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对策与实验分析
2016-07-14孙萍
孙萍
重庆市潼南中学
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对策与实验分析
孙萍
重庆市潼南中学
中学地理在高考制度的影响下,教学方式和教学的效果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种种因素对于地理教学的限制,使得地理教学的进步和改革显得举步维艰;因此及时对相应的优秀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优化教学方案,就成为重点所在,本次我们积极进行实践,并做出如下综述。
中学地理;地理探究式教学;教学对策;实验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均出现较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在相应的体制下和劳动过程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更高要求,而人才所具备的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将会对自身的发展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及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既有能力激发出来,同时培养出相应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就成为关键。而在中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于学生进行相应的培养,将有效的教学模式融入到不同的科目当中去。本次我们积极在中学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式教学对策与实验的分析,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现将详细情况进行分析和整理,报道如下。
1、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意义
探究式教学是按照科学探索的一般规律,创设学生“有所发展”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设计并操作实验,调查和观察、讨论等活动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结论[1]。
1.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探究式教学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对课堂的教学情景进行架设,使学生积极的融入到课堂当中去,同时按照地理教学的目标进行相应问题的设置,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会到实现目标的喜悦,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2]。
1.2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相应的问题进行架设,同时令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及时对问题进行思索和探究,使得学生的学习变的主动化,例如我们在进行风向问题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自身所处的教室风是从哪一个方向吹进来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作答,将问题由简单逐渐进行过渡,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自己进行探究和总结,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1.3培养学生的整体协作精神
在进行课堂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自发组成小组进行探讨,对于自身已经理解的相应问题和小组间成员进行分析,通过对于不同学生思维的糅合,使得独立思考的成果得以完善,从而培养出学生的整体协作精神。
2、中学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在目前中学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较多,因此地理教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其教学现状不佳。
2.1科目较多、地理课时少
在中学进行相应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多要为高考做充分的准备,以便于能够在大学的选择中掌握充分的主动权利,择取更好的大学,进而继续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因此中学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统筹全局,因而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较多,在整体课程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地理课程所占的课时就会非常有限,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理教学的效果。
2.2课表规范、老师上课多为流程
在进行地理授课的过程中,中学的教学模式多为老师进行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学生以记笔记等为主,但由于老师的授课既要考虑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同时需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设置以及综合课表的实际情况,完成相应知识的讲解,便于学生在相应的考核中能够顺利过关。但由于课程的授课时间有限,因此老师很难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充分让学生融入到授课当中去,因此基本多为老师讲解,且按照教案进行流程化授课,降低了地理授课的整体意义。
2.3学生上课被动、认为地理属于副科
学生在进行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地理的课时相对较少,同时学生对于地理课程的接触频率较低,即便老师十分细致的进行讲解,学生也很难真正且充分的找到属于自己的地理学习模式,因而地理的学习多以被动的形式为主,即老师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型记忆;因此在多数学生的观念中,认为地理属于副科,只需要应付考试即可,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很难完全调动,同时没有对地理产生足够浓厚的兴趣[3]。
3、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实验研究
本次实验的目的即探究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的效果,我们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将地理科目分数无明显差异的班级中,前三个班作为实验班,即进行地理探究式教学;将后三个班作为普通班,即按照常规的授课模式进行教学,通过为期半年即一个学期的教学,观察班级间的地理平均分数,实验班的地理平均分数由63.25 ±2.25分增加至81.36±2.18分,普通班的地理平均分数由64.37± 2.13分增加至73.64±2.46分,实验班的分数明显高于普通班级,说明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对于学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4、总结
中学地理实质上是一项非常有趣的科目,学生通过相应知识的学习,可以充分了解到我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自然风貌等,通过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断加深,提高自身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但是在现实中学地理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限制了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得地理教学的效果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而通过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则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地理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同时培养出学生多种能力,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4]。
[1]周宏萍.浅谈中学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技信息,2013,12(13):87-88.
[2]张丹,袁丽风,倪才英.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2,(9):122-123.
[3]赵占凯,屈佳丽,吕远,等.乡镇中学地理教学面临困境及对策探究——以南阳市乡镇中学为例[J]学周刊,2015,(13):951-952.
[4]晓兰,佟晓红.浅谈农村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现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6(09):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