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美术开展山水画教学课程的实践研究

2016-07-14涂长鑫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0期
关键词:勾勒山水画美术

涂长鑫

辽宁省昌图县昌图镇北山小学

浅析小学美术开展山水画教学课程的实践研究

涂长鑫

辽宁省昌图县昌图镇北山小学

山水画是中华民族的一块艺术瑰宝,也是我国民族艺术的重要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正因如此,它在美术教学中占得比重才更加巨大。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美术的启蒙阶段,探讨如何更好的开展山水画教学这一问题便有了其必要的研究意义。

山水画教学;初级阶段;研究价值

在小学阶段开展山水画教学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如今大部分小学美术教师只是单纯地把学生当做了接受知识的机器,机械般的对其进行理论知识灌输而忽略了实践中的意义。事实上,山水画课程的安排在教学实践中占有的比例并不是很多,但是因其具有的独特且复杂的艺术风格,所以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当遵循的原则

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准则,是广大的教学工作者经验、智慧和能力的结晶。它的的制定必须以有章可循的教学规律为依托,这也是教学规律在实践中的有力体现。所以,教师应当尊重教学原则。

首先是直观性原则。这一原则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尽最大努力调动起学生的感官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感知,丰富学生对于美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从而掌握更全面、深刻的知识。其次是循序渐进性原则,所谓循序渐进性又叫递进性,是指对某一事物或知识的理解程度缓慢发展的过程。实践中,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较少,接触外界事物的面较为狭窄,导致在开展山水画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深入”和“浅出”把握不好的局面,使得教学工作深入不进去。所以教师应当注意知识的渐进性和连贯性,以步步为营的方式向前推进美术的教学工作。

二、外出写生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

外出写生这一教学课程的开展是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风景写生》中涉及的,它尊重了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对于点、线、面、构图的认识,就六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可以很好的把握物体的特征,并把它们勾勒在纸上了。这也为学好山水画课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此以外出写生《田野里的花》为例祥加阐述,首先教师应当以提问的形式培养学生从身边发现美、寻找美的能力,例如:“田野里什么东西最美丽呢?”当教师提出这一问题时,学生便会主动去寻找他自己认为具有美学的事物并且以最短的时间报告给教师,这时,教师还可以继续发问:“那你认为它美在什么地方呢?”这一提问意在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要绘画的物体的具体特征,俗语说“画虎画皮难画骨”这里所说的“骨”就是指事物的特征,而教师教给学生画的也是事物的特征。学生通过耐心思考这两个问题,就会使眼前见到的事物得到整理,实现逻辑化思维。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田野中花的各种特点,让学生既了解了叶与茎、枝与花、花与叶相互穿插的画面效果又明白了在绘画前要先细心观察的道理。

其次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细节问题。任何植物或者动物都有它独有的细节和特征,有根细弱的、有茎粗壮的、有花瓣薄弱的,也有叶子厚实的。这些细节特征都需要细心观察、随察随记。例如,菊花的叶子呈椭圆形,其边缘常常会带有一排排锯齿状的纹路,叶子有的还会垂下来呈现参差不齐的样貌,待学生仔细观察完菊花的细节特征后再下笔勾勒花的的外观,此时还应当注意整体画面的布局和花朵外形的整体感觉,下笔的入手点可以随意,但是应当把主体的花、枝杈以及叶子的体态描绘出来,之后的局部特征可以根据主体部分进行添加和修饰。整个画面的背景可以将点、线、面规律性的整合,亦可以重复组合同一种花纹。在这一教学阶段中,笔者重点介绍了菊花的特点,也就是说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绘画时,既要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和细节问题,还要学会仔细、全面的观察。

三、舞文弄墨趣味多

“舞文弄墨”的形成历经了悠久的历史,这就是由“文”向“墨”转变的过程。所谓“文墨”是指用笔、泼墨的技巧、规范。“墨”就是人们常说的山水画画法的总称,也是山水画技法和理论的术语。“文”指的是用笔锋勾勒的笔法,而“墨”则是指墨色的破、烘、染等技法。山水画中的韵味是这种艺术的灵魂,指的是山水画作品中暗含的气势、节奏、生机和意蕴。小学教材中的山水画多以水墨画为主,它有三个基本要素,那就是自然性、象征性和单纯性。学习山水画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一是先以笔法为主,勾勒出大体轮廓。其二是充分发挥墨法的效果,使整个画面充满立体感和层次感。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学画山水画》时,可以通过欣赏教材中的《游春图》来进行具体的讲解。因为这是我国现存画作中年代最为长远的山水画卷,在处理透视关系上已经开始留意到物体之间高低、远近以及大小的关系了,对物体之间深度、层次的把握也很优秀,成为了评论家眼中“开青山绿水之源”的划时代作品。正因如此,教师可以运用此画来传达山水画技法中皴法、斧劈皴、点苔和披麻皴的艺术手法,讲解在勾勒外形中线条的运用,墨色渲染的技巧。在画高山和石块时,应当注意以下四个阶段,首先用笔勾勒出山石的外形和大体轮廓。其次用墨皴出山石的纹理,再次用淡膜的手法染出石块凹凸不平的效果,最后是点苔着色,加强艺术效果。另外,小学生在学习中较为多动,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采取边教学边示范的方法,一步一步的指导学生学习山水画。在课后,还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个课后任务,让学生随意画一幅山水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教师这节课讲的知识也能起到很好的加深效果。

概言之,在实践中熟练运用笔和墨的技法不是一日两日就可以做到的,这也不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直接目的,所以应当把重点放在尝试、感受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存在上,要让学生理解山水画的艺术形式与具象的模拟是不相同的,与抽象亦不相同,这种形式是结合了画家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意境的体现,也深化了艺术表现形式和画家抒发的情感。

[1]刘婧.小学美术课程分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2]高妍彦.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李春明.承德市小学美术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勾勒山水画美术
我来打开山水画
勾勒立体的古都“脊梁”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刺绣:一针一线勾勒中国魅力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用简单线条勾勒一个“王朝”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