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6-07-15忻州师范学院杨未艳
忻州师范学院 杨未艳
浅析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忻州师范学院 杨未艳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整体经济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自然环境、技术水平、历史文化以及人力资源等,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深入研究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中西部地区更加发达,GDP生产总值也相对较高,区域间经济差异较大。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区域经济 现状 发展差异 对策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在此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很大进步,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虽然我国经济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是经济体制内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布局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直到改革开放才对工业布局重新进行规划,提出均衡发展的重要理念。
但我国仍然坚持效率优先的发展原则,实行不均衡的发展模式,按照梯度推移的发展策略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东部地区自身地理位置比较优越,政府实施对外开放等多项扶持政策,成功吸引大量外资发展本地企业,同时很多发达国家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产业,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使东部沿海地区处于我国经济领先地位。而中西部地区相对发展比较缓慢,经济水平比较低,与东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
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1缺乏完善的财税制度
我国现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方面缺乏明确的时间安排,相应的财政制度不能及时进行改革。我国在财务转移方面虽然设置了支付功能,但是具有较大的过渡性,其中专项资金转移和税收返还方面的支付比重较大,二者占据超过一半的比重,导致对于横向财政失衡问题的弥补作用相对比较薄弱。目前政府规定以每年不同省份特定的税收金额作为实际税收返还的基数,采用增长率计算法进行统一确定,这种计算方式导致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省份其财政税收也相对较低,而经济发达地区的财政税收比较高,进一步加剧了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另外,专项资金转移过程中支付规模比较大,在资金分配和支付管理方面没有明确的规范标准,操作难以透明化,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大部分情况下要求地方提供配套资金设施。通常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能够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而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往往负担不起,造成大量的专项资金普遍进入了经济发达地区,导致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现行的税收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税收和税源严重不对等,同时税收优惠政策偏重于经济发达地区,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比较缓慢[1]。
1.2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矛盾难以协调
我国目前在生态补偿发展方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生态补偿制度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生态补偿制度方面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在相关领域中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存在较大的争议性。目前的生态补偿制度没有明确的规范标准,例如针对水资源方面的补偿制度,在选择水资源数量还是质量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资源开发补偿方面也没有完善的补偿制度,对于资源产品的价格方面难以实现较高的市场化水平,在对其进行定价过程中通常采用政府定价的方式,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导致资源型产品的价格不能准确体现出其稀缺程度,难以满足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大部分经济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虽然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但其经济贸易活动并不发达。大部分比较重要的资源所在地,通常由国家相关单位进行开发,资源收益性较差。当水资源出现资源枯竭等问题时,政府则要求资源所在地进行治理,给资源所在地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2]。
1.3不同区域管理政策差异较大
不同地区的管理政策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我国目前的区域政策包含地区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这四项区域政策所对应的地区面积比较大,内部存在较多差异性,相对应的区域管理政策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例如针对东北地区实施的老工业基地发展政策,在中部地区同样可以采用。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区域面积超过我国国土面积的一半,区域内存在较大的异质性,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采用统一的区域管理政策难以实现对不同地区进行因地制宜的建设发展。另外,大部分区域管理政策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和实施措施,虽然我国目前颁布了较多的区域管理规划政策,但是各项管理政策中都没有对区域具体发展规划进行明确的规定。
1.4国土空间规划方面存在较多缺陷
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目前仍然没有正式的法律法规,只有国务院曾经发布的一项意见指导报告,其中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了一定的要求,但是该文件属于指导性材料,没有相关的法律意义,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我国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但是区域规划与二者之间的关系比较混乱,存在较多的矛盾。区域规划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具体实施过程中随意性较大,不能充分发挥区域规划对地区经济的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3]。
2 区域经济发展改进对策
2.1增强区域间技术创新意识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直接关系,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区域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技术创新发展的前提是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自身的技术创新水平也相对较高。由此可见,为了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促进我国经济的综合发展,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协调发展,我国中西方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应该重视发展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增加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完善技术设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增加外资投入量,积极对外开发,促进对外经济贸易活动。
2.2实现不同区域之间产业的梯度式转移
为了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实现不同区域的经济协调性发展,应该针对不同的梯度区域,有针对性地进行协调合作,加强区域之间的沟通交流。产业的梯度式转移主要是在不同区域之间根据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进行的一项经济活动,不同区域应该实施各项扶持政策,确保产业能够顺利进行梯度式转移,从而为各个区域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在具体的产业梯度式转移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国内各地区间的产业梯度转移,同时也可以大力发展国际化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
2.3促进区域之间的技术扩散
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技术扩散能够有效降低区域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对不同地区的技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经济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技术扩散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区域间的新兴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我国不同经济区域应该充分发挥技术交易和合作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进一步降低不同地区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有效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科技差异和经济水平差距[5]。
2.4健全区域间利益矛盾协调体系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领先地位,所以应该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产业、进出口贸易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大力发展对外合作。中部地区大多数以发展农业为主,是我国各种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中西部地区水陆交通运输比较发达,纵贯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应该充分利用运输便利的交通条件,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促进该地区的综合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1] 董燊.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浅析[J].中国外资,2011 (10).
[2] 康静.浅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01).
[3] 严薇,赵宏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商业时代,2009(22).
[4] 《商业时代》总目录[J].商业时代,2009(36).
[5] 杜思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成因及对策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14).
F127
A
2096-0298(2016)11(b)-118-02
杨未艳(1983-),女,汉族,山西忻州人,本科,助教,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就职于忻州师范学院, 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