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的战略思想解读
2016-07-14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杨文芳向潺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杨文芳 向潺
《大学》中的战略思想解读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杨文芳向潺
摘 要:《大学》思想是一种战略思想,尤其第一章最为精辟,它可以作为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目标体系制定方法,甚至可以运用到所有需要进行战略规划的领域。
关键词:《大学》战略思想
1 《大学》第一章内容简介
本文只选用了《大学》中的第一章,以下是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儒学创立的初始目的是天下太平,作为儒家经典的《大学》自然脱离不了这个初衷。笔者立足于这个初衷,尝试着对这一章的战略思想进行解读。
2 《大学》中战略思想的详细解读
2.1终极目标的确立
大学之道,即大学的宗旨,主体是人尤其指以天下太平为使命的儒家学者,大学也就不是指某个具体的学习阶段,而是指儒家学者为了天下太平而终生奋斗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手段是学与教。大学的宗旨是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并以这个终极目标为指导方针,这个终极目标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即达到天下太平的最完美的境界,其具体表现是明明德、亲民。明明德是要让所有的人都具备很高的道德水平,在相应的制度建设基础之上,只有教育能完成这个任务,教育也是儒家治理天下的主要手段。亲民即新民,每个人的道德水平达到很高的境界自然也就成了新的民,新民是明明德的结果。第一句话的含义总结起来即:以天下太平为终生奋斗使命的人尤其是儒家学者,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教育,让每个人的道德水平不断提高,让每个人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儒家学者应毫不懈怠地追求天下太平的完美境界,不达这个终极目标不停止。
2.2确立终极目标的重要性
“知止而后有定……虑而后能得。”这句论述了终极目标的重要性。知道了终极目标才有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有明确的方向才能心静神安地去思考,不断的思考才能找到实现终极目标的正确道路。“虑”就是思考如何去达到终极目标,“得”就是找到实现终极目标的方法和手段。终极目标给出了人前进的方向,让人的生活从混沌状态变成有方向的运动轨迹,人生才会产生意义。
2.3达到终极目标以及建立目标体系的方法论
“物有本末……则近道矣。”这句话阐述的是达到终极目标以及目标体系建立的方法论,要达到终极目标首先要找到达到终极目标的方法和手段,要找到这个方法和手段则需知道一个道理:从空间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根本,以及在这个根本上发展出来的一切,也就是末(这里的本和末只是对事物的一种概念表述,没有价值判断);从时间角度来看,任何事物从本发展到末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开始有结束,开始和结束中间有各种阶段。知道本、末、终、始的道理才接近了大学之道。这里用的是“近道”而没有用“达道”,原因在于“知所先后”还是意识层面,只有做了并且做到了完美境界才算“达道”。但是,如果连知都不知就无法去做。达到终极目标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建立目标体系需要从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去分析。
2.4终极目标的分解,目标体系的确立
“古之欲明明德……先致其知。”这句明确提出了儒家思想体系中达到至善的具体方法和路径,也是把终极目标进行分解得到各种阶段性目标。达到平天下的终极目标从大到小分解成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七个阶段性目标。从大到小的顺序说明目标体系制定的一般规律即:目标的分解要以终极目标为出发点,从大到小地分解成各个阶段性目标,所有的目标构成一个目标体系,儒家学者需要追求的是整个目标体系,而不是某个单一的目标。
2.5目标体系实施的唯一途径
“致知在格物……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句从小到大地阐述了整个目标体系,意在说明目标体系的实施只有一种途径,即从小到大的实施,并且不具备跳跃性。
2.6“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目标体系中的本、末、终、始
“自天子以至于……未之有也。”这句话明确指出在“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目标体系中修身是本,修身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构成,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在修身之本上产生的末,只有本做好了才能做好末。厚和薄则是从时间角度解释了各个阶段性目标的相互关系,厚是指要把某些方面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薄是指把其他方面放在次要位置。修身这个本贯穿始终,一直都要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修身不可停滞,末也将无法继续发展。在不同的阶段需要调整不同目标的重要性,到了一定的时候齐家要放在首要位置,而某个阶段治国可能要放在首位,如果不弄清楚本和末,不分清楚始和终,不搞清楚各个阶段目标,不搞清楚各个阶段目标应该出现的时机,则永远不可能实现终极目标。
3 《大学》中战略思想的现实意义
3.1《大学》中战略思想的总结
(1)确定总目标或者终极目标,这个目标是在一次行动或者一个项目中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最高指导方针。终极目标可以是无期限的,也可以是某个特定时期内的终极目标,它可大可小,也可远可近。
(2)以总目标为出发点,按照时间顺序从远到近分解总目标。一般而言,越接近总目标的阶段性目标越大,实现起来需要更多的条件。越接近现在的阶段性目标越容易实现,其实现的条件往往现在已经大体上具备。总目标和所有的阶段性目标构成一个目标体系,所有的行动都是以整个目标体系为方向,而不是某个单一的目标。
(3)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的实施整个目标体系,目标体系的实施必须一步一步的走,不具备跳跃性。任何一个阶段性目标和总目标的实现都是以一定条件的成熟为前提,条件不成熟就会停留在某个阶段,直到条件成熟才能向下一个目标前进。
(4)如果终极目标比较远大,个人在有生之年可能最终没有实现,但这并不影响终极目标和完整的目标体系所产生的作用。所有的阶段性目标在实施时都可以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整个目标体系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更加顺利地实现总目标。
3.2《大学》中战略思想可以广泛运用
3.2.1用于企业战略管理中战略目标体系的制定
制定企业战略目标体系时,先确定企业的终极目标,在此基础上先按时间顺序分解目标,再按业务部门或者职能部门分解目标,再分解到工作团队及个人,整个目标体系会非常完整而且结构清晰,个人、团队、部门之间的关系也非常清楚,而且这些关系被放到了具体的时段中。有了完整的目标体系,整个企业战略的完善和实施就容易多了。企业战略的实施同样要以目标体系为基本框架,从小到大的一步一步完成,相应的条件成熟了才能完成相应的阶段目标,企业也需要根据不同时间阶段的具体情况调整目标体系,或者创造条件以更顺利的完成目标。
3.2.2用于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
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需要以终极目标为指导,在此基础上完成以时间为顺序的目标体系并以此为实施的框架。这样规划出来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道路才会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可实施性。许多人生活处于迷茫的状态,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陷入极度迷茫,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明确的终极目标,缺乏可行的目标体系。
3.2.3《大学》中的这个战略思想体系可以用于一切需要进行战略规划的领域
所有的战略规划都离不开明确的终极目标和完善的目标体系,所有的战略实施都需要以完善的目标体系为框架一步一步地实施。这个思想体系是被哲学化的战略规划的重要方法论,放之四海而皆准。
参考文献
[1] (宋)朱熹,注释.宋本大学章句[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2] 杨博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 约翰·皮尔斯二世.战略管理:制定实施和控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5(a)-185-02
作者简介:杨文芳(1987-),男,苗族,湖南邵阳人,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向潺(1988-),女,汉族,湖北荆门人,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语文学科教学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