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工作者如何提高编辑力
2016-07-15菁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江西南昌330000
陈 菁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江西南昌 330000
出版工作者如何提高编辑力
陈 菁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江西南昌 330000
随着“建设全民阅读国家战略”提案的逐步落实,如何编辑出版让读者喜爱并认同的好书,成为考量出版工作者编辑力的标准。文章围绕好编辑应具备的七种编辑力,从广博的知识、筑高的门槛、新鲜的说法、远大的目光等方面探讨了出版工作者在数字出版、数字阅读的新形势下,如何成为具有编辑力的好编辑。
职业阅读者;出版门槛;创作能力;投入
近几年,“建设全民阅读国家战略”是“两会”里签名人数最多的提案之一,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好声音,还需要有更多充满正能量的好公民,而编辑从事的出版工作正好是造就好公民的事业。如果好书的标准是读者喜欢看,以及能让读者回味并产生认同感,那好编辑的标准又有哪些?笔者认为,好编辑要有较强的编辑力,编辑力包含以下七点:广博的知识、筑高的门槛、新鲜的说法、远大的目光、创作的能力、四勤的习惯和倾情的投入。
1 广博的知识
好编辑首先应该是一个拥有广博知识的职业阅读者,知识的广博度和积累是好编辑拥有编辑力的先决条件,只有好读书,读好书,编辑才会有发现和鉴别能力,才会让稿件更加精进,才会逐渐由杂家成为专家。所以,编辑不仅应以阅读为己任,尽量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而且在阅读时要深度理解作品的精髓,发现潜在的作者和读者需求,并细心钻研掌握相关编辑领域的知识,了解行业动态,这样才能具备相对宽广的视野,为将来选题策划和把握稿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筑高的门槛
现在数字出版日新月异,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出版,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特别是纸质图书出版更具选择性和严谨性,所以好编辑在选稿时必须要筑高出版门槛,决不能随意,这也是体现编辑力的一个方面。以大家认为出版门槛较低的少儿出版为例,它们也有一定门槛的,绝不仅仅是成人想灌输的思想加些花花草草的插图编排一下出版,就能招孩子喜欢。任溶溶先生曾说:“不要欺骗孩子,他们会长大的。”所以,即使是一本仅有一两百字数的少儿书,从封面到环衬再到内文的边边角角和封底,都应该渗透着作者与编辑的精心设计和编排,而不是简单的图文互释。唯有如此,书才能经得起读者的反复翻阅,让他们发掘其中的意味,书中那道隐藏起来的门槛方能显现,这样做书才有可能成为精品。故此,出版仅有产量不能叫“大繁荣、大发展”,必须要提高出版准入标准,有一定规模的精品和品牌图书支撑才行。打造精品和品牌图书,首先必须筑高出版的门槛,好编辑不能降低这个门槛。
3 新鲜的说法
出版的意义在于传承和传播,出版真正的繁荣是在继承、传播的基础上创新地发展。好编辑的编辑力还体现在思路创新上多了那么一点点“新鲜的说法”。出版是最讲究“说法”的,这个“说法”涵盖了出版的方方面面,书稿编辑角度可以有新说法、装帧设计可以有新说法,营销方式也可以有新说法。各种形式的“新鲜说法”就构成了编辑脚踏实地的创新,一本书也就可能被做活了。现在市场上同质化跟风出版的现象非常严重,为什么还是有图书能脱颖而出、成为阅读风向标呢?翻阅这些书,内容也许是已知的,但它的某些说法却是全新的,读者也正是被这些“新说法”吸引购买图书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出版过一本《我是白痴》的书,几万字平装32开很普通,但编辑在内文的文字处理上有很多“新说法”。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台湾智障儿童的生活故事。编辑在文字上保留了许多台湾地区的用语习惯:“有”字句——“我有吃过木瓜”“我不想吃味”等等。虽然不符合时下的规范,但文字模仿的是智障孩子的自述,唯有如此才具有真实感。“说法”要新鲜,要求编辑要既尊重原创又敢于创新,做什么,不做什么,好编辑心里得有谱。
4 远大的目光
