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新闻环境下草根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所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2016-07-15淑北京印刷学院北京102600
濮 淑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
数字新闻环境下草根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所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濮 淑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
数字新闻环境下,草根媒体崛起。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草根媒体如何应对,如何对政府决策起到一定影响,发挥了怎样的正面作用,又具有哪些缺陷?文章以2015年8月12日晚11点30分,天津塘沽发生的大爆炸为案例,分析草根媒体在事件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指明其在媒介素养方面的提升方向。
草根媒体;政府公共危机处理;媒介素养;天津塘沽爆炸
技术的发展使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古时候的口头传播到纸质媒体的出现,再到广播电视的普及,又到互联网的出现,人类的信息传播经历了漫长但是硕果累累的进化过程。现如今,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毋庸置疑,人类的信息传播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数字媒体时代,即新闻实现了数字化。
1 数字新闻环境下,传统新闻观的变化
在数字新闻的大背景下,我们所面临的媒体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对于草根媒体、对于政府公共危机处理、对于媒介素养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1.1新闻来源的变化
在传统的媒体运作中,多为新闻机构中的编辑记者作为“把关人”,对新闻素材进行严格把关和过滤。但是在数字媒体发展的今天,几乎每个数字工具的拥有者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提供者。2015年8月12日深夜所发生的天津塘沽大爆炸,最初是由网友@小寶最爱旻旻在微博中发了一段视频,定位于天津港保税区,视频中,爆炸声隆隆。这是网上关于天津爆炸的最早视频。随后被数千名网友转载。
1.2新闻真实性遭到挑战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传统媒体中,经过“把关人”的把关和后续跟踪报道,假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而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媒体所带来的交互性和即时性,使得一些假新闻能很快被传播开来,形成流言。特别是一些传统媒体对于一些不属实的新闻,不能及时甄别,使其漏网,并进入传播渠道。
1.3舆论监督更加透明
媒体自诞生以来,就肩负着舆论监督的使命,在数字媒体时代,新闻数字化为更好的监督提供了方向。各种社交媒体无疑为公众发表意见拓展了新的平台,从而公众在面临社会重大事件时能有机会与政府进行有效沟通,将自我意见,以及掌握的动态及时提供给政府,在帮助政府处理事件的同时,也能起到监督的作用,这一点在遇到公共危机时尤为重要,有时直接影响政府决策和改变政府决策执行的走向。
2 草根媒体和突发公共事件
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客观上催生和壮大了草根媒体。在新闻愈发数字化的趋势下,草根媒体们紧跟潮流,利用所掌握的网络技术,以非专业记者的身份,参与舆论的形成,在政府危机处理过程中与其互动,并施加影响。
2.1草根媒体及其特点
草根媒体,也可表述为自媒体、私媒体、公民媒体等。这些概念尽管表述不同,但是基本上是相通的,都是互联网普及,特别是互联网进入Web2.0阶段,以及各类数字媒体手段不断出现,对新的传播格局的一种反映。
草根媒体有三个特点。第一,草根媒体是“人人”的媒体。但凡有条件,人人都可利用互联网,作为自己实现传播目的的工具;人们可在网络上创建平台,让众多的人参与其开展信息传播。第二,草根媒体可成为第一新闻源。草根媒体的力量在于,它颠覆了以往大众媒体或专业报道机构垄断新闻源的局面,人人可参与传递新闻。第三,草根媒体可以形成舆论压力。草根媒体的规模大,因此能够在国内外大事发生时,快速地集结成舆论,并对当事方形成压力,如2014年MH370事件。
2.2草根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的快速反应
突发事件,又称突发公共事件。顾名思义就是在难以预测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一切与公共利益有关的紧急事件。草根媒体作为依托互联网的一群具有强影响力的群体,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有怎样的反应呢?
