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2016-07-14朱秋霞敦化市医院吉林敦化1337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8期
关键词:实施效果心理状态循证护理

朱秋霞(敦化市医院,吉林 敦化 133700)



循证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朱秋霞
(敦化市医院,吉林 敦化 133700)

【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剖宫产产妇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护理后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剖宫产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循证护理;心理状态;并发症;实施效果

剖宫产是临床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1],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和产妇年龄的升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剖宫产分娩婴儿,与此同时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日益多见,且产妇心理承受压力大,易出现焦虑、抑郁状态,需要病房护理工作的支持。为研究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护理措施,我院选取122例剖宫产产妇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方法进行试验,实施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28.3±4.6)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8.4± 2.8)周;观察组产妇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8.7±4.2)岁,孕周35~43周,平均孕周(38.1±1.9)周;两组产妇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依据医师嘱咐,对产妇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术前检查做好手术准备、术中配合医师手术治疗并于术中和术后监测产妇和新生儿的各项生命体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具体护理措施为提出循证问题、求证依据、护理实施(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等)。

1.2.1 提出循证问题:针对剖宫产护理的特殊性,提出护理中需注意到的主要问题:①剖宫产后,为避免产妇出现麻醉药物吸收或肠梗阻症状,经常需要长时间的禁食禁水,但是这些措施会导致产妇出现精神低沉、低血糖、消化不良以及浑身无力等不良反应,预后效果差。②术后产妇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易受到他人或环境影响,影响产妇术后的快速恢复和预后,需要护理人员及时给予适当心理护理,增强精神意志建设,改善心理状况,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③剖宫产产妇于术后需要插尿管,产妇疼痛感强烈,且产妇不适的心理因素会导致插尿管拔出比较困难,易提高尿潴留发生率,影响预后;所以在术后护理中需给予患者疼痛护理,缓解产妇疼痛感,减少并发症。

1.2.2 求证依据:实行循证护理需要将患者本身意愿、现有医疗研究资源和医学专家研究等三因素相结合,以获得充足的求证依据;我院设立循证护理小组,明确护理流程,以产妇护理中的主要问题作为护理工作目标,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万方、知网中相关医学资料,并排除概念模糊、评价指标缺失以及护理方法不科学的参考文献,根据产妇实际情况,分析具体对策,制定正确的护理方案。

1.2.3 术后饮食护理:剖宫产术后1/4 d后,给予产妇流食,多食用易消化、高蛋白食物,禁食产气食物;待产妇肠胃蠕动恢复后,给予正常饮食;这种新型的饮食护理将传统术后进食时间提前3/4 d,及时补充产妇由于手术治疗所损失的能量和营养;随时观察产妇是否存在腹胀、胀痛感,一旦发现立即停止进食;向产妇普及术后康复知识,打消其“剖宫产=疾病手术”的不正确思想,讲述早期进食的好处和哺乳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观察产妇乳汁分泌状况。

1.2.4 疼痛护理:疼痛是剖宫产产妇术后最直观的感觉,严重影响预后;护理人员可主动向产妇咨询,了解和评估疼痛分级,并采取相应措施减轻疼痛感,必要情况下采用止痛药治疗;向产妇讲授缓解疼痛办法,如深呼吸、早期轻微锻炼等,适当减轻产妇疼痛畏惧感;帮助产妇采取半卧位,避免压迫伤口;咳嗽时,用手覆盖伤口,减少震动,减缓疼痛。

1.2.5 心理护理:术后随时观察产妇情绪变化,给予适当护理措施进行心理护理;与产妇多交流沟通,多提及新生儿,增强产妇作为母亲的自豪感,采用情绪感染法,帮助产妇快速恢复;对于产妇提出的各种问题仔细倾听并耐心作答,缓解产妇和家属的紧张情绪;鼓励家属多陪伴产妇,消除病房陌生感,避免刺激,稳定产妇心绪。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疗效判定:护理后产妇的心理状态评分依据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二者评分量表项目均为20个,各项评分标准为1~5分,研究对象总分数得分越高,其焦虑和抑郁程度就越高,心理状态越差,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产妇心理状态评分情况: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情况,观察组产妇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心理状态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产妇心理状态评分情况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分数 SDS评分分数观察组 61 37.52±3.61 35.26±2.14对照组 61 45.98±4.86 44.83±2.95 P <0.05  <0.05

2.2 并发症情况: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产妇中出现1例伤口感染和1例低血糖,并发症发生率为3.28%;对照组产妇中出现4例消化道反应、3例伤口感染、2例术后出血以及2例低血糖,并发症发生率为18.03%;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剖宫产俗称剖宫产,属于临床中外科手术的一种,其主要手术方法为切开产妇腹部和子宫,分娩出婴儿[2];剖宫产主要适用于胎儿窘迫、产程迟滞、产妇骨盆结构异常、胎位不正、多胞胎、前胎剖宫生产、子宫曾经历手术以及胎儿过大等产妇不适合阴道生产的情况,近年来众多医疗机构中剖宫产手术率逐年增高,用来替代本来的自然分娩,但是采用剖宫产术分娩对产妇和新生儿均具有不利影响:据加拿大、美国和英国对剖宫产产妇病死率的调查统计[3],剖宫产术产妇病死率高于阴道生产,且易增加产妇心脏病、伤口出血、术后感染以及麻醉并发症等疾病发生率;采用剖宫产术的婴儿日后患糖尿病概率比正常阴道生产婴儿高出20%,且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哮喘等疾病[4];是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剖宫生产不应超过15%,以5%~10%为最佳。另一方面,由于剖宫产产妇对手术造成机体创伤感到紧张、恐惧,易产生焦虑、害怕、抑郁情绪,导致术前准备不充分,影响手术进展,所以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时需要有针对性,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临床经验以及产妇自身愿望相结合[5],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也是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包含3个要素:①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②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③产妇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通过批判性思维寻求最佳护理行为,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改进程序,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6],促进护理学科的进步。我院选取122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进行分组试验,研究结果证明观察组产妇(循证护理)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常规护理)(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在剖宫产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态,缓解紧张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胡虹云.剖宫产手术149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2):69-70.

[2] 黎玮.循证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病人饮食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西医结合临床,2010,10(2):88-89.

[3] 段凤仪.剖宫产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3):2839-2840.

[4] 关植蕊,王香华.剖宫产术100例循证护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428-1429.

[5] 王树静.循证护理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寒颤的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3):267-268.

[6] 李爱芳.循证护理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279-280.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8-0269-02

猜你喜欢

实施效果心理状态循证护理
现代学徒制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实践应用与探索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