引以为高度警觉的精神疾病。

◆ 辨别:抑郁情绪、抑郁状态与抑郁症

抑郁情绪、抑郁状态和抑郁症是三个不同的概念。短暂的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抑郁状态和抑郁症也有区别。抑郁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反应,带有忧愁、惆怅、悲伤的色彩。人生在世几十年,有谁能说自己一辈子没有抑郁过?短暂的抑郁情绪既不能视之为疾病,也不应该大惊小怪、庸人自扰。短暂的抑郁情绪就像天空中偶尔飘过的几朵乌云,非常自然,一阵风就可以把它吹散。短暂的抑郁情绪甚至比普通感冒还平常,无须吃药打针。

比如说,你丢了一千块钱,情绪不好,郁闷了三五天,这叫人之常情,应当视为正常的心态。若因此而难过伤心了好几个月,并且影响到工作、休息或者学习,甚至影响到社会生活,那就应该考虑是病态表现了。也就是说,抑郁的情绪持续时间过长或过于强烈,就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引起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形成抑郁状态或抑郁症。

抑郁状态,轻者兴趣索然,无心治事,没精打采,进而愁容满面,双目含泪,自觉事事不能如意,生不如死,愧不如人。重者有忧愁的暴发,即患者由于找不到摆脱难以忍受的忧愁的出路,开始辗转不安,自觉一切绝望,并可突然出现自杀意念及行为。

抑郁症则不然。一般来说,抑郁症患者因生命功能抑制会表现出“三低”,即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和言语行动减少,以及“六无”:无趣、无能、无助、无望、无意义、无价值等。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抑郁,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心境、一种情绪。抑郁,不等于抑郁症。但是,抑郁症必然出现抑郁状态。短时间的、轻微的抑郁,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得以恢复;长时间的抑郁,难以自拔的,最终会发展为抑郁状态或抑郁症。

如何辨别一般的抑郁情绪与抑郁症的表现,很有必要。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区别。

(1)前者“因果明确”,后者“无事生非”

一般抑郁情绪的“果”往往是由于某种明确的“因”所造成的。也就是说抑郁的出现是有明显的诱因的。如突然遭遇下岗、家庭纷争、婚姻变故、亲人猝然去世等,这些客观事件作为背景,足以引发情感的失调。而病理性抑郁则有无病呻吟、小题大做之嫌。如怀疑别人背后诋毁咒骂自己,或声称有人准备谋划暗杀自己等,其实别人根本就没有这样做,而是无中生有,即没有客观事实作为依据。即使有时有某些不良因素,在常人看来是微不足道,却被“小题大做”,如明明是邻里之间的几句口角,事后就认为别人要谋害自己。

(2)前者病程短暂,后者病延日久

普通的抑郁情绪时间都很短暂的,少则几天,长则周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种抑郁往往通过机体的心理防御功能的自我调节,重新建立心理平衡,不会缠绵日久。而抑郁症表现的抑郁则持续时间较长,大多超过1个月,甚至数月或半年以上都难以自行缓解。反复发作也是其特点,每次发作时的基本症状都大致相似,有既往史可资印证。

(3)前者表现轻浅,后者症状较重

普通的抑郁情绪总是非常轻浅,既不干扰工作、学习,也不影响社会生活。而抑郁症表现的抑郁则症状比较重,往往患者生活难以自理,工作不能胜任,学习精力分散,无法适应社会、适应周围环境,整天想到的是前途的无望、生活的无能、社会的无助、生存的无意义、生命的无价值。

◆ 支招:调节情绪,远离抑郁

人们究竟该如何避免抑郁症的发生呢?建议如下:

将大事化小。给自己制订一些很难达到的目标只会增加焦虑的情绪,所以不妨将一件大的繁杂的工作分成若干小部分。根据事情轻重缓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尝试着多与人们交往,不要将压力“积压”在心中。良好的人际交往本身也能让人快乐起来。尽量多参加活动,抑郁的人容易变懒,觉得凑合活着就好,所以战胜抑郁症,积极的心态是很重要的法宝,主动的工作、积极的利他服务,都可能对抑郁有缓解和抑制作用。

多参加一些散步、骑自行车等户外运动,不但能够增强自信,还可以放松心情,忘掉抑郁。

避免在心境不稳定的时候做出决定,如调换工作、结婚或离婚等,以免仓促的决定带来更大的焦虑。

有较明显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最好尽快到正规精神科或心理门诊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

需指出的是,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应做到以下4点。

第一,坚持正常活动,遵守生活秩序。与人约会要准时到达,除了工作上按部就班和以前一样外,生活上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留意自己的外观,自己身体要保持清洁卫生。

第二,不得强压怒气,对人对事要宽宏大度。具有抑郁心情的人,显得对外界每个人的反应、态度几乎相同,这是不对的,如果你也有这种倾向,应尽快纠正。

第三,拓宽自己的情趣范围,不要将自己的生活与他人的生活比较。最好将日常生活中美好的事记录下来,也不要掩饰自己的失败。

第四,一旦发现有自杀倾向的人的时候,首先要保持冷静和耐心,切忌急躁、冲动,努力诱导他们将心里的困扰说出来,而我们必须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同时,认可他表露出的情感,不要试图说服他改变自己的感受。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相信他人的帮助能缓解面临的困境,并鼓励他们寻求帮助。尽量不要让他独处,要立即陪他去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或医院接受评估和治疗。

猜你喜欢

情绪状态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