首先,草根媒体快速聚焦。在如今数字化时代,草根媒体使用者所依托的不仅仅是电脑。移动媒体使得人们在任何场景下都有机会接触网络。因此,草根媒体用户们可以在任何时候对任何热点和任何新闻事件形成报道。
其次,草根媒体极速扩散。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形成病毒式的扩散,草根媒体在其中起到直接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扩散,有时直接推动了事件的传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影响,但有时这种传播未必是好事。
2.3草根媒体——当代突发公共事件中异军突起的新力量
草根媒体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有着自己的一套路数,也发挥着很大的效应,从正面来讲,我认为草根媒体的突起,在以下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直接影响着突发事件的传播和处理。
第一,成为突发事件新的信息源。古往今来,突发事件的信息源一直牢牢掌握在政府手里,数字新闻时代,这一格局发生了改变。在经历了汶川地震,马航MH370失踪,以及“8·12”天津爆炸事故后,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媒体和草根媒体即竞争又借力合作的态势改变了新闻信息源的原有的格局。
第二,成为议程设置的新途径。草根媒体具有平民化、自主化等特点,在传播网络中,网民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讨论最终形成了聚焦的话题。这些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真实态度,是政府以及传媒组织议程设置,引导舆论的起点。
第三,是出谋划策的智囊团。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在突发事件面前,群众往往因为身处其中,因而提出的意见往往也很有建设性,对政府的公共事件处理具有参考价值。
第四,成为事中事后的监督者。对于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工作的监督有很多种方式,其中也包括草根媒体在网络上激起的暗潮涌动所形成的舆论监督,虽然效果未必显著,但它所产生的压力对于政府积极主动的化解公共事件中的问题却是一种推动。
第五,成为主流媒体的补充者。草根媒体是一只异军突起的传播力量,但在很多方面还依赖着政府信息公布和大众传媒组织,是主流媒体的补充力量,即便是在“8·12”爆炸事故中,微博、朋友圈的讨论再精彩,爆料再多,还是以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为载体。
3 草跟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暴露的问题和媒介素养的加强
3.1草跟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暴露的问题
草根媒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近几年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暴露了一连串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3.1.1传播内容:碎片化、非专业化(把关的弱化)
碎片化的语境下发展的草根媒体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所发布的信息,自然不像传统媒体那样经过专业化的编辑,能呈现事件全貌有头有尾的信息。在突发公共危机面前,草根媒体的把关往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习性进行传播,这就突出了个人传播。面对突发事件,过乱过随意的信息经草根媒体在社交平台发布,未免太过泥沙俱下。
3.1.2传播过程:非理性
我们经常可见某网友因讨厌某明星在微博或微信朋友圈肆意辱骂,以泄私愤,姑且不论其言语真实性如何,单单这种把社交平台当作发泄工具的做法就已然欠妥。试想当突发危机爆发时,网络上充斥着不理性,情绪化的言论,问责政府,归咎媒体,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督促政府提高效率,妥善处理事件,但是这种情绪一旦传染开,会造成很严重后果。
3.1.3传播效果:信息可信度低
突发事件无法预料,传统媒体记者无法及时赶到现场,还需要一定的制作时间,草根媒体在这方面优势凸显。但并非网络上爆料的信息都是真实的新闻,因为没有把关,无需编辑,这些信息,不可否认,有很多是虚假的,最起码是部分虚假,所以网友在刷屏的时候应该具有辨别是非真假的意识和能力,不要一味相信草根媒体的爆料。
3.2草跟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针对公共突发事件时,草根媒体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自身修养。
3.2.1信息接触方面:接触媒介信息、感知媒介信息的能力
草根媒体虽已成为信息源之一,但传统媒体在信息采集、筛选、编排、发布等方面的严密规定和流程却是非常值得草根媒体好好学习的。因为草根媒体在现实生活中暴露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信息方面,如信息发布格式紊乱、随意以至对读者解读造成一定障碍等。所以,草根媒体应该多多接触传统媒介信息,学习其文字编排的严谨、准确等特点,多多接触传统媒介信息,感知传统媒介信息。
3.2.2信息把关方面:信息“守真”的能力
草根媒体信息的把关全靠个人,极易造成不良影响,比如“8·12”爆炸的视频的公布,假信息也不少,比如对于一些爆炸内幕的非理性猜测,未经证实就发布,造成情绪传染的现象。信息有真有假、真假难分,对于草根媒体的可信度有不好的影响。草根媒体必须引起警惕,予以防止。
3.2.3信息传播方面:情绪化的避免和理性化的恪守
目前,我国的网络舆情有明显的情绪化、片面化、极端化、负面化现象。这种负面的非理性情绪一边倒,使舆论指向官员、指向政府、指向权威、指向专家等,从某个人某个行为,一些负面消息,推导出官员、专家等某个群体的行为,对其进行妖魔化。
这种特点的形成,一是因为参与网络讨论的门槛较低。二是因为草根媒体自身认识的偏差和行为的随意性。部分草根媒体有了矛盾和纠纷,并没有冷静客观地分析事情的原委,也不善于借助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和解决,而是利用网络这一便捷的平台,借助其便捷性,随心所欲发帖、发微博,以发泄不满并借此寻求同情和帮助,从而造成一些非理性或有所偏差的网络舆情。三是因为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错综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我国进入了一个矛盾多发易发的时期,一些社会问题如资源分配、土地征用、医疗纠纷等极易引起社会矛盾和冲突,有的草根用户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在网络上虚构或夸大某些矛盾,煽动群众,形成群体性的网络伪舆情,严重干扰政府部门的工作。因此,情绪化的避免和理性化的恪守也是草根媒体需要养成的媒介素养之一。
以上三个方面是草根媒体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所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也是需要草根媒体强化内在修养方能做到的。
4 结束语
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不仅仅是政府单方面的事情,需要各方面的团结努力,协调配合。在数字新闻环境下,草根媒体作为异军突起的一类群体,在其影响力不容小觑的前提下,如何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其效用,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理中贡献积极的力量,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除去外在因素,加强草根媒体的媒介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1]高萍.当代媒介素养十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丹·吉摩尔.草根媒体[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张荣.公共危机传播中政府 媒体与公众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4]庞嘉琪.信息爆炸时代的“养生之道”——媒介素养教育[J].湖北经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161-162.
[5]丁林.自媒体时代的公民新闻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2.
[6]黄永宜.浅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界,2007(3):38-39.
G2
A
2096-0360(2016)16-0028-03
濮 淑,北京印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