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思维的呈现:中国主流媒体对巴黎暴恐袭击事件的报道分析
——以《人民日报》为例
2016-07-15刘东建
陈 雪 刘东建
大国思维的呈现:中国主流媒体对巴黎暴恐袭击事件的报道分析
——以《人民日报》为例
陈 雪 刘东建
摘要:2015年11月13日晚,巴黎暴恐事件突发,全球轰动,各国媒体纷纷参与报道。本文以框架理论为观照,通过对报道篇幅、版面安排、地点分布、新闻来源、消息来源、事件框架、事件评估等报道框架要件的介绍,对《人民日报》此次暴恐袭击事件的报道特色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究这些报道中所映照出的中国在参与国际事务中所秉承的新思维——大国思维。
关键词:框架理论;《人民日报》;大国思维
2015年11月13日晚,法国巴黎市区遭到来自“伊斯兰国”组织一系列严重的恐怖袭击,人员伤亡惨重,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巴黎遭到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此次暴力行为的严重程度加之发动恐怖袭击人员身份来源的敏感性,使该事件在新媒体时代,迅速成为了国际关注的焦点并传至全球,而且随着后续相关事件的发展,相关报道也进一步发酵,“反恐、难民、俄战机被击落”成为了报道持续的关键词。各国媒体对此都进行了广泛报道,各国报道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其更反映出各国在波及全球的突发性事件中政治诉求、立场等方面的差异性。
中国自2012年习近平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在内政外交上都提出了诸多新决策、新理念、新思维,旨在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建设经济发达、社会和谐发展、外交有所作为的新型大国。尤其是在外交事务方面,习近平更是创造性地倡导世界各国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关系,推动中国向“负责任大国”的方向迈进,正如习近平在2014年3月27日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的那样:“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而这种自信而从容的大国思维会不可避免地渗透进中国的宣传报道工作中。
本文以《人民日报》为例,对“11·13巴黎暴恐”事件发生后,中国主流媒体对其报道的特征展开相关分析,并探究其深层次中体现的大国思维。选择《人民日报》是因为这份报纸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是中国最权威的全国性报纸,在国内外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力,能让我们更为清晰准确地观照中国主流报刊的报道理念。样本则选取了从巴黎暴恐事件发生到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事件发生的完整时段(如各国边界的紧急状态,中国公民樊京辉被IS杀害,多国联合打击IS,俄战机被土耳其击落所带来的各方反应等),即2015年11月13日至2015年11月30日间《人民日报》中的42篇文章,新闻图片7幅(一篇报道在本研究中以一个标题为根据,若同一标题下有两则以上的报道,仍按一篇计)。
由于新闻报道本身是一种建构活动,其中包括了特殊的叙事结构和思维图谱,因此,我们的研究拟采用“新闻框架”理论进行分析,“新闻框架”指记者在处理信息和意义时必然有的整体性思考模式,或中心意义的组构方式,[1]基于“新闻框架”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揭示我国主流报刊相关报道中话语和意义的建构、组织过程,以及由此传递出的国家意志与传播理念,本研究将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篇幅、版面安排、地点分布、新闻来源、消息来源、事件框架、事件评估等作为框架要件来对样本展开相关分析。
一、《人民日报》对巴黎暴恐袭击事件报道的基本框架分析
(一)报道数量及日期分布
如前所述,经过统计筛选后,《人民日报》在2015 年11月13日至11月30日期间,关于“巴黎暴恐袭击事件”的相关报道数量共为42篇,其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情况,如上图所示:
《人民日报》“11·13” 巴黎暴恐事件报道数量变化表
单纯从数量而言,《人民日报》对巴黎暴恐事件的报道并不算太多,数量变化的图表显示,《人民日报》基本以3篇为标准上下浮动,在11月20日达到最高峰值,即相关报道为7篇,主要内容有二:中国公民樊京辉被IS杀害;相关国家对于叙利亚问题的博弈,恰恰是樊京辉被害引发了《人民日报》报道峰值的出现。而从时间分布上看,《人民日报》并没有在法国巴黎遭受恐怖袭击的当天(2015年11月13日)及第二天(2015年11月14日)作出反应,但这是由于时差和报纸截稿时间的客观原因导致,在其后列入考察范围的16天里,则每日都有关于“11·13” 巴黎暴恐事件进展及后续波及事件的报道。
