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谎言和闹剧成不了“孤立中国”的秘籍

2016-07-14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21期
关键词:中国军力争端仲裁



谎言和闹剧成不了“孤立中国”的秘籍

菲方不遗余力地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纵有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出于各种居心全力支持“国际仲裁”,编造中国“以大欺小”的谎言,却无法求来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孤立”,反而只能凸显菲方自己的背信弃义和无理取闹。

中美对“仲裁案”的博弈,本质是美国单方面发起的针对中国的一波攻势。

“南海仲裁案”目的是孤立和抹黑中国

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即将出炉。这事实上已经突破中菲关系的范畴上升到中美关系层次。美国智库报告显示,美国从一开始就参与了“仲裁案”。在中美两国的影响下,国际社会在这一问题上形成了界限模糊但是大致成型的不同阵营。

根据对“仲裁案”的不同看法,大致形成了支持美国的“国际仲裁派”、力挺中国的“自主选择派”、不做表态的“国际沉默派”。美菲借“仲裁案”向中国发起的“攻势”趋向何处,主要取决于这三个群体间的分化组合。中美围绕南海问题特别是“仲裁案”的博弈,可以理解为某种争取“朋友圈”的努力。

目前,菲律宾、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以及欧盟都是美国“队长”在力图拉拢的“小伙伴”。观察这些名单不难发现,这些国家或者组织基本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包括了其主要的传统盟国和地区新兴伙伴。在美国的影响下,这些国家和组织在“南海仲裁案”上的立场和美国或多或少保持一致。

由此可见,无论是“仲裁”问题还是近期热炒的黄岩岛问题,真正博弈的并非作为南海争端直接当事方的中国和菲律宾,而是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直接对垒。诚如王毅外长所言,美国的介入使得“南海仲裁案”“走了调、变了味”。

少将乔良强调,事实上,从2013年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起,美国就如影随形。仅从公开报道看,美国白宫、国会、国务院、军方都有政要表达过对菲律宾此举的支持。

乔良指出:“几乎每一个跟中国找麻烦的国家,美国都会站在这些国家的身后支持他们。中日钓鱼岛之争,美国支持日本的主张;中菲黄岩岛争端,美国支持菲律宾的立场;就在南海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争端的时候,美国也都是处于一种‘拉偏架’的角色。好像它只是作为一个老大站在其他的人后头拉偏架而已。”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南海几个邻国开始非法占领中国在南海的部分岛屿,但是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争议始终限制在中国与声索国之间的双边范畴,南海是平静的。自从2010年美国开始实施“战略东移”和亚太“战略再平衡”以后,南海就变得波涛汹涌。其实,2011年,菲方还与中方共同发表声明,承诺坚持通过谈判方式解决有关争端,并排除了包括仲裁在内的第三方解决办法。但仅仅一年多后,2013年1月,菲律宾就背信弃义,甘心充当美国的工具,把自己的国家绑在美国的“再平衡”战车上,占据岛礁,挑起争端,最终于2013年1月在美国的唆使下把南海争端诉诸海牙仲裁法院仲裁庭。

美国和菲律宾的如意算盘是,假如中国应诉,就等于承认了仲裁庭对中国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有管辖权,承认第三方对南海诸岛的归属有仲裁权。他们设计的陷阱是,中国在官司中无论输赢,都必须以主权为代价。庭审之后,美国可以利用菲律宾和国际仲裁庭的裁决结果,煽动南海的其他声索国跟进,落井下石。甚至日本也会蠢蠢欲动,借口东海油气资源争端提出仲裁要求,使中国雪上加霜。如果中国拒绝应诉,美国就可以动员国际舆论指责中国违反国际法,以此让中国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目的是孤立和抹黑中国。

南海是检验中国服不服从美国的标尺

“今年报告中南海如此突出,背后是美国战略界人士与中方在认识上的错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在中国人看来,经略南海为的是守住祖业,而美国人认定的是,南海是检验中国服不服从美国领导的标尺,美国在南海也要守,守的是“老大的地位”。

