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金融化行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一个演化博弈框架
2016-07-15鲁春义丁晓钦
鲁春义,丁晓钦
(1.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金融学院,上海 201620;2.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3.上海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433)
经济金融化行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一个演化博弈框架
鲁春义1,2,丁晓钦3
(1.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金融学院,上海 201620;2.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3.上海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经济金融化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指出了金融化的本质在于资本积累演变为资本脱离剩余价值的生产与交换而通过金融系统实现增殖的过程,进而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主体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揭示了非金融主体与金融主体之间从普通经济关系到金融关系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经济主体之间的动态关系演变表现为非金融企业主要通过金融活动获取利润,金融企业则关注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并将普通家庭纳入其体系使之成为新的利润源泉,而普通家庭则被迫接受强势经济主体的二次分利,这些关系的变化将导致一国经济的金融化乃至金融危机。(2)经济发展状态取决于金融主体与非金融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非金融主体行为起主导性作用。在既定假设下,当非金融主体仅通过其资源保护行为影响金融主体的分利技术时,既可以促使一国经济走向新的稳定状态也可促使其走向崩溃;当非金融主体通过其资源保护行为和分利技术影响金融主体的分利技术时,经济可以实现演化稳定状态。(3)经济主体的金融化行为有三个层面的影响:一是经济主体的金融化行为促进经济主体自身在短期内实现高额资本积累;二是金融主体的分利行为与非金融主体的生产行为经常呈现对立的经济关系并容易被激化;三是没有政府介入的自由市场必然导致矛盾激化而陷入危机。因此,深入理解经济金融化问题的本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对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和金融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金融化;演化博弈;政治经济学;分利技术;演化稳定策略
一、引言
20世纪中后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推行新自由主义,从以往通过政府权力投入货币流量来实现扩大再生产的模式,转变为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市场来创造货币流量支撑扩大再生产。于是,资本家热衷于通过创造金融产品以分割剩余价值,而不再通过生产商品、创造剩余价值来获得利润,从而出现了金融繁荣与生产萎缩的经济状况,最终导致了2008年蔓延多国的金融危机。然而,有关经济金融化的本质、影响乃至生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争议,尤其是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研究颇有不同。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金融化主要是指利用金融技术及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将实体资产置换为金融资产的过程(Blackburn,2006;Langley,2013);而马克思主义的金融化是指金融资本对实体经济的支配,反映了经济中的生产关系,如股东权益在公司治理中地位不断上升(lazonick和O’Sullivan,2000;Roberts,2006)以及金融参与者和金融机构的地位不断提高(Epstein,2005)。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金融化理论主要关注宏观金融层面,探讨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金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与关键(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Galbis,1977;Mathieson,1980;Hellmann等,2001);而马克思主义的金融化理论主要关注生产分配领域,分析发达国家的金融繁荣所导致的生产萎缩和收入分配差距问题(Roberts,2006;Callinicos,2010),大多是对新自由主义观念的批判(Sweezy,1995,1997;Lazonick,2012;González和Sala,2013)。本质上看,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金融化理论植根于实证主义哲学体系之中,主要是从纯技术的角度分析宏观经济波动,但这种宏观模型无法分析各不同层次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而且强调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生产与分配关系。但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金融化理论的研究主要关注宏观层面,缺乏从微观行为到宏观影响的机制分析。
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金融化的本质及其特征,指出金融化的本质在于资本积累演变为资本脱离剩余价值的生产与交换而通过金融系统实现增殖的过程,金融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公司治理目标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利润来源渠道的金融主导化、金融体系自由化及其业务全面证券化、食利阶层经济力量权力化;其次,从行为选择的角度构建演化博弈模型来分析金融化过程中的经济关系,从而实现经济分析中微观基础与宏观总体的统一;最后,运用该模型系统而全面地分析经济主体对现实经济的作用机制以及影响。研究发现:现实中家庭的金融行为、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行为以及金融企业的金融化行为选择引起了这些群体间的动态经济关系转变,即非金融企业主要通过金融活动获取利润而且试图摆脱银行等金融企业的融资束缚,金融企业则关注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并将普通家庭纳入其体系使之成为新的利润源泉,而普通家庭则被动金融化并被迫接受强势经济主体的二次剥削。这些动态经济关系的转变与经济主体的分利技术密切相关:在既定假设下,当非金融主体只通过其资源保护行为影响金融主体的分利技术时,既可以促使一国经济走向新的稳定状态也可促使其走向崩溃;当非金融主体通过其资源保护行为和分利技术影响金融主体的分利技术时,经济可以实现演化稳定状态;如果改变既定假设,那么经济发展状态呈现崩溃性经济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将增加。模型中所展示的各群体之间的矛盾关系表明,没有政府介入的自由市场必然因非金融企业或金融企业的霸权而陷入危机。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揭示经济金融化的本质与特征;(2)构建了一个包含异质性主体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来解释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与经济发展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有利于我们从经济主体微观行为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危机的形成机制。
二、金融化的产生、特征和本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没有专门研究不确定性,因此也就没有涉及风险问题。但是,《资本论》中有关剩余价值与资本积累的论述却蕴含了不确定性思想,而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这就为金融系统的生成创造了空间。事实上,伴随着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的进步以及劳动者数量和素质的提高,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效率和规模都大幅度提高了,而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只有在剩余价值实现之后才能进行。但在市场经济中,剩余价值的实现存在很大风险,资本家要售出商品后才能实现剩余价值;即使商品售出去并获得了交换价值,但只有把这些用货币衡量的交换价值进行投资后才能实现资本积累。历史经验表明,金融系统是市场经济中保证剩余价值实现的有效机制。
当金融发展到不再为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服务时,其运行方式将带来新的甚至更高的风险。资本脱离实体经济独立在金融系统中循环以分割剩余价值的现象就是金融化。它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公司治理中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导向呈现支配地位;二是资本获得利润的渠道逐渐从商品生产或贸易转移到了金融活动;三是资本市场规模及其作用越来越超过原有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制度;四是社会中专门食利的阶层拥有日益增长的政治与经济力量。那么,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其为何会呈现这样的特征呢?
