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洪涝灾害成因及对策浅析
2016-07-15周小芳郑文
周小芳 郑文
(湖北省孝感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孝感432000)
孝感市洪涝灾害成因及对策浅析
周小芳 郑文
(湖北省孝感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孝感432000)
本文阐述孝感市基本情况、洪水特性及其所采取的防灾对策。
孝感市;洪涝灾害;浅析
1 基本概况
1.1 地理概况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地处长江以北,桐柏山和大别山以南,东经113°19′~114°35′,北纬30°22′~31°51′;南北最长195.5km,东西最宽121km,总面积为8910km2。境内长10km以上的河流共94条,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主要河流有汉江、府河、澴河、汉北河、大富水。现有大小湖泊约40个,较大的湖泊有汈汊湖、王母湖、野猪湖、童家湖、龙赛湖、老观湖、东西汊湖等。北部为桐柏山、大别山余脉,属低山区,占23.1%;中部为丘陵,占47.5%;南部是平原湖区,属江汉平原的一部分,占29.4%。
1.2 社会经济
2013年孝感市总人口48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1239亿元,工业增加值599亿元,耕地面积400万亩,粮食产量224万t。
1.3 水文、气象
本区属东亚副热带季风区,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为印度洋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偏东水汽来自东海,降水多为东风带系统(台风)类型。上述类型天气系统其规律是每年4月进入孝感市,运动方向是由东南逐渐向西北推进,6月中旬到7月上旬形成“梅雨期”,暴雨多且水量集中。7月下旬以后,雨带逐渐北移,进入陕西、河南、四川,形成高温伏旱季节。
1.4 水利基本建设
目前,我市已建成大小水库416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4座,小(一)型水库98座,小(二)型水库301座,控制流域面积2500多m2,总库容20亿m3,控制灌溉面积250余万亩。
1.5 主要水系、湖泊
建国后,孝感市按流域规划进行了综合治理,形成现在的汉江、府澴河、汉北河水系。全市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南部,建国以来60余年通过血防灭螺、围垦造田等综合治理后,现有来水面积在100m2以上,正常控制水面在5km2以上的湖泊有:汈汊湖、王母湖、野猪湖等处。湖泊除了调蓄上游洪水外,也是沿湖乡镇的主要抗旱蓄水和供水水源工程。
2 洪涝灾害及其成因
2.1 水量的原因
(1)降水时程分布不均。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12mm,年最大降水量为2420.9mm(1954年,万福闸站),年最小降水量为540.4mm(2011年,接官厅站),丰枯水年降水量之比达4.5倍;洪水的年际差异更大,可达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如澴水花园站1996年最大洪峰流量6060m3/s,2001年最大洪峰流量仅为47.7m3/s,相差127倍。
(2)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5~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一般规律是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梅雨期,时有暴雨,最大日降水量高达413.4mm(1962年7月4日,新沟站),最大月降水量高达910.4mm(1968年7月,大悟县三里城站),5~9月最大日降雨量超过150mm是4年一遇;而暴雨或洪涝之后,极易出现一段相对干旱气候,在6月下旬以后连续高温干旱天数超过70d的大旱7年一遇。
(3)降水量地域上分布不均。降水量分布上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境内南部与北部多年平均降水量相差约250mm,从而在全市常出现南涝北旱的现象。
(4)过境水量丰富。孝感市多年平均入境水量451.1亿m3,出境水量490.3亿m3。其中,汉江过境水量402亿m3,汉北河、府河的过境水量20余亿m3,汉江过境水量约占孝感市过境水量的94%。
2.2 地理位置所致
孝感市地势低洼,又处在汉江、府澴河下游,且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流域上游降水汇集交合,汉北河、府河又受汉江、长江高水位顶托,造成泄流不畅,导致外洪的恶劣形势。
2.3 湖区排涝能力不足
孝感市南部平原湖区排涝的工程设施主要由水闸和泵站组成,当自排受阻时,由泵站提排减灾。全市易涝区按水系划分有澴东、童家湖、云梦府北、云梦府南、朱湖、应城龙赛湖、东西汊湖、汉川汈汊湖、南屏湖及老观湖10大片。
另外,水库、湖泊蓄洪能力不足,河道槽蓄能力低,水土流失等因素对洪水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3 防灾对策探讨
3.1 必须遵循防洪排涝并重
主汛期初期,应以排涝为重点。这是因为:若遇汈汊湖、府澴河全流域暴雨,在区域内的降雨促成内涝,比上游流域降雨促成外洪,在时间上快捷,且排涝泵站可利用汈汊湖、野猪湖、王母湖等湖泊可事先启动,争取排涝主动权。主汛期中期,应以防洪为重点,这时到了全力以赴,关住大门,抗御外洪入侵,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时候。不把外洪抵御,一旦决堤溃口,促洪为涝,谈何排涝。因此,这时排涝应暂居次要地位。主汛期后期,应以防洪排涝并重。
3.2 必须遵循严防死守,丢卒保车
外洪是孝感市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①在汛期做到全民皆兵,自觉查险,全力抢险,及时排险,死保死守。②牺牲局部,保全大局,决口分洪,丢卒保车。确保武汉、孝感市及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
3.3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其防洪减灾作用
①科学调度。充分利用水库蓄洪削峰的作用,在减少下游河道洪水漫溢的同时,也防范自身溃坝风险。②治理水土流失。对重点水保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切实做到遏制新的人为水土流失。③治理城区内涝。尽量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力争自排,辅以抽排。④汈汊湖、野猪湖、王母湖和排涝泵站之间科学调度。
3.4 必须遵循高度统一,严明纪律
要让全市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都知道,防汛是湖北天大的事、更是孝感天大的事。
3.5 强化非工程措施
3.5.1 制定确保防御超标准洪水预案
防御超标准洪水预案主要包括:建立抗灾指挥组织系统,制定防洪体系联合优化调度方案、防汛抢险方案,编制不同频率的洪水风险图,制定水文气象监测、预报和警报方案和通信保障方案,制定临灾时的减灾措施、实施防抗救行动计划、预案的起动条件的规定和灾害评估准备等。
3.5.2 强防洪减灾科学研究,逐步实现对洪水灾害的风险管理
利用现代化的水文监测手段和计算方法,对即将发生的洪涝进行实时预报,科学地制定防洪调度方案,控制洪峰流量与水位,约束洪水的泛滥范围,降低淹没水深或缩短淹没历时;可结合短、中、长期水文预报,水库适当地将部分洪水蓄起来,实现洪水资源化,整体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4 结语
孝感市的主要自然灾害其成因是季风拉锯、流域霪雨和地理位置所致。通过人为努力和科学调度,“外洪内涝”是可以战胜的。历史上我们战胜了1991年、1996年、1998年、2013年和2016年等特大洪涝灾害,谱写了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今后要进一步提高孝感市水利工程设施的抗灾能力,抗御“外洪内涝”灾害,就一定能够为孝感市实现新的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孝感市水利基本资料汇编.孝感市水利局,2001,4.
[2]商彦蕊.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新进展.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2).
P246.616
A
1004-7344(2016)30-0147-02
2016-10-1
周小芳(1969-),女,湖北汉川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与水资源和水环境监测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