在媒体针对五角大楼“中国军力报告”的反应中,“台湾”是除“南海”外另一个关键词,尤其岛内媒体反应更大,原因是一句从2008年版“中国军力报告”起一直没出现的表述在2016年版“复出”——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

台湾《联合报》说,五角大楼每年都要向国会提交中国军力报告,每年也必说“反对台海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但报告上次提及“不支持台独”还是在2007年,当时陈水扁正力推“入联公投”等举动,被美国认为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今年报告出台于蔡英文就职前夕,明确表示“不支持台独”明显是冲着蔡英文“政府”来的。依照往年惯例,美国国防部在年初就完成报告,送交国会前会经过白宫、国务院等单位审阅,确定报告的观点和文字符合美国各部分一致政策后,才择机公布,因此报告内容是整个美国政府的立场,等于给了蔡英文不可跨越的红线和紧箍咒。

在中国学界,人们对此有另一番解读。金灿荣说,五角大楼“中国军力报告”最初依美国《2000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规定而诞生,此后每年五角大楼都需向国会提交。从最初的二三十页,到几年前90多页,再到今年145页正文,“中国军力报告”越来越厚,反映美国对中国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今年的版本除了南海和台湾,网络、太空等美国战略界关心的热点统统写进了报告。一方面,出台这报告可以满足这些人为美国“树敌”的需求,就像当年冷战时出台“苏联军力报告”。

“以小搏大”左右不了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

有理不在先告状,公道自在人心。近40个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发声支持中方立场,是对国际公义的信仰和伸张,也是对菲律宾歪曲《公约》,欲借南海仲裁案混淆视听、孤立中国、谋取私利之举的有力回应。

其一,不论菲律宾如何巧立名目和包装诉求,南海争议的实质是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而领土应由一般国际法调整,不属《公约》调整范围。2006年,中国根据《公约》第298条作出的排除性声明,将涉及海域划界、历史性海湾或所有权、军事和执法行动等方面的争端排除在公约强制争端解决程序之外。

其二,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违反谈判解决争议的协议,背离了“约定必须遵守”这一国际法基本规则。中菲在若干双边文件中已就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南海有关争议达成协议。中菲均签署的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4条也明确规定,各方承诺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他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

其三,菲律宾为达目的不惜谎话连篇。按照与中方达成的共识,菲律宾本应与中方积极协商解决南海争议和管控海上形势。然而,菲律宾一方面拒绝与中方按照双方既有共识妥处争议,另一方面却对外声称已经穷尽了双边手段;一方面声称其仲裁诉求不涉及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另一方面却紧紧围绕中国的主权和海洋管辖权做文章。

其四,应菲律宾请求成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不顾中菲已选择通过谈判协商方式解决争端的事实,不顾中方根据《公约》做出排除性声明,违反公约规定,强行审理和行使管辖,属随意扩权和滥权。仲裁庭的做法不仅加剧了中菲之间的矛盾,而且影响国际和地区海洋秩序的稳定,背离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宗旨,损害公约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倚仗域外大国出谋划策、撑腰壮胆,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在南海问题上充当“急先锋”,自认为找到了强大的国际支持和“以小搏大”的全套秘籍。然而,域外大国的噪声再大,也左右不了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仲裁”闹剧编排得再巧妙,也掩盖不了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真相,更改变不了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归属中国的事实。

(《环球时报》2016.5.18、《光明日报》2016.5.18等)

猜你喜欢

中国军力争端仲裁
本期导读
对不属于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的仲裁申请如何处理?
美报告揣测解放军“着眼台湾”
一种多通道共享读写SDRAM的仲裁方法
解决中印领土争端要打“持久战”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两岸四地间相互执行仲裁裁决:过去、现在及将来(上)
对日受降权争端背景下的中共与美关系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