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MW机组锅炉寿命管理技术研究
2016-07-14孔祥亮
孔祥亮
(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1400)
1000MW机组锅炉寿命管理技术研究
孔祥亮
(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1400)
1000MW机组锅炉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寿命管理工作,这是提升机组锅炉使用效果,减少问题的必由之路。本文针对1000MW机组锅炉的寿命管理展开分析,探讨了寿命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技术措施,探讨了如何更好的对1000MW机组锅炉进行有效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希望可以为今后的机组锅炉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000MW机组;锅炉;寿命;管理技术
前言
当前,在1000MW机组锅炉的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管理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如果管理不当,就很容易出现各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分析1000MW机组锅炉的管理技术。
1 寿命管理的基础理论
1.1 寿命管理所具备的材料
想要对机组实行寿命管理,就必须了解每个部件的使用材料以及各方面的性能。在机组初级阶段的运行中如果要对部件进行管理,那么就应该根据标准要求选取材料数据的下限值。当机组在运行一定时间而老化之后,应该对部件进行合理抽样检查,对材料金相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假如直接取样存在困难,就可以选取与部件材料牌号工艺相同的传统材料并以此来进行试验。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其性能随高温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劣化的现象。
1.2 部件受力状态的计算
对于锅炉汽包来说,在没有超标缺陷的前提下,应该按照相关的标准规定,试验方法或有限元法对下降管处的应力进行具体分析,其中包含了热应力以及内压应力;对于具备超标缺陷的汽包而言,使用有限元和解析法对应力进行计算。除此之外,还需要分析其弯曲应力以及焊接残余应力,同时还需要对残余应力进行实时检测,并且还应该顾及到筒体角度的变化与焊缝周边所引起的集中应力。
其蒸汽管道是依据管道在实际中的支吊架情况和相关的管系设计、安装传统资料进行应力分析的,应找出最大的受力部和应力水平。
1.3 预测寿命方法
其高温蒸汽管道以及高温集箱都是以蠕变为主要失效方式的部件,在蠕变的第二阶段,材料持久性较强的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公式则是:蠕变孔洞法是根据材料的金相组织来决定的,按照蠕变孔洞的构成、大小以及密度,并将其分为各个级别,通过判断材料蠕变损伤的程度,来确定部件寿命的管理。
对于汽轮机、发电机以及汽包来说,他们的失效特点基本为低周疲劳,应该实行对低周疲劳寿命的管理。然而对调峰运行机组而言,其高温蒸汽管道以及高温集箱也同样需要考虑疲劳问题。
2 超临界机组锅炉的管理控制特点
直流锅炉—汽机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被控对象,其结构模型可简化为一个三输入三输出系统。输入为燃料量、汽轮机调门开度、给水流量,输出为机前压力、机组负荷、分离器出口蒸汽温度或焓值,这些参数相互影响,且汽水一次性循环,这对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提出更高要求,具体体现如下。超临界直流炉汽水没有固定的分界点,它随着燃料、给水量及汽机调门的变化而迁移,直接影响主汽温度,导致主汽压力和负荷的变化,所以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对风燃比、燃水比及汽温的控制要求较高,尤其是中间点温度的控制。直流炉中无汽包,蓄能小,且在外界负荷变化时汽压反映很敏感,因此主汽压力控制较困难。超临界直流炉中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燃料控制有大的迟延性和滞后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对汽温、汽压和负荷的控制。
3 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寿命管理系统
某电厂超超临界1000MW机组于2007年投运,锅炉由哈尔滨锅炉厂引进日本三菱重工技术制造,采用П型布置,炉膛采用内螺纹管垂直上升膜式水冷壁。主蒸汽参数为27.56MPa/605℃/603℃在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状态监测模型、寿命评估模型、材料数据库、氧化皮脱落预测模型等研究基础上,结合某电厂的具体生产管理需求,开发了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寿命管理系统,实现锅炉管和锅炉部件的实时动态监测和管理。
(1)基于电厂现有SIS和MIS平台设计系统架构;
(2)开发基于B/S结构的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管寿命管理系统,评估对象包括二级过热器、三级过热器、四级过热器和二级再热器;
(3)开发基于B/S结构的超超临界机组锅炉部件寿命管理系统,评估对象包括三级过热器出口联箱、四级过热器出口联箱、二级再热器出口联箱、主蒸汽管道、热段再热蒸汽管道。
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寿命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4大功能模块:
(1)在线状态监测与评估通过实时获取高温部件的温度、压力、负荷等基础测点数据,结合设备的结构、尺寸等设计参数,在线监测及评估设备运行状态。其包括超温风险、蠕变损伤与疲劳损伤及当量金属温度、应力的监测与管理。
(2)氧化皮脱落风险监测根据不同材料氧化规律,获取不锈钢、低合金钢等材料的氧化统计表达式,通过锅炉管内壁氧化皮应变和壁温的跟踪监测,实现氧化皮脱落风险预测和异物堵塞风险监测。其包括:氧化皮(异物)堵塞和氧化皮脱落风险预测。
(3)设备寿命评估依据设备状态(温度、应力)的评估结果,综合分析设备氧化、蠕变、疲劳、材料老化等关键因素对寿命的影响,预测设备残余寿命。其包括:氧化寿命、蠕变寿命和疲劳寿命预测与管理,管排残余寿命概率分布曲线和炉管残余寿命报警及统计。
(4)设备信息管理对高温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验、维修、经济性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管理,提供设备综合风险预测结果,提供检验与维修决策建议。其包括失效风险预测与管理,失效原因分析与统计,结构、测点信息管理,维修、更换及检验建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1000MW机组锅炉寿命管理工作极为重要,这关乎1000MW机组锅炉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因此,一定要对1000MW机组锅炉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
[1]陆云,徐俊,段鹏,等.300MW机组锅炉部件寿命管理系统[J].华东电力,2012,33(10).
[2]史进渊,施俊,杨宇,等.4台300MW火电机组寿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动力工程学报,2015,30(6).
TK229.2
A
1004-7344(2016)29-0036-01
2016-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