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内注射法说课稿的设计

2016-07-14曹玉凤李向云马姝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0期
关键词:注射法护理课程

曹玉凤,李向云,马姝

1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3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

肌内注射法说课稿的设计

曹玉凤1,李向云2,马姝3

1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3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和教研改革的手段,可有效地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和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课改理念,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提高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根据说课稿的设计原则,本文试设计了肌内注射法的说课稿,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肌内注射;说课;设计

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说课原则,本次说课设计的内容共包括六大方面。

1.钻研教学大纲

1.1课程地位《基础护理学》是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后过渡到专业课程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该课程是在前面学习了解剖、生理等基础学科的基础上,对各专科、系统疾病的病人进行的具有共性护理服务的一门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核心课程。该课程紧紧围绕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与学生护理职业能力的形成关系非常密切。

1.2教学地位与作用肌内注射法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内容安排在已经学习了无菌技术、注射原则、药物抽吸等内容之后,目的为学生今后学习和进行临床实践奠定重要基础。

1.3教学目标课程组以教学大纲为指导,结合学生的心智水平和情感需求,制定了具有导向作用的教学目标。

1.3.1知识目标(1)掌握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及注射体位。(2)掌握肌内注射的注意事项。

1.3.2能力目标(1)能正确进行肌内注射法注射部位的定位。(2)能正确实施肌内注射操作。(3)熟练运用无痛注射技术。

1.3.3素质目标(1)以患者为中心,体现良好的医德、医风。(2)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执行查对制度。

1.4教学重点和难点

1.4.1教学重点(1)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2)肌内注射操作的注意事项。

1.4.2教学难点(1)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2)正确实施无痛注射技术。

2.分析教材资料

使用的教材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小萍教授主编的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该教材强调“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体现了“三基五性”的基本原则,符合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要求。缺点是前沿知识不充分、与实际护理工作联系不够。为此在备课过程中,笔者通过网络及书籍查阅大量资料、与临床护理工作者探讨等进行知识更新,并根据完成护理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优化。

3.了解学生情况

本学期的授课对象为15级高专班的学生,她们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绝大部分同学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兴趣浓厚,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善于主动思维和归纳总结。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性,增加趣味性,本次课采用案例教学,通过设定教学情境和教学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完成任务。

4.探讨教法、手段

4.1教学方法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的医学护理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为目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教学资源出发,设计了将肌内注射法分为理论和实训两大模块,由实训引领理论,以实训为明线,以理论为暗线的教学思路,在任务驱动、“教学做评”合一教学模式的引导下采用了以案例和情境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

4.2教学手段采用板书、多媒体课件、录像、模型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抽象内容形象化、直观化,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5.设计教学程序

为了将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反馈矫正和教学过程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程序设计了六个环节。

5.1导入新课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通过小品《打针》片段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能积极思维,配合教师在轻松、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教学。

5.2新课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按上述指导思想,对课堂做如下安排。

把肌内注射法作为一个项目,以问题的形式进行任务驱动。问题一:肌内注射的定义,采用启发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照前面学过的皮内、皮下定义,结合皮肤结构图,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肌内注射的定义?问题二:注射部位定位,采用案例教学和示教法。首先给出一个案例,引起学生对肌内注射部位定位的重视,因学生已提前预习,所以先让一位同学给学生演示,然后由教师分别通过图片和模型进行讲解。问题三:肌内注射操作,首先通过看录像和教师演示,使学生对肌内注射的操作方法有初步认识。然后让学生在仿真肌内注射臀部模型上进行练习由教师给予指导。待学生通过模型练习掌握了较熟练的操作方法后,把刚才给出的案例和情境作为“剧本”,由教师担任“导演”,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演员”,实施情境学习和角色扮演。最后把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录像,进行微格教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操作技能,更要注重引导学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体现人文关怀。问题四:比较各种注射法的异同点,采用的是启发式和小组讨论式教学,以小组为单位,比较各种注射方法的目的、用物、部位、实施步骤、注意事项等,最后经过小组讨论以表格的形式完成任务。通过上述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5.3内容总结让各个小组上交比较各种注射法的表格,并带领学生分别进行横向和纵向汇总,以板书的形式进行记录。通过纵横对比,展示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5.4拓展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精选的护士执业资格考题进行自我评价。

5.5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在为患者做肌肉注射过程中,患者提出药物用错了,你怎样处理?”并布置本次课的作业“写一份本次课的项目报告?”

6.反思总结回顾

本次教学通过创造“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条件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三基”知识的同时,强化护理学科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与职业情感;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品质,提高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注射法护理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流动注射法测定水中挥发酚影响因素探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穴位注射法治疗血虚受风型产后身痛52例临床探讨
流动注射法与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方法差异性检验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