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

2016-07-14李丽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0期
关键词:生活化英语教学情境

李丽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南街小学校

“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

李丽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南街小学校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英语的工具性,再次将“以学为用”进行了强调。在教学第一线,关于英语的积极尝试也从未间断过,目前提出的“生活化教学”尝试着将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的理念构建英语教学的课堂,真正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发挥出来。

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

西方教育家杜威与东方教育家陶行知都提出过“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们认为,教育是以生活为基础的,生活又是教育的眼神。因此,教育应该是和整个生活相联系的。对于语言学习更是如此。语言本身的目的就是用来交流沟通、表情达意的,学习语言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取信息、使用信息处理实际问题的。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又应该通过怎样的教学方式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呢?

一、以教材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使英语教学内容“平易近人”

小学英语教材在编写之初就本着贴近生活、融入生活的原则,教材中涉及的诸多知识点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知识,比如日常文明用语,家庭成员、学校生活、个人介绍等等,还有像是同学们之间经常聊天会议论的话题都在教材的编排中。比如“My name is Emma.”“How are you.”“I am nine.”“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这些内容都非常是和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生活化的扩展,让学生们就自己掌握到的词句去和人沟通,比如在介绍家庭成员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可以说一说自己的父母,像是My father is a doctor.H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My mother is a teacher.She likes watching TV.这些对话会在现实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在生活的基础上组织语言,使教学以生活为基础,学有所用。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进行生活化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非常明确地规定,认为一个成功的课堂就是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才是有价值的教学。首先,建立一个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为生活化的课堂打下和谐的基础。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甚至是强烈的心理反应。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因为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对学生划分三六九等。反而要对学生的性格特征有所了解。英语在小学阶段并不如语文数学那么重要,学生的重视程度也会有所下降,但是,教师不能因此而懈怠,必须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就会激发出好学、爱学的情感,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其次,教师要发动教学智慧,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去体验生活中的英语。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设计,会在最大限度内给予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空间。小学英语教学中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优势,就是创造了许多情境,这些情境的设计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产生亲切的感受,从而快乐活泼的去学习。比如在学习Food时,很多孩子都会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教师再根据学生说的进行词汇和语句教学,还可以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们进行观看,发现东西方食物的不同。这样的学习就使内容变得丰满起来,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认识了文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创造情境让学生进行小品表演,比如搭建模拟一个餐厅、或是搭建一个食品店,让学生在生活化的环境下进行实质性的交际学习,以此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发挥语言价值的目的。再有,班级设立英语角,搭建真实的语言环境,保证孩子们充分交流。我们常说,中国人学习的是哑巴式英语,在单词的积累量和语法教学上处于佼佼者的地位,但是一到张嘴说的时候,就变得不知所措,这与平时我们的语言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英语教师可以和班主任共同商议,在班里设立一个英语角,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英语交流,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设定一个主题,比如我的家庭、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等等,让学生们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充分的交流,等到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形成了一定的习惯时,教师就可以不再限定题目,让学生自由表达,这样的话,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表达起来也会比较自主,一旦在交流中遇到什么难题时,也会积极主动的想办法解决,这样就会把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们自己就会主动创造对话情景进行学习。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要心急,要知道一项能力的养成,必须经过长期有计划的训练。教师所能做的,也必须做的,就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不断的鼓励,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三、设计生活化的作业,将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作业的规定也变得人性而具体,不只是强调作业对知识的巩固度,还强调了作业对知识学习的运用程度。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就要注意做到实用性、趣味性的结合,使语言始终存在于一个可以运用的程度上。甚至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对于那些有益于语言培养的课外英语知识,也可以拿来放进作业布置中进行知识的巩固和使用。这样也会养成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集语言素材的习惯,从而养成将生活与英语紧密结合的好习惯,使学生的学习既可以走出学习,也能够走向社会,以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依托,形成全面素质的提升。且能使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结语

英语教师要始终谨记,语言是来源于生活的,学习的最终目的也必将是走向生活。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玩耍中学习,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使语言真正的为我所用,为生活所用。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的课堂,实现小学英语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1]李虹.小学英语生活化活动设计有效性的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3(04)

[2]王小红.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2(06)

[3]李庚容.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活动设计[J].考试周刊.2009(21)

[4]周俊.小学英语生活化的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

猜你喜欢

生活化英语教学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