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模式的研究
2016-07-14曹银波
曹银波
1延安大学;2旬阳县双河初级中学
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模式的研究
曹银波12
1延安大学;2旬阳县双河初级中学
探究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真实的探究经历,让学生经历类似与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让他们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猜想、收集证据、交流论证、得出结论。在发现科学概念、原理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对自然的认识,最终达到掌握探究的技能。
物理教学;探究模式;自主探究
近年来我县物理教学中倡导的教学模式是“问题诱导,自主探究”模式,我认为在实施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正确的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对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我在实施这一模式的过程中对探究模式的一些思考。
探究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真实的探究经历,让学生经历类似与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让他们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猜想、收集证据、交流论证、得出结论。在发现科学概念、原理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对自然的认识,最终达到掌握探究的技能。
探究模式可以概括为:
创设问题情境—发现和表述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搜集证据、论证、结论—评估与应用。
新知识的发现一定是始于问题。要让学生自行探索,必须首先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但是大家都知道,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还要难得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与教学计划相关的问题则是难上加难,需要我们在课堂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根据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水平,教师可以不同程度的进行引导,但最终都应该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受到探索新知识的必要性,产生要进行探索的欲望,并能够明确地把问题表述出来。
提出猜想、假设,为验证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是探索新知的一种方法。其中,“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分析论证”等都是探索的要素,在探究过程中相互交错进行,促使探究者的认识螺旋式上升。例如,问题情境可能是前一次的实验,因为在实验中各组学生获得的数据差距很大,分析原因的结果即提出猜想,于是开始新一轮的探究。又例如,猜想既需要开阔思路,也需要有一定的根据,不能提倡胡猜乱想,于是可以追问“为什么”,这一过程既是猜想环节的深入,同时也是为猜想提供证据的论证过程。细致区分的话,假设与猜想还有一些差异需要我们予以注意。这主要表现在理性思维的参与程度上,提出假设比提出猜想需要更多地基于理性思考。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假设寻找证据,展开论证,得出结论是探究过程的核心环节,教师应做好学生探究活动的支持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包括情感上鼓励学生战胜困难,欣赏学生的智慧,分享探究成功与失败带来的喜怒哀乐;智力上,洞察学生思维的走向,及时、恰当地予以引导;物质上,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工具、设备。
对结论进行评估及其拓展应用也是探索发现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应该组织学生回顾、反思探究过程,评价结论的可信度,尝试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改进方案。另一方面,运用新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在应用中加深认识、熟练技能、发现问题。
我认为探究模式也不是万能的,探究模式的优点是:学生能够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与不易,学到研究问题的一些方法,对亲身参与探究而获得的知识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但这种模式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到的知识也可能不系统,并且学生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的探究,如果学生接受阶段性的探究成果,那么意味着相对合理的结论可能存在着比较大的片面性。
因此,我认为在选择这一模式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应慎重选择适合用这种模式学习的课题。
(1)对于希望学生深刻理解的重点知识,应该舍得多花一些时间,放手让学生探究学习。当然,视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不同,我们应给与不同程度的指导。而且,为了最终学生能够自主探究,我们还应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列入长远教学计划,渗透到每一步教学过程中。
(2)为了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可以选择探究结论的精确程度对于中学生而言并不重要的知识。这样更有利于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实事求是地做出结论,而不是为了得到已知的正确的结论而放弃探究过程的曲折、轻而易举地跨越研究中的失败和挫折。物理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对于开放性的问题的探索,更有利于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各有其适用条件、适用范围,也就是说,它们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那么,我们教师需要整体把握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分析具体的学情与教学内容,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恰当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策略、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蔡铁权,姜旭英.新编科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常生龙.高中物理课题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曹银波(1984-),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人,延安大学特岗硕士,旬阳县双河初级中学物理教师;
导师:杨能勋,主要从事物理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