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7-14吕继艳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4期
关键词:职业高职大学生

吕继艳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

吕继艳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随着高职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突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护理专业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即将承担就救死扶伤的生命重任。基于此,本文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和措施以期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发展。

高职;护理;职业生涯规划;对策研究

一、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及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影响大学生就业专职化、终生化以及离职率和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时期是生涯发展的黄金阶段,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完成多种角色转变的准备工作,然而他们却普遍存在着生涯不确定感,毕业后工作流动性大,严重浪费毕业前两年的快速增值期。如何才能遏制这些现象,留住专业人才,值得高职院校深思。

护理作为一个特殊专业,毕业生面临着治病救人的职责,在护理专业背景下合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有效地预防和调整职业生涯抉择问题,培育高素质护理专业毕业生、辅助学生发展,提高护理人才的稳定性。本文选用台湾职业生涯专家金树人教授所设计的大学生生涯规划问卷,就职业方向、职业兴趣、职业认同、就业信息获取等问题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初步了解现状以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

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①生涯意识薄弱,自我认知缺乏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发现,高职护生大多接触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但仍有一半的学生没有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生涯发展规划,正处于摸索、焦虑、迷失中。个别学生从父母和媒体平台获取职业信息,认为所学专业和最初设想的有所出入,对自己的生涯设计感到无从下手。在调查中对未来五年有清楚规划的学生占54.8%,其中仅有33.6%的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程序。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生涯规划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对职业缺乏深入认识、生涯规划意识薄弱。

从学生认知角度来讲,高职护理学生普遍缺乏自我认识,对职业规划知识很少主动获取,也不知道如何从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技能等方面更好地剖析自我,塑造自我,培养自我,提升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各种途径解析外部世界的环境,以便提前规划好未来职业前景,并作出详细可行的行动计划。大部分的学生通常在毕业前夕才匆匆忙忙地到就业市场上寻觅工作目标,询问工作远景,由于缺缺乏正确定位和常识阅历,很多人第一次面对工作取舍手足无措,不能通过求职的过程,实现自己成长的跨越。

②职业选择盲目性,专业认知不够

当前,优秀护理专业人才的流失是阻挡我国护理事业前进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就读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时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从众心理,其中有部分大学生属于听从父母意愿选择专业,从而导致护理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专业信心不坚定现象。同时,对于护理专业具体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大部分学生仍停留在电视剧及网络报道中,缺少真实的接触。

③专业思维定势,缺少创新性

从近几年职业市场发展来看,护理较其他专业而言,毕业生工作的福利待遇和发展形势一直较好,从而导致部分护理学生专业思维定势现象严重,职场和就业观念比较狭窄,缺少开阔的行业视野和远大的理想,更缺乏创业创新的精神。

④师资力度缺少专业性

当前高校多为思政辅导员和就业中心工作人员教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教育队伍因本身条件限制,在准确了解和掌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了解与掌握方面存在局限性,教育团队距离专业化的要求拥有一定差距,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虽不定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但由于参与听课的学生不多,参与力度不够,教学形式单一,该课程未能在学生中取得预期的效果及影响,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启蒙教育更是微乎其微。

三、高职生涯规划对策

①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开发校本教材

强调学校、家庭、企业的多方参与,邀请家长到学校与学生共同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家长对职业需求状况的全面了解,对家长进行广泛的宣传,联合家长共同辅助学生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和专业的学习。同时,有效利用校内资源,开发校本教材,将身边人身边事融入到教学案例中,使学生真切体会到规划涵义及内容。

②改革教学形式,注重多元化教学活动

当前我国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足,目前高职院校只在高年级阶段开设就业指导课,多为理论认识缺少实践性针对性,并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规划意识。鉴于此,护理专业大学生可能存在对自己、对社会职业环境、对护理职业人士不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等问题。结合护理专业教育特征,组织低年级学生到医院岗位进行职业感悟,合理利用校友资源不定期开展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会,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等。

③设专业师资队伍,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

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教学人员不仅需要精晓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全面了解有关政策法规,还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成功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必备的医学岗位常识。学校可组建专业的职规课程组,专职教师担任骨干力量,打造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稳定优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团队。课程组可增加任课教师的技能培训机会,利用心理工作室开展职规团辅,充分发挥专职教师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咨询、测评、辅导和实践等工作中的作用,保障教育教学效果的优质与高效。

[1]林文诗,新形势下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新思路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7):966-968

[2]刘荣勋、刘迎辉、庞强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与解构[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8):29-31

[3]丁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猜你喜欢

职业高职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