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眼光有多远,成就有多大”的道理,好编辑亦是如此。编辑要有挖掘优秀作品,打造图书品牌延伸产品链的远大目光。好编辑是拒绝“跟风”和“短视”的。2007年,上海童石公司老总王君敏锐地意识到,不久的将来一定是儿童互联网互动娱乐出版的时代。随后,他将变形金刚、机器猫、HELLO KITTY、植物大战僵尸等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动漫品牌、游戏品牌尽纳囊中,成为这些动漫产品(图书、杂志、卡牌以及衍生品)的中国研发商、制造商和销售运营商,完成了从传统图书出版企业向专注于儿童互联网出版及相关动漫产品生产的创意公司地转型。王君说:“童石从初进童书出版的‘举目无亲’,到如今致力成为中国书业第一家互联网公司,五年三转身,我们凭借的就是远大的目光、准确的判断及执行力。”[1]
5 创作的能力
编辑作为文字工作者,能写能改是基本功,创作能力更考量着编辑力的高低。不过,创作能力不是一两天速成的,需要不断地积累,要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编辑要坚持不懈一点一点地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逐渐打开思路培养语感,哪怕一开始无从下笔,但只要坚持就能摆脱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尴尬境地,文字的表达与内心所想也会越来越统一、流畅和精准的。如果拥有较高的创作和修改能力,编辑就能在工作中起主导作用,让作者信服,有更多的话语权。所以,好编辑自身要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要言之有物切中要点,要拿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关键的时候自己能上,作者才买编辑的账。
6 四勤的习惯
好编辑的编辑力还体现在有眼勤、口勤、手勤和身勤的习惯。编辑是项琐碎的工作,要时刻动起来才行。编辑的眼勤除了要多看多学外,还要经常审视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及时达到预期目标?哪些工作是可以改进和提高效率的?编辑的口勤是不懂就问,是在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及时沟通。编辑工作是团队协作,需要多个人或者多个部门的配合,如果沟通反馈没有做好,很容易出现出版不畅的问题。“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2]是编辑手勤的最好阐述。编辑的身勤是一遇到好想法立刻去做,一件小事能对结果产生多大影响,我们不能提前知道,但它很可能会带来契机,这是被无数案例证实过的。坚持也是编辑身勤重要的内涵。很多时候,失败不是因为方法不对,而是我们的投入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量。相信所有编辑在工作中都有枯燥的时刻,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区别在于好编辑选择的是——坚持下去。
7 倾情的投入
笔者始终认为编辑是个有温度的事业,一头是我们滚烫的心脏,一头是读者热切的双眼。编辑连接的是作者与读者,图书的背后兼具了编辑和作者的人生、情怀、信仰以及努力。编辑用心的态度会通过图书传递给读者,同样敷衍或者潦草也很容易被读者所察觉。所以好编辑要倾情投入工作,为挑选一张图反复比较,为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反复斟酌。常言道“书犹药也”,做书同样是“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一本好书能成功有太多的细节,这都需要好编辑一点点用心磨出来。这么做有时已经不是为读者,而是为他们自己。因为好编辑相信,读者在咀嚼回味文字的同时,他们所有细微处的努力都会被慢慢地体察和发现,而被读者、作者认可的那一份欢喜和欣慰是难以言状的。
出版家陆费逵先生曾说:“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都大。”这里面既有期许,更包含着责任。现在的纸质出版业总是处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夹击中,编辑有时也难得体面,但我们仍坚信有很多的好编辑,始终在担当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重任,在为中国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1]陈香.破译童石:发现互联网娱乐出版新大陆[N].中华读书报,2012-10-29.
[2]罗日荣.曾国藩的“五勤”之道[EB/OL].[2015-05-06]. http://rufodao.qq.com/a/20150506/032368.htm.腾讯儒学.
G2
A
2096-0360(2016)16-0136-02
陈 菁,副编审,《大灰狼画报》主编,研究方向为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