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学德育教育困境及对策

2016-07-14曲义敏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0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德育工作困境

曲义敏

松原市教育局

浅谈中小学德育教育困境及对策

曲义敏

松原市教育局

中小学作为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重点教育机构,对中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是每位家长和教师教育的重点。现如今,在提高中小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随着教育改革浪潮的不断推进,中小学德育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正确面对其存在的困境,然后找出相应的对策,才会将我们的教育事业推向更高峰。

中小学;德育教育;困境;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各项事业的建设成果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教育事业取得的显著成果更加明显。当下,新课改的提出对于中小学教育教学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教师要想在改革的浪潮中成为真正的弄潮儿并发挥教师真正的教育主导作用,首先就要做好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但自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来,每个家庭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独生子女都会健康成长,但是仍有一部分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对此,文章针对中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另外也给出了几点解决对策。具体分析如下:

一、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面对的新形势

现如今,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他们在父母的眼里就是小公主、小皇帝,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正因如此,这促使很多孩子他们的道德取向错位。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攀比心理很强,甚至与同学、老师、家长、亲人朋友之间没有诚信;而且集体主义淡化、缺少团队合作精神,经常出现结拜兄弟、姐妹之风盛行。同时,他们心理素质极其脆弱。当受到家长与老师的批评之后,就会逃学,有的学生甚至离家出走、自杀等。以上这些问题为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让每位教育工作者感到了德育教育是任重而道远。

二、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困境简析

1、教育教学中,忽视德育存在

大家都知道,在提高整体素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但在现实过程中,在提高教学质量与德育教育发生冲突的时候,大多数教师都会看重抓教学质量。有的时候,很多教师受到评职称的影响,认为评先进职称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业绩,所以很多老师把分数看成了是命根子。在中考或高考过程中,从学校高级领导到每一位教师,再到每一位家长,他们甚至都联合起来舞弊徇私,这也充分说明注重是分数成绩,忽视了德育教育。

2、缺乏完善的德育教育评价机制

在中小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综合评价中,对于教育教学管理、考勤、卫生以及教学质量等一些工作,都有一个完善的考核评价标准细则,而这些完全都可以通过打分的情况来体现出来。但德育教育是伴随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上体现出来的,它是潜移默化的。在综合考核评价中,不是说把学校的道德规范背诵的滚瓜烂熟,就能反映德育工作取得的成果;同时,考核评价中只查有无德育制度,也体现不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好坏。可见,根本就没能达到德育工作的评定与督促激励作用。

3、道德教育的形式较为生硬

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常见的方式是校长或政教主任讲话,请先进人物作事迹报告,召开主题班会,班主任找学生谈心,刊出黑板报等等,这些形式并非一无可取之处,但大部分孩子特别是小学生不愿意接受这种说教的方式,这就很难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及道德行为。

4、道德教育注重表演的东西太多

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除了主题活动之外,还有一些如:辉煌六十年,民主精神月活动,义务植树,学雷锋活动,廉政文化进校园等等,我觉得这些都挺好,但迫于主题多,任务重,有时候自然而然表现为应付,演变成一种表演。

三、加强中小学生德育教育提出的对策

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对孩子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绝不能忽视家庭教育这一阵地,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为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孩子是父母珍贵的财富,当得到他时,就意味着接受担负、哺育的责任。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都健康活泼,好学上进,能够很好的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更容易接受教育,促进良好观念和个性的发展。

2、学校教育

学校要加强的阵地环境建设,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一定形态的校园文化必然对学生产生一定方向的引导,这就是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就是在具体的环境和条件下,推动学生为长成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努力,把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信条和行为准则、内化成为师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优秀的校园文化是成长于其中的学生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价值,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道德品质得到熏陶、得到升华。

3、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有关中小学生社会教育机构包括少难宫、少年之家、儿童公元、儿童影院、儿童阅览室等。这些专门组织的社会教育机构旨在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足。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也要充分利用社会组织提供的基础设施,对学生长期的进行道德教育。

结束语

从本文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中小学要想提高整体综合素质教育,发展德育教育工作优先。作为我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将德育教育放在首要的工作位置,同时更要认清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困境问题并要放下包袱,开动脑筋,在教育改革浪潮中,要与时俱进,更要不断地探寻出多种解决方案。是的,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的发展,而发展教育一定要将德育优先。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只要我们全体教师狠抓德育工作,对每个孩子以一颗仁爱之心,德育教育必定会开出“爱之花”,结出“善之果”。

[1]袁益强.高等职业学院教师素质要素探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杨金国,薛艳格.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透析及控制对策[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孙雷.素质教育下的新概念的输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张蓓.教师素质和能力略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5]梅艳玲,李鹏程.教师人格面对社会转型的挑战[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6]王飞龙.思想道德建设与高等教育的使命[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德育工作困境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困境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