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16-07-14韩英慧
韩英慧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韩英慧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随着新高考政策的出台,更加奠定了数学在整个高中教学中的基础地位。数学作为高考必考科目,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如何在高中阶段培养起数学思维能力是贯穿整个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数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针对我国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特点和现状提出了可行性的教学方法,并结合相关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奠定了坚实的教学基础。
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
根据高中生特殊的心理及思维发展特点,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及培养的黄金阶段,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自身情况,结合实际才能最大程度上对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进行开发,使其达到最佳学习状态,从而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和考试中不断进步,顺利完成学业。
一、高中生思维能力现状
1、学生的新奇性强,看不到问题的本质
高中生由于个人能力和水平的不足,看问题往往凭借新奇性,从主观出发进行判断推理,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会立刻联想老师课上的题目分析,生搬硬套,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分析解题思路,看不到题目本质,从而缺乏变通性。
2、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存在片面性
学生对于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理解存在偏颇,不能把握题目中潜在的条件,因而解题思路出现偏差。例如这道题:对于非负实数X和Y,满足条件X+2Y=1,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对这道题求解时,如果不注意X和Y的取值范围,即(0≤x≤1,0≤y≤1/2),解题结果大相径庭。而高中生在解题的时候往往会忽视这些内容。
3、数学思维的盲目性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分析总结能力较差,遇到问题不但不善于提问,反而根据其他人的思路寻求答案,久而久之更缺少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已知x和y都是正数,并且3,求出Z=的极值,很多学生求解方法如下:由已知条件可得,所以Z=-1/2(x-3)+9/2,因为≥0,所以Z的极值是9/2,如果没有详细检查,解题看似正确,可是忽略了Z的最大值是在x=3的情况下取得的,但是由已知条件可得0≤x≤2,所以x≠3,所以解题是错误的。
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1、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于学生的培养,激发其创造性和实践能力是教育教学的重点。而思维能力恰恰是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做到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做到解题思路全面化、系统化,从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看待问题,不断拓展解题思路,从而达到自身能力的综合提高。
2、是教学内容的要求
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所以多年来针对数学教学而言,题海战术较为广泛。普遍认为只要多做多练,就能无形中锻炼数学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水平。殊不知,这样一来反而将学习思路牢牢禁锢住,学生对于数学的研究仅仅单一的停留在解题状态,面对多变的题型反而束手无策,严重影响教学和升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1、合理利用情境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人的第一老师,对于数学而言,兴趣更为重要。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相关的具体实例引发学生思考。例如:某人在听到谣言起一小时可以传播4个人,这4个人在一小时内又分别可以传播4个人,由此类推,问是否可以一天内传遍一座千万人的城市?学生初看此题时说法不一,但又缺少解题思路,其实若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便一目了然,其实就是的问题,测算方法简单易懂,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于此类生活题型的探究,无形中培养了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2、通过解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要做到对题目的整体把握和直观分析。审清题目要求并明确隐含的已知条件,依靠第一反应来迅速切入解题重点。例如:求lg tan1olg tan2o……lg tan89o值是多少?初看此题容易陷入寻找规律的误区而忽略隐含条件,lg tan45o=0,此题迎刃而解。其次要培养学生独特的解题思路,将思维发散化,最大限度的捕捉题目信息,并深入到题型之中,不断对题目进行探究,进而转化成自己熟知的解题模式。最后,要加强对数学公式的掌握,从而达到灵活运用。尤其是公式的不同演变形式及不同公式间的相互联系,构建属于自己思路的公式引申图,多角度的对题型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其内在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拓宽解题思路,做到一题多解。
3、通过不断反思提高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反思。对于出错的题型和课上所教授的知识要善于总结和加以提炼。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的贯穿解题当中,做到点与面的结合。尤其在解题完成后,要进一步完善解题思路,要不断利用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做到一题多解并寻找最优解题方法,不断强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并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
结语
数学作为整个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科目,其体现出的思维能力较之其他学科更胜一筹。有别于初中阶段的死记硬背,活学活用才是贯穿教学与学习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情境化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强化学生解题思路和和反思能力来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到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从而对数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并触类旁通的学好物理和化学等理科,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1]齐娇娇.高中数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5.
[2]白慧明.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5.
[3]靳峰娜.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J].才智,2014,0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