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传统 传承文化——观“被发明的传统主题音乐会”有感

2016-07-14陈娅玲浙江金融职业学院310018

大众文艺 2016年21期
关键词:音乐会文化遗产物质

陈娅玲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310018)

激活传统 传承文化——观“被发明的传统主题音乐会”有感

陈娅玲(浙江金融职业学院3100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本文有感于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场音乐会---“被发明的传统主题音乐会”。艺术家们不经意的用平凡的、热爱生活的态度,在传统经典基础上,以新的面貌感受和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音乐。音乐界的专家和学者对此表现出高度的兴趣,甚至惊讶。本文借此对合理引导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积极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主题;世间绝响;传承与保护

本文是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之外宣翻译研究——以越剧为例(教社科司函217号15YJAZH043)结项成果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和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艺术生产与文化消费生态的急剧巨大变化,观众审美趣味及观赏选择受文化多媒体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随着老艺人的去世。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或不断在消失。可喜的是,伴随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与肯定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与保护,我国虽然起步较晚,然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保护也开始渐入佳境。

2016年7月,笔者有幸在贵州观赏到一场别开生面的“被发明的传统主题音乐会”。不免深有感触。这场音乐会是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场音乐会。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下,他们只不过是在表达日常生活的尊老爱幼。慈孝梯亲,自然情怀的人之常情,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或改进、或完善,以新的面貌呈现演奏这些亦新亦旧、或雅或俗的传统音乐。

非常令人难以忘怀的是近八十高龄的郝桂萍演唱的河南坠子。仅有一件乐器坠胡伴奏。表演者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即兴演唱。郝桂萍虽古稀之年,唱腔仍然铿锵有力,吐字清晰,唱词通俗易懂。句句如雷贯耳。叙事唱段委婉清新,优美动听。演唱内容可以应观众要求,即兴的有头有尾的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令大家惊讶的是郝桂萍应观众要求,演唱自己的身世得知她因为少时家里穷,没读过书,大字不识,更不会识谱、记谱。但在台上一亮相,显得热情奔放,神采飞扬。每次观众随意点题均能即兴演唱。临场发挥的“赋赞”都是一口气又唱又说的表演。贯口如爆,声韵铿锵。坠子的作品无论是大段子还是小段子,其内容通过艺术形态的情感认识来反映社会,并在反映社会现象的过程中直接教育并感化人们的心灵。观众不免对台上的说书人产生由衷的敬意。过去识字的人少,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忠孝节义,治国修身齐家平天下的道理,其中传达的很多伦理道德、礼仪风尚、讴歌社会真善美,引导群众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起到宣传和教化群众并推动着社会艺术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在农村都是通过说书人口传心授代代传承的。坠子的唱念表演所产生的强大感染力令场面热烈火爆。河南坠子一次次引来观众如雷掌声。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来自云南的民间艺人胡荣坤能使用各种塑料片、登机牌、扑克、树叶等吹奏各种歌曲,而且音域很宽。胡荣坤还几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地坚持研制制作出创新型和声变调葫芦丝,并练出演奏九把葫芦丝的绝技。

已八十四岁高龄的周维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道情创始人。用沔阳地方语言演唱。边唱边左手打竹简,右手拍击渔鼓筒端的皮膜,交错应节的控制速度和节拍。以唱为主,间有说白。表演轻松大方,刻画人物惟妙惟肖,画龙点睛的动作生动形象。其嗓音条件独特,其“边夹膛”的发声方法很有韵味。排比句、押韵运用自如,诙谐有趣。听起来让人很放松。周先生年轻时靠唱道情讨生活,坚守舞台60余载。在如今湖北道情后继无人的困境下,他眼睛虽然看不太清楚了,但仍然坚持创作、表演,难舍舞台。迫切希望将坚守了一辈子的艺术传承下去。