(二)版面安排
《人民日报》对于巴黎暴恐袭击事件报道的版面安排主要集中在三个版面:头版、要闻版以及国际版。上头版的报道共有4条,占全部报道数的9.52%,基本内容为党中央领导与相关国家领导人联系,表达关于恐怖事件和反恐怖主张的新闻,或是对于中国公民被害的立场表达等,没有单独以别国为对象的国际新闻出现。比头版重要性稍弱的要闻版上,出现相关报道7条,占总报道数的16.67%,但具体安排上比较弱化,因为基本都是排在版面的右下、左下等位置,篇幅很短。其余73.81%的报道皆被安排在了国际版上(如下表)。
《人民日报》巴黎暴恐袭击事件报道版面安排
(三)地点分布
报道的地点反映了报道的焦点,即新闻事件发生和报道发出的地点。此次巴黎暴恐袭击事件虽发生于法国巴黎,但恐怖袭击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且与恐怖事件相关联的还有诸多国际事务,因此其影响无疑是全球性的。如图所示,《人民日报》的报道来源地最大的当然是事件发生地法国巴黎,但从数量分布上可以看出,报道地点已不局限于巴黎,而是分散开来,遍及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国际事务中的几个主要的博弈力量来源地,即美国的华盛顿、俄罗斯的莫斯科、欧洲诸国所在首都。同时,《人民日报》的报道也非常关心自身“位置”,发自北京的报道占全部的10.16%,很强劲地表达出中国的立场和声音,而本应作为反恐主要领导力量的联合国则呈现一种边缘化地位。
《人民日报》巴黎暴恐袭击事件报道地点分布
(四)新闻来源与消息来源
新闻来源可反映出媒体上刊登的新闻成品来源,而消息来源则反映了新闻媒体对于原始新闻素材的取舍,二者的选择与排序共同反映出新闻媒体对报道事件的特殊框架建构。
从新闻来源的媒体类型来看,《人民日报》对巴黎暴恐袭击事件的报道基本上以新华社消息和本社消息为来源,零星有美联社、路透社等国际通讯社的简短评论。虽然样本中配发的7幅新闻图片,5篇来自新华社,只有2篇为《人民日报》自采,但如图所示,在文字报道上,《人民日报》对巴黎暴恐袭击事件的报道则尽可能多地采用了本社驻外记者的采访,而且,其所引用的新华社稿件多为动态消息,而在本报驻外记者采写的35篇稿件中,则多以通讯、综述、评论或其他深度报道,因此所占版面面积远超新华社稿件,数量多,分量重,这也彰显了《人民日报》在国际事务报道中的实力和特色。
《人民日报》对巴黎暴恐袭击事件报道新闻来源分布
经过统计分析,本次报道主要的消息来源是官方,这表现出在重大政治事件发生过程中媒体对官方信源的依赖。《人民日报》的主要消息来源是法国官方,因为法国是事件的当事国;其次就是中国政府的态度,因为中国在反恐怖问题上表态与法国及世界主要反恐国家一致;随后就是来自世界各国官方以及国际组织的消息,尤其是美国、俄罗斯、英国、土耳其等相关国家,因为它们与巴黎暴恐袭击事件后续的国际事务相关联,所以,官方始终是主要的消息渠道,缺乏趣味性但是保证其权威性,这也使得《人民日报》的报道真实性处于高水平。在采纳官方消息的同时,《人民日报》此次报道也引入了一些相关国家民间的声音,尤其是来自于学界,如在2015年11月21日的综述报道《美国安置1万名叙利亚难民计划受阻》中,就引入了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法学教授、埃及开罗大学政治系教授对美国难民政策的评述,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了《人民日报》在事件报道中引用消息来源的广度与深度。
(五)事件框架
统计汇总显示,《人民日报》对巴黎暴恐袭击事件报道的事件框架是以事件情况为主,陈述客观事实的占绝大多数,为总报道数的28.57%,大多为传递关于巴黎暴恐袭击事件的即时动态。而在报道中反映由该事件造成的非口语事件结果的报道占23.81%,来自于世界各国政府首脑的口语反应占19.05%,也多为客观陈述,因此,陈述事实的报道合计共占71.43%,这反映出《人民日报》在此次事件报道中注重事件的过程和后果的客观报道。同时,《人民日报》也非常重视对于事件的评论分析、背景介绍以及形势发展的预测前瞻,如图所示,此次报道中的评论分析内容占7.14%,先前片段占11.91%,预测占9.52%,总计28.57%的报道带有媒体本身的态度和风格,融入了《人民日报》自身的立场。
由此可知,从新闻体裁的角度讲,消息是《人民日报》在巴黎暴恐袭击事件报道中的主体,但经过详细分析,这些消息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消息,而是增加了新的内涵和元素,即加强了基本信息基础上的深度分析,信息量丰富,其间还穿插背景资料,相关各方的观点都有所体现,还有对相关事件的预测,因此不少消息与“深度报道”的界限非常模糊,如在2015年11月25日的报道《寻求支持,法国反恐又有新动作》中,介绍了法国对“伊斯兰国”进行强力轰炸后,分析了法国总统奥朗德前往美国和俄罗斯寻找支持的前景,文中简明清晰地探讨了几方之间的关系在反恐行动上的困境,最后态度明确地提出“因此,法国希望构筑的国际反恐大联盟前景不容乐观”,因为“法俄拉近彼此关系,这是美国不愿看到的”,而“在此背景下,不愿得罪美国的法国,很难在与俄罗斯合作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伐”。这样的消息综述化处理也是《人民日报》多年来在国际事务报道中的尝试和变化,即不仅让读者知道事件本身,还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深层博弈,同时也能理解媒体的立场,达到让读者知粗也知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传播效果。
