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患者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效果分析

2016-07-14李媛媛锦州市妇婴医院妇产科辽宁锦州2107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8期
关键词:剖宫产

李媛媛(锦州市妇婴医院妇产科,辽宁 锦州 210700)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患者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效果分析

李媛媛
(锦州市妇婴医院妇产科,辽宁 锦州 210700)

【摘要】目的 评价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以往收治的病例资料中选取90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依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取传统方法治疗,实验组45例给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产褥病发生率分别为(55.4 ±0.7)min、(610.1±160.3)mL、0及4.4%,与对照组的(77.3±13.6)min、(1088.7±321.1)mL、13.3%及26.7%相比均明显更少,差异在统计学范畴内(P<0.05)。结论 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且具操作简单、能完整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等优势,适合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改良B-Lynch缝合术;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

产后出血是分娩晚期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2%~3%,目前仍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1]。引发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其中以宫缩乏力为最常见,以往临床上处理产后出血的传统方法有按摩子宫、使用宫缩素、填塞纱条及结扎盆腔血管等,而在上述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通常会选择切除子宫以挽救产妇生命,而由此引发的产妇生育功能的丧失,给产妇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2]。故探寻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避免切除子宫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尝试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成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以往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且术中出血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中抽取90例,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胎盘娩出后出血且子宫不收缩;排除其他因素所致出血者,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并发症出现者,以及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性疾病无法配合调查者。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并与院方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年龄在23~38岁,平均年龄(32.5±3.7)岁;孕周为36~42周,平均(39.8±1.2)周;按产次划分:初产妇53例,经产妇37例。依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划分为两组,45例的对照组与45例的实验组,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及产次等基线特征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可比性较强。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按摩子宫、药物、宫腔纱条填塞、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以及子宫切除等;实验组患者则采取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具体步骤如下:将子宫从腹壁切口中托出,双手按摩子宫观察出血是否停止,迅速判断行B-Lynch缝合术的指征;使用可吸收线1号从右侧子宫切口下缘3 cm处,距右侧缘3 cm处进针,并从切口的上缘3 cm,距侧缘4 cm处出针。绕行过程中可在子宫前后壁、宫底部处进行垂直褥式缝合3~4针,以便将缝线固定在子宫处。然后将针线从与前壁相对的地方穿至宫腔内,并在左侧后壁下方出针,左侧缝合方法与右侧相同。缝合完毕后使用双手加压拉紧缝线的两端,并打结。上述操作完成后,观察下段切口有无渗血、子宫颜色是否正常等,约观察15 min,最后缝合子宫切口并常规关腹。

1.3 评定指标[3]:剖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治疗效果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子宫切除、产褥病。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获取的数据均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则予以卡方检验,P<0.05提示差异在统计学范畴内。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产褥病发生率分别为(55.4±0.7)min、(610.1±160.3)mL、0及4.4%,与对照组的(77.3±13.6)min、(1088.7±321.1)mL、13.3%及26.7%相比均明显更少,差异在统计学范畴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对比

3 讨 论

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均是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其中最为首要的是宫缩乏力所引发的产后出血,约占75%[4]。以往临床处理产后出血的方法主要有:子宫按摩、药物治疗、宫腔纱条填塞、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以及子宫切除等,而这些方法均有自身的局限性。具体来说:子宫按摩属于最简单处理方式,较为适用出血量较少的患者;宫缩素止血,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而且药物达到一定的剂量之后、缩宫素受体耗竭将不再起效,另外药物还可能引发血压升高、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宫腔纱条填塞虽操作简单,但存在一定的感染与出血风险;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对技术要求较高,若操作不熟练极易造成输尿管损伤;子宫切除术虽能有效治疗产后出血,但导致女性永久失去生育能力,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往往是万不得已而采用的方法[5]。

B-Lynch缝合术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而该手术的止血机制则是于子宫双侧进行纵向褥式缝线拉紧加压,使得子宫处于压缩状态,在子宫肌壁间的血管便能迅速关闭,最终达到止血的目的[6]。而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改良B-Lynch缝合术应运而生,其与传统的B-Lynch缝合术相比,手术缝合过程中将缝线固定于子宫浆肌层,能有效避免术后子宫复旧变小或缝线脱落,安全性相对更高[7]。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显示,实验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产褥病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范畴内,由此可见,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效果可靠、止血快,术后发生产褥病率低,并不会影响生育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且具操作简单、能完整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等优势,适合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云嫦,吴楚琼.改良子宫B-Lynch缝合术在防治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7): 992-993.

[2] 王小芹.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0):205-206.

[3] 程小艳.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B-Lynch缝合术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4,20(23):17-18.

[4] 何冬梅.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208-2209.

[5] 周征.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实用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2):135.

[6] 张凯.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法处理剖宫产手术中大出血38例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5):1845-1846.

[7] 邱文英.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32例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1):54.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8-0160-02

猜你喜欢

剖宫产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剖宫产之父
首次剖宫产切口选择对下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分析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3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分析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
剖宫产滥用致“二孩”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