形制大小不一的陶笛演奏令人耳目一新。农新瑜老师带领十几位学生用大小不一的陶笛演奏《欢乐颂》《天空之城》是同样精彩。赵洪啸老师创作并演奏一曲葫芦丝独奏《野狼》,天籁般明丽动人的乐声深深打动了现场听众。乐曲呈现给我们的是厚重的文化、历史以及对人类保护文明家园的呼唤,其用以及精湛的艺术形式让观众为之叹服,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流传了千百年岁月的传统音乐就像是大河。但是,还有像呜嘟、hangdrum、箫、笛类这些似潺潺的小溪,不显赫,非官方,非主流,非专业的民间乐器,艺术家们不经意的用平凡的、热爱生活的态度,在传统经典基础上,以新的面貌感受和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音乐。这场音乐会使这些传统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如同新的考古发现一样重新被发现和欣赏,并使音乐界的专家和学者表现出高度的兴趣甚至惊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及文化多样性的“活”的显现。具有一种民族认同感和历史感。人类由于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创新,但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不易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许多都是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才得以延续。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有这样一个特点:许多的手工技艺都是在为了谋生的前提下才产生的。这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许多人在生活的问题得到解决后,技艺有可能失传。而且很多民间文化都没有文字记录,代代传承靠的是“父传子承”和“婆领媳做”的方式,一旦传承人不在了,新一代人又不能及时掌握。该种民间文化可能就此消失。民间艺术的传承会出现了断层,不能很好的衔接。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位音乐人发现了一种叫“水会音乐”的传统技艺。当时用录音机将几位老人表演的过程录了下来,但他没有想到,随着音乐界人士对这卷录音带的研究,最终认可它是源于隋、盛于唐的一种古老乐种。无意保存的录音就成了“水会音乐”在世间的绝响。但这种认可并没有挽救“水会音乐”衰落的命运。和许许多多生长于民间的艺术种类一样,“水会音乐”因为无人关注,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后来艺人走了,谱子丢了,乐器也下落不明,眼睁睁看着民族文化消失。

文化所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引导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当我们遗弃这些传统文化时,就等于放弃了历史和对本民族的认同。如何把流失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保留下来变得弥足重要。首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传承文化、振兴中华的重任。不能只看到当前的利益而忽视未来,对于这些古老的文化,我们必须去挖掘、学习,将他们最精华的部分传承下去。一要尽快把民间流传的尚未发掘整理的各种民间艺术,包括技艺,以录音、录像的方式记录下来,把相关的文物收集起来。二是作为政府,要做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和利用优秀民间艺术事业放在重要位置。在政策上颁布和落实保护条例,将这些文化纳入重点保护范围。需要传承的部分由政府和科研部门纳入财政预算,鼓励支持企业投资这些文化建设。组织保障财力人力把技艺学习继承下来。非物质文化才得以生存发展。三是在中小学生中大力培养新演员。给他们注入新鲜的血液。在社会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对这些文化的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文化。四是对优秀的民间乐器和乐曲曲调加以改编和提高,创编出新的但仍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新作品。在倍受新兴文化冲击的今天,人们看惯了电视、电影、录相和现代歌舞,听惯了流行歌曲,偶尔看到、听到罕见的民间演奏、便觉得亲切万分,会表现出浓厚兴趣和向往。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他们都是民族的。有特色的、独一无二的,一旦流失就可能再也找不回来。只有将其保护好,传承好,才会使中华文明永久的流传下去。也让越来越多的世界人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俗话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它比任何其他方面的影响更为深刻,因此,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尤其对我国的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文明,更是要稳稳地守护住。这也是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虽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依然面临资金短缺、后继乏人的现实问题。但毋庸置疑,目前,各级政府正积极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非遗”定能焕发出时代的青春。

[1]于润洋.关于音乐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J].人民音乐,2009(1).

[2]王建民.源于民间 根系传统——《第二二胡狂想曲》创作札记[J].人民音乐,2003(9).

[3]桑德诺瓦.“有所为”亦“有所不为”——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方法[J].中国音乐,2008(4).

[4]唐朴林.“我是中国人”——谈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J].中国音乐,2014(1).

[5]李依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3(5).

[6]《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写组编.《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音乐会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失败的音乐会
Tough Nut to Crack
春天的音乐会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森林里的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