金融化是资本积累内在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与拓展。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积累过程中不断出现经济滞涨、新经济泡沫等现象。以全球化为代表的“空间修复”模式和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技术修复”模式,都难以缓解不断激化的资本积累矛盾,而以金融化为代表的“时间与空间修复”模式脱离了剩余价值生产领域以追求高额利润率而成为资本修复的新模式。显然,这种金融化模式的本质并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畴。马克思指出:“金银作为货币代表一种社会生产关系,不过这种关系采取了一种具有奇特的社会属性的自然物的形式。”*引自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笫101页。Hunt(1979)在此基础上提出:“资本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它以利息、利润和地租的形式给予资本家剥削的权力。”*引自HuntEX:Marxasasocialeconomist:Thelabortheoryofvalue,ReviewofSocialEconomy,1979,37(3): 275-294.那么,金融资本作为资本的形式之一,其本质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体现。这种资本的价值增殖独立于生产过程,独立于使用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也就独立于新价值创造。因此,金融化的本质在于资本积累变成了资本脱离剩余价值的生产与交换而通过金融系统实现增殖的过程,且这个过程通过经济主体间的金融关系表现出来。从微观来看,金融化反映了经济主体从生产行为向非生产行为变化的过程,即非金融企业主要通过金融活动获取利润,而且试图摆脱银行等金融企业的融资束缚,金融企业则关注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并将普通家庭纳入其体系使之成为新的利润源泉,而普通家庭则被动金融化并被迫接受强势经济主体的二次剥削;从宏观来看,金融化反映了经济生产与分配方式的转变。
三、经济主体的金融化行为特征与演化博弈设定
(一)经济主体金融化过程中的行为特征
既然金融化反映了经济主体从生产行为向非生产行为变化的过程,那么从行为选择的角度来分析金融化问题,实现微观基础与宏观总体的统一,才能更系统而全面地理解其对现实经济的作用机制以及影响。
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假设不同,真实世界的经济主体具有现实主义、整体主义和有限理性等特征。因此,对当前社会经济的金融化现象的分析,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是要注意对其历史背景和当前所处环境特点的分析;其二是要充分运用整体主义的方法论来分析金融化问题,如不能把经济主体都视为同质性的;其三是分析金融化问题时也必须指出经济主体行为特点是过程理性或有限理性的,正是这种有限理性容易引起经济危机。
由于演化博弈理论修正了西方主流经济学有关个人的完全理性假设,分析有限理性状态下个体与群体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因此,可以引入含有上述特征的演化博弈模型来分析金融化现象及其影响。
(二)演化博弈在金融化分析中的框架设定
现实中,专门从事金融活动的经济主体擅长于分割价值,可以称之为金融主体;另外一部分从事生产性活动的经济主体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统称为非金融主体。金融主体的各种经济活动影响着非金融主体的经济活动,而非金融主体的经济活动对这个社会经济系统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具体来看,前者包括金融机构等金融企业,后者包括非金融企业以及普通家庭。
由于金融主体与非金融主体具有不同的市场势力,两者行为关系自然表现出演化博弈中的非对称博弈关系。演化博弈与有限理性行为的结合之处在于博弈参与者的某个策略类型所占其群体比例的动态变化,尤其是该动态变化的速度是首要关注的变量。如果博弈参与者采取第一种策略,其行为的动态变化速度可描述为:
(1)
可以把上述方程简记为F(x)=dx/dt,从而可以用该式讨论参与者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只需令F(x)=0,即可求出所有的参与者模仿的动态稳定状态,然后分析上述稳定状态的领域稳定性,从而得出演化稳定策略(ESS)。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重点分析非金融主体与金融主体之间的非对称博弈关系及其产生的金融市场影响以及宏观经济影响。其中,分别以局部稳定性和系统稳定性衡量金融与经济系统的发展方向,同时以实现这些稳定性的条件来分析这些经济主体之间的行为关系。
四、经济主体的金融化行为演化博弈过程及其经济关系
(一)基本假设与模型的建立
为了分析经济主体间金融化行为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及其可能实现的稳定社会经济状态,在此进行如下假设:
1.经济中有两类经济主体(非金融主体和金融主体)。非金融主体可选择的策略为(参与投机,专注生产),金融主体可选择的策略为(从事投机,支持生产)。投机行为是对生产行为的一种分利,即分割生产的剩余价值。
2.在给定的经济环境中,非金融主体参与投机但并不会转变为金融主体,金融主体可支持生产但并不会转变为非金融主体。
3.双方的策略过程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设进行,且每个主体可根据其他成员的策略选择考虑其在自身群体中的相对适应性来选择和调整各自的策略。
4.参与投机的非金融主体占比为x,则专注于生产的非金融主体比重为1-x,定义大量非金融主体专注生产的社会为生产型社会,反之为投机型社会;从事投机活动的金融主体的比重为y,而支持生产的金融主体的比重为1-y。
本文用经济主体在其进行生产或金融化分利活动中所获得的收益作为其博弈决策的标准,可得到如下博弈收益矩阵(如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