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疗效观察
2016-07-14李晶洁邢铁艳
李晶洁 邢铁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VIP病房(乌鲁木齐830000)
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疗效观察
李晶洁邢铁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VIP病房(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98例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其中治疗组给予患者防己黄芪汤加减,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呋塞米片。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KPS评分情况,并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3.03%,两组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有较好疗效,值得应用。
主题词乳腺肿瘤/并发症水肿/中西医结合疗法利水剂/治疗应用防己黄芪汤
现代临床一般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乳腺癌,但是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患侧手术部位水肿[1]。严重造成患者上肢活动感觉障碍、疼痛、行动不便、化脓感染以及手术后外在感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影响,以及生活家庭负担。现代临床采用脱水利尿以及患侧部位护理方法治疗乳腺癌手术后水肿情况,这些方法在短时间内可以对患者的水肿情况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长此以往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肾脏损伤等不良反应[2]。而且患侧部位治疗仅仅能缓解轻度的水肿,对于中重度水肿效果不明显。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经我院肿瘤科门诊诊断为乳腺癌患者并接受住院治疗的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共98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单侧乳腺癌,行根治术后,病理诊断,患侧患肢水肿,KPS评分大于60分。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其中治疗组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34岁,平均年龄51.86±17.43岁;分期:I期8例,II期23例,III期13例,IV期5例;轻度肿胀9例,中度肿胀21例,重度肿胀19例;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21个月。对照组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35岁,平均年龄52.18±16.53岁;分期:I期9例,II期22例,III期12例,IV期6例;轻度肿胀8例,中度肿胀23例,重度肿胀18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5个月。两组年龄、分期、治疗前水肿程度经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患者适当功能训练,如抬高患肢,定期按摩肢体、局部热敷等辅助治疗,并嘱患者避免负重。治疗组给予防己黄芪汤加减口服,其基本方为:薏苡仁20g,黄芪、炒白术、茯苓皮、泽泻、泽兰各15g,党参、当归、防己各12g,地龙、桂枝各10g,陈皮、柴胡、桑枝、莪术、三棱各6g,甘草5g。加水500mL,文火煎煮1h,取汁约300mL,早晚分2次服用,每次服用150mL,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呋塞米片20mg/次,每日 2次。连续服用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KPS评分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患肢与健肢周径、患者主观症状及KPS评分等情况。
疗效标准水肿程度分类标准[3]①轻度水肿:患侧上肢近端部位的周径与健侧同一部位的周径差值不足3cm ;②中度水肿:患侧上肢周径与健侧同一部位的周径差值在3~6 cm之间;③重度水肿:患侧上肢周径与健侧同一部位的周径差值在6cm 以上。
疗效判定标准[4]有效:患肢肿胀情况有减轻,但未达1个级度;显效:患肢肿胀完全消退或减轻程度在1个级度以上;无效:患肢肿胀未改善或加重。
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3.03%,两组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
两组患者KPS评分情况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治疗后较治疗前评分差,并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KPS评分情况比较±s)
讨论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患者越来越年轻化。乳腺癌一般是由于机体内正常上皮细胞出现功能障碍,机体代谢功能紊乱,导致该疾病发生[5]。乳腺癌目前病因并不明确,可能家族遗传、饮食、放射科工作人员、妇科疾病等因素造成患者出现乳腺癌疾病。一般临床表现为乳腺增生、肿块、硬结、疼痛等症状。现代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乳腺癌疾病。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乳腺癌手术后水肿。主要表现为患侧部位疼痛、无力、发麻发涨感、患侧活动障碍以及手术后部位感染等症状。严重造成患者心里负担以及生活等。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中医又称“水肿”、“脉痹”。中医认为乳腺癌患者术中伤血脉神经,术后加之放、化疗伤血耗气,气虚不能推动血行,导致血气运行不畅,使正虚者更虚,邪实者更实,脉络瘀阻加重,气虚致水液不能敷布而停滞,水走皮下而生水肿[6]。
现代一般采用脱水利尿以及对患侧肢体治疗的手法改善乳腺癌手术水肿情况,利尿药物一般选用呋塞米药物治疗水肿情况,虽然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手术部位水肿情况,但是这种药物短时间内有效,长期使用会造成患者出现皮肤干枯、恶心、头晕、腿部麻木、肢体无力、活动上肢出现感觉障碍,更严重对患者肝肾功能损害等[7]。而患侧肢体治疗方法,在治疗乳腺癌水肿分型中,对轻度的水肿情况效果显著,但是对中重度水肿情况,这种治疗并不能直接解决水肿情况,而且会加重患者手术后患侧部位疼痛等不良反应。
祖国医学认为水肿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脾胃受损,造成患者气不行水,津液不能正常运化,从而造成水液集聚于患肢而形成水肿。因此治疗本病应以补气利水为主要治疗原则,防己黄芪汤具有补气祛风,健脾利水之功,可以有效治疗因气虚所引起的水肿。作者采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水肿,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3.03%,两组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作者认为,乳腺癌术后水肿主要是由于手术损伤经络,耗伤机体正气,造成患者正气不足,无力推动水液运行,经络瘀阻,水液不通,从而形成水肿。因此治疗该疾病应以补气、利水、通络为主要治疗原则。作者采用的防己黄芪汤方中,以防己利水消肿、黄芪大补元气,两者共为君药,双管齐下,共奏消肿之功。白术既具补气健脾之功,以助黄芪补气;又有燥湿之效,以助防己利水,以此为臣药,增加补气利水的效果。茯苓皮、薏苡仁、泽泻可健脾利湿,以助排除体内水湿;三棱、莪术、地龙通经活血破瘀,畅通经络,利于水湿运行;柴胡疏肝理气、陈皮燥湿行气,桑枝通络利水,桂枝通阳化气,诸药相合,共同完成补气通络利水之功[8]。
综上所述,防己黄芪汤能够有效的改善乳腺癌术后水肿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碑波,贾实,张文海,等.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41(7):637-638.
[2]许志萍. 中医辨证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分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 17(11): 1234-1235.
[3]姬广伟,丁伟英,王颂歌. 逐瘀利湿煎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43 例疗效观察[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 13(2):277.
[4]程亦勤. 唐汉钧治疗乳腺癌手术及放化疗并发症的临证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38(6): 1062.
[5]金庆满,王华中.通络汤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6):184.
[6]许正国,刘加升,张立光,等.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1,26(2):153.
[7]付烊.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同侧上肢水肿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5):180.
[8]金宇,张仲海,杨赶梅,等.扶正消瘤颗粒剂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8):2247.
(收稿2016-01-16;修回2016-02-08)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7.0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济困医院(乌鲁木齐83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