事件框架 报道数 所占比例口语反应 8 19.05%事件景况 12 28.57%事件结果 10 23.81%预测 4 9.52%评论分析 3 7.14%先前片段 5 11.91%
(六)事件评估
事件评估直接表现了记者本人或媒体组织对主要事件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选择来表明自己的见解,[2]本研究涉及的中心事件是巴黎暴恐袭击事件,而法国对“伊斯兰国”组织的军事打击为其直接后果,加之与其相关的中国公民的情况,各国在打击恐怖活动上的态度和行动以及叙利亚难民问题,样本的报道基本围绕这五个核心展开。为了便于统计分析,本文主要把事件评估分为以下五种较为泛化的态度:1.支持:对新闻事件中主体的语言和行为表示认同;2.乐观:对新闻事件中主体的发展趋势表示看好;3.中立: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无任何褒贬色彩的断言;4.反对:对新闻事件中主体的语言和行为表示异议;5.悲观:对新闻事件中主体的发展趋势表示担忧。
汇总情况表明,《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在此次巴黎暴恐袭击事件的报道从整体上做到了公正客观、中立不偏地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样本中有47.62%的报道属于中立报道;表示支持的报道占19.05%,表示反对的报道没有,这显示出中国对普通民众遭受恐怖主义袭击的人道主义同情,对国际恐怖主义行为的强烈谴责和对打击恐怖组织的坚定立场;然而,表示悲观的报道占33.33%,这显示了中国政府对巴黎暴恐袭击事件后的世界政治前景,尤其是各国不能齐心的反恐形式的担忧,且样本中也没有对事件发展前景明确表示乐观的报道,因此,从总体看来,《人民日报》支持对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和行动进行坚决打击,但对以几个主要国际联合反恐的国际合作态势是持担忧评估的,并且在报道中也通过中立报道对事实的陈述和新闻的选择表明了媒体立场,如在2015年11月17日的报道《王毅:国际社会要形成反恐统一战线》中,就以官方重要人物的立场表明了中方在联合反恐方面的立场,“反恐要形成合力,致力于标本兼治,不能搞双重标准,要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组成反恐统一战线”。
态度 报道数 所占比例支持 8 19.05%中立 20 47.62%悲观 14 33.33%
二、大国思维:《人民日报》对巴黎暴恐袭击事件报道体现的政治理念
通过对《人民日报》巴黎暴恐袭击事件报道的分析可总结出这次报道的两个突出特点:第一,报道适度稳重,从整体上追求客观和平衡。这些主要表现在本次报道的时间分布、版面安排上,如前所述,《人民日报》对巴黎暴恐袭击事件的报道具有注意力连续关注性,出现的报道峰值时间是与中国公民安全及国际反恐态势紧密联系的。安排在头版和要闻版的报道11条,主要是暴恐袭击事件首次报道和中国公民樊京辉被“伊斯兰国”组织杀害的内容,其余31条都安排在国际新闻版上,这体现出《人民日报》对事件重要主题的选择,对此次报道的重视,但又不会造成过度重视的舆论效果,加之在报道期间,有对于中国内政外交更重要的报道内容,如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出席了几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它们占据了更重要的版面和更多的报道篇幅。从规模而言,此次报道规模适中而集中,数量虽不多,但客观而全面地呈现了事件的原貌。第二,报道视野开阔,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而精炼,既追求宏观把握也注重细节描述,并在事实报道基础上,巧妙而鲜明地表达了媒体的立场。整个报道中,评论数量只有3篇,即《打击恐怖主义,维护生命安全》《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和《用信任换来和解该多好》,大多为表达对恐怖主义的谴责,并提出中国愿意成为坚定的反恐力量,这是从正面表达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意愿。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版面篇幅有限,但又为了尽量丰富报道信息量,挖掘报道深度,《人民日报》充分利用了综述型报道,此次报道中这种进行阶段综合回顾的新闻数为11篇,如《调整内政外交,加强国际合作,法国加大打击恐怖主义力度》 《叙利亚问题,博弈进入深水区》等,它们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展示了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同时通过对信息来源的选择,表达了对事件的评述,揭示其发展趋势及影响,也充分而巧妙地表明了在国际反恐局势中对各方表现的态度和立场。
