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6-07-15刘鹏
刘鹏
摘要:在我国,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各大企业和组织的共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企业之间的竞争重心已经由传统的生产力竞争变成了人力资源竞争。人已经成为了一个企业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企业内部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并不科学,导致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浪费,进而制约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实现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并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呢,相关学者已经进行了诸多的研究。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自己的建议: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的客观评价体系;注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143-02
无论是从经济行为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经济影响的角度来看,它们的主体都是人。所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人力资源这一关键性的因素。因此,在市场上,具有长远发展战略目光的企业都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实现人力资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力求人力资源在企业效益中占有更多的地位。但是在实际境况中,企业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人力资源的再生,人力资源的充沛是否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对于二者之间的科学安排和统筹是企业必须要首先考虑的重要问题,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一)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核心概念
“资源”是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环境。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源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和智力也是客观存在的资源的一种。所以,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资源,如未经开发的矿藏、山川等等,另一类是人类自身所具有的智力和体力,也就是人力资源。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要获得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资料,就必须要向自然界索取,所以,自然资源是财富的主要形式。但是,在现代社会,人的智力和能力对于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资源也就主要指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源是指智力正常的个体,而狭义的人力资源是指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的、具有正常智力水平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个体。它受人口总量、人口的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终极目标。基本目标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终极目标就是开发人的潜力、培养人多方面的能力和智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首先表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方式更加多样化,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更加高,能够从过去的单纯地管理员工转变为刺激、鼓励员工的全面发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管理手段,为了实现员工和岗位的最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要负责规划流程、设计工作,还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最后,人力资源将人看作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资源,注重人的潜力的挖掘、能力的发展,价值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组织工作培训,不断地挖掘和培养人才,争取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和基本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十分复杂琐碎,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具体工作职务的分析,对于员工工作效率和结果的评价,员工的调配及管理等等。目前,各大企业为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吸引、留住人才或者培养、开发人才,都围绕着这几个内容来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此外,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也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即潜能开发、人才获取、实施调控、统一整合、维持激励。这五个职能以职务分析为重心,形成一种彼此联系的关系网。职务分析是人才获取的需求来源,是潜能开发的主要目标,是实施调控的总指挥,是统一整合的载体,是维持激励的措施,所以,职务分析不仅仅是各项职能的核心,而且是各项职能发挥作用的依据。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科学、高效的办法来合理配置和安排设置人力,它的作用对象是能够提供智力服务和体力服务的个体,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科学地获取、合理地维护、持续地激励人力,并将这些环节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活动之中,使之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内容和重要环节。狭义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或组织内部,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协调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或者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管理,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所产生的问题和矛盾,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将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视为可以开发潜能、创造效益的资源,并通过科学的方式,实现人与事的最佳组合,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促进人与人之间思想、观念的和谐发展,进而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让团队中的成员都能够共同成长和进步。如果组织的综合实力和综合效益提高了,那么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也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和更多的发展机遇,他们的潜力便能够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进而为组织和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随着新的方法和理念的进步而不断地更新,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学术界、企业以及其他领域都密切关注着与国家人力资源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变化,以求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口大国的优势,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就要满足三方面的要求,市场的供求关系平衡、产业结构优化、低投入和高产出。这三个方面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它们都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来提供足够的人力和智力,实现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恰当、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避免市场中出现的供给不足或者供不应求的情况,规避经济危机的风险,提高我国经济抗风险的能力。此外,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包括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基于此,我们要尽量避免发达国家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改革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健康合理发展。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它正在由过去的数量型、速度型、粗放型转变为质量型、效益型、集约型,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深入剖析,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本质是资源管理方式的改变,资源的不同管理方式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模式。综合而言,我国目前市场上的资源主要有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在这四种资源之中,人力资源是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资源,这是因为其他三种资源都要服从人力资源的分配,由人力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决定着经济资源是否能够高效、高质地转化为社会财富。
人力资源的充沛程度决定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需求的人力和市场提供的人力这两个总量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要注意采用动态的管理方式,以保证其在宏观层面上的科学性。只有这样,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够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此外,经济学家贝克尔认为,发达国家一半以上的资本并不是以实物的形式出现,而是以人力的形式出现的,如果人力资源管理较好,那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所以,我们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后劲,可以看它的人力资源的充沛程度。
(三)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是随着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其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已经不能够继续发挥助推作用,此时就需要其他的替代性资源来替代。经济发展的关键除了自然资源之外,还有人力资源。增加人力资源投入的总量,提高人力资源投入的质量,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高科技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的助推力正在超过自然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我国自从开始实施市场经济以来,传统的分配式就业逐渐被求职式就业所取代,铁饭碗式的终身聘任制被合同制所取代。人才市场上的人力资源流动性加大,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渐趋向多样化和多元化,人才就业的原因也更加复杂化,这都是人才自由流动的表现,它标志着人力市场的开放和成熟,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体系
在我国,因为诸多的原因,经济发展出现区域化差异,东部地区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均高于西部地区,所以,人才在自由流动的过程中就会率先流向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以便于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生活条件。也正是如此,人力资源市场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局面,中东部地区人才供大于求,而西部地区却极度缺乏人才。要解决这一不平衡的局面,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体系,运用自身所掌握的政策和信息优势,有意识地引导人才向着某一区域进行流动,保证全国各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当地政府和企业要调整政策、出台措施,以保证当地人才能够全部留下来,并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
(二)建立人力资源的客观评价体系
人力资源的客观评价体系,是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人力供求双方都能够在一个公平的平台上进行交易,使得交易的成功建立在公正的人力资源市场价格的基础上,确保双方都能够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以此来保证双方都能够各取所得。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源的评价体系要科学、客观,因为一旦评价体系出现偏差、不合理,那就有可能引起人力市场的混乱,造成人才和企业的不当竞争和恶性竞争,甚至有可能引起大规模的失业问题。
(三)注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政府这只无形的手运用经济、政治、法律等手段来调控人力资源市场的良性发展,例如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新闻舆论的形式来引导人才的流动等等。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够从根本上引导和控制人资资源的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在世界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形成,并趋于完善,而且覆盖范围已经延伸到了人才福利保障、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但是在我国,有关这方面的法律还不完善,这对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形成了阻碍。所以,政府部分要调配足够的人力、物力来尽快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人力资源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