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闻香识人

2016-07-14叶晓兰

美术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岳麓山清香书院

文/叶晓兰



闻香识人

文/叶晓兰

叶晓兰/愚溪深处 中国画 60cm×60cm 2006年

童年的时候,我就喜欢画画,自以为天资不差,常常凭着无拘的性情横涂直抹。也许,我的性情中真率的一面使我特别迷恋那气势磅礴、一气呵成的大写意,真如水流般的畅然,而对于传统的工笔形式却不太上心。朱训德先生知道我的缺点,是他领着我去回溯探源、追踪高古,我才有了面对古人画作的惊悸和激动。虔诚的我于是沉下心来细心体悟幽夜里的寂寞、枯树中的沧桑,不知不觉中书香墨韵早已拂去我心中的火气与浮躁,使我倍感幽渺与静寂,有如夏夜雨后的清凉。闲聊中,先生常常对我提起青青的岳麓和山脚下的千年书院,得空时我常到岳麓山转转,到书院走走坐坐,这使我的学习、生活变得简单而又充实。

在静绝尘氛中,岳麓山林多了我踏在枯枝上的脚步声。漫步山林,我的思绪也随着飘零的落叶卷入林中深处。夕阳在山云间,此时,人的心灵已从躁动归于平和。

我常常被岳麓山上鬼斧神工的松树所吸引。松有苍老遒劲、嵯峨挺拔的姿态,有阅尽沧桑却依然郁郁葱葱的气势;松会散发出特别的清香,其香味往往是一阵一阵若有若无、淡雅含蓄的,尤其在那微风明月之夜,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幽幽地散开,这种苍凉而又隽永的意韵使人感到沉厚与纯粹。

我也常常为岳麓山的松涛声和流水声所陶醉。高风起时,松涛阵阵,“松子声声打石床”时卧石听松,这不亚于心灵散步至远方。“高山流水,气势洋洋”,因落差造成的流水之声,或潺潺,或汩汩,或呜呜,或涓涓,在空谷中回荡,犹如八音齐奏,其音律之美更令人倾倒。南田云:“山林畏隹,大木百围,可图也。万窍怒呺,激謞叱吸,叫号宎咬,调调刁刁,则不可图也。于不可图而图之,唯隐几而闻天籁。”山水林木是有形的,可以直接描绘,而狂风怒号,则是无形的,不可画。闭上眼,听着松涛声、流水声,我不自禁地想起清代俞樾对杭州西湖九溪十八涧的描绘:“重重叠叠山,曲曲弯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古拙的松树盘根错节,细流的山泉深邃幽奇,淡淡的松香氤氲缭绕,真是形、声、味俱美。以无形为有形勾勒气韵,才能得其微妙。

在雾霭墨香中,岳麓书院有了我感悟先贤的身影。通常我独处一隅,静思遐想,放纵思绪在无边无垠中游荡,使自己渐入虚弥状态,感悟着千年不断的文脉。

深冬时节,书院异常宁静,少了平日的喧嚣。在淡淡晨雾的庭院中行走,突然闻到一缕幽幽的清香,似有若无。寻着香味,发现墙角一株老梅自在开放,是那种少有的带有山野味的,不矫揉造作,无一丝想引人注意的意念。梅树当风而立,茎虬而嶙峋,枝瘦而参差,花茂而含蓄,裸露的身影和其他树木的郁郁葱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爱梅花,不仅是梅花昭示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美:生的绚烂与枯的绝灭,更在于梅花的香。梅花花朵散发出的淡淡幽香弥散在书院里、水面上、书本中……是淡若浓,并不因其散淡幽远而缺乏魅力,更不因其无人问津而失去意韵,相反,这样的美才淡而悠长,小而永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这里,香象征的是诗人生命内在的活力和洁净的灵魂。花海的浓郁气,香奁的脂粉气,只是表面的香,缺少内在的蕴涵。陆游的《咏梅》其意不在香,而在心灵,他追求的是一种清香四溢的精神境界。

人的生命本来就有“香”,香就在自身,没有人遮蔽,是我们自己遮蔽了真性而常常嗅不出;或是我们被污浊的空气包围,被功利的欲望囚禁,被世俗熏染得失去了自己生命的“香”。去年秋天,我在花市上寻得了一株白梅,枝桠参差,节节嶙峋,也没怎么侍弄,偶尔浇浇水,就静静地摆在阳台一角,没想到春节前竟然开花了。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香是无形的,也是画不出来的,而我的生命却在清幽的境界中融化了,提升了……

↑ 叶晓兰/古木斜晖 中国画 80cm×60cm 2006年

↑叶晓兰/空山云起 中国画 64cm×48cm 2006年

↓ 叶晓兰/松依岸曲 中国画 64cm×48cm 2006年

我认为,花鸟画家不是只画出花和鸟的生动形貌就完事,而必须眼中常有落英缤纷,耳畔似起天籁妙音,心中如同清香蒸腾,于不可出处用心,方能嗅到生命的香。读书,使我由先前的散乱、空茫变得明了、清晰;生活,使我坚信生命的力量,肯认清洁的本性。品着香茶,伴着墨香,我似乎感受到花鸟画由于文化的浸润而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和生命观照,觉察到根源于中国人思维模式后潜藏的诗性思维和诗性智慧,意识到具有诗意的花鸟画追求的是一种超越自然的美,而这种美只成就于审美心灵之中。此刻,太阳暖融融地照在身上,我感到时间的流淌也慢了下来。似乎一切都在平和、淡泊、静寂的氛围中……心灵的静寂,悬隔了世界的喧嚣,悬隔了物质的诱惑,悬隔了悲欣的感受,让我在永恒的静寂中体味生命的本真。

叶晓兰/寂 86cm×180cm 2008年

叶晓兰/静 86cm×180cm 2008年

空山无人、云起云收、风吹长林、水流花开是一种静境,更是一种心境。远山的淡影与烟云嬉戏,千年的古松同山水对话,松果和梅花散发的清香无不折射着生命的力量。由此,我以麓山的松和书院的梅为基础创作了《心境》《文脉》《潇湘云水》《梅花三弄》等作品。画中的松,干枯嶙峋,苍老而有内蕴;果沉实,繁复而又幽深。画中的梅枝轻举,瘦削而有弹性;花净白,灼目而又忧伤。黑白的画面描绘着有形的世界,简朴、素净;腾起的香雾透露着内心的感受,纯真、天然。“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这就是我理想的清静世界,不单是几棵老树,数片飞云,而是一个没有任何喧嚣与尘染的心灵空间。人在其中,卧看花飞泉落,静听檀幽心香。

香可以熏德,更用来熏心。

叶晓兰/梅花三弄·水 86cm×180cm 2008年

叶晓兰/梅花三弄·云 86cm×180cm 2008年

叶晓兰

1976年12月出生,湖南临湘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讲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工笔画艺委会委员,湖南省工笔画学会理事,湖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长沙市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

猜你喜欢

岳麓山清香书院
清香四溢的树
《清风明月》《清香自远》
朵云书院黄岩店
第五届跟着古诗词去旅行湖南岳麓山寻春诗会
多学“幽谷兰花”——不仅深远,而且清香
第五届跟着古诗词去旅行湖南岳麓山寻春诗会
寻找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爱晚亭
白鹿洞书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