《人民日报》在巴黎暴恐事件报道中自信而从容,稳重但又进取的表现,其深层原因在于,《人民日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与党和政府的立场保持高度一致,它体现着最为权威的国家意志和政治理念,而此次报道恰恰集中体现出中国当下内政外交方面的大国思维,即“倡导世界命运共同体,塑造一个负责任大国”。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走访了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多个场合都提到了“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习近平反复强调面对国际社会中日益复杂的安全、经济和社会问题,所有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在实践中,习近平更是大力倡导和平的重要性,秉承中国反对战争和暴力的态度,按照新思路和新理念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推动互惠信的“命运共同体”。[3]而且,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变化和国际社会对中国呼声的高涨,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中国在继续坚持韬光养晦的传统外交策略基础上,参与国际事务会表现得更具有主动性和进取性,党的十八大首次在党代会中提出“负责任大国”的说法,习近平更是在理念和实践中不断强化“负责任大国”的身份。[4]这样的大国思维不可避免地渗透进了中国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中,成为新闻报道的传播理念。
三、结语
此次巴黎暴恐袭击事件的报道,我国的主流媒体表现出对国际突发事件传播的自信心,反应迅速而冷静,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站在国家的高度和立场上,通过评论、综合回顾等方式,对这次事件进行了宏观的审视和把握,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具有鲜明媒体态度的预测。这次报道在规模和深度上都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成功地向世界表达了中国倡导世界各国“命运共同体”的良好愿望,也是树立中国在国际事务处理中“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一次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庄曦,方晓红.全球传播场域中的认同壁垒——从《纽约时报》西藏“3·14”报道透视西方媒体“他者化”新闻框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3).
[2]戴元光,陈杰,黄宏.两岸媒体关于“9·11”事件报道的对比分析——以《人民日报》《联合报》为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
[3]李海龙.倡导命运共同体,塑造负责任大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外交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4(3).
[4]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强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N].人民日报,2013-03-24.
(陈雪系三峡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师;刘东建系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大众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政治传播学教授)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3-2-00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