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实施“3456”工程创新计算机专业教师培养机制
2016-07-14张学英
张学英
唐山市职业教育中心
探索实施“3456”工程创新计算机专业教师培养机制
张学英
唐山市职业教育中心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建设号召下,大数据引领社会步入“互联网+”发展的新时代,新的形势和政策对计算机相关行业企业从业人员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职业特点,提出了实施“3456”工程,着力加强计算机专业师资培养,提升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使其能够尽快适应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培养机制;师资队伍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引领社会步入“互联网+”发展的新时代,新的形势和政策对计算机相关行业企业从业人员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层次的职教师资对象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校企深度交融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计算机专业教师培养机制的创新以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体系为基础,本文根据专业对教师的需求,提出了实施“3456”工程,以提升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456”工程,即:健全“3”级制度体系以建立专业师资队伍培养长效机制,“4”类教师分层培养,更新细化“5”项对专业教师的基本要求,采取“6”项措施以加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一、依托两平台建立长效培养机制,健全“3”级制度体系
依托集团化办学搭建的平台,以及数字化校园平台,建立师资队伍培养长效机制。首先,学习、领会、执行学校《“双师型”教师管理办法》等制度;其次,在学校制度体系下,建立专业与企业对接机制,形成《专业建设委员会组成与工作办法》《校企合作工作评估标准和评估办法》等制度;最后,在学校、专业制度下,建立教师与企业的联系机制,形成《专业教师联系企业制度》等制度。
二、“4”类专业教师分层培养,提升专业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针对专业教师的结构组成,按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兼职教师进行分层培养,对每类专业教师培养评价均制定相关制度并落实,如:《专业带头人选拔与培养办法》《骨干教师考核与调整办法》《青年教师进修培训管理办法》《企业兼职教师任职标准实施办法》,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和培养效果,使专业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三、提出“5”项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专业对教师从“产学研”方面提出五项基本要求,具体包括:第一,每名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挂职锻炼不少于30天,并参与企业项目一个;第二,每名专业教师培训结束,写一篇学习总结报告,并在系会上做交流分享;第三,每名专业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堂公开课,邀请校企专家及专业教师参加评议;第四,每名专业教师每学年至少参加一次职业技能竞赛;第五,每名专业教师每学年至少公开发表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四、采取“6”项措施,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开展境内外培训,拓宽视野,提升理念
选派教师到境内外考察学习,以及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参训教师不仅学习境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及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方案等,而且系统学习有关职业教育的理论课程,并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帮助教师从纵深和横向两个维度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通过这些学习培训,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宽,进而推动计算机专业建设与发展。
2.落实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按相关制度规定形成教师企业实践的长效机制,安排教师参加企业实践,了解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管理模式,接受技术指导与培训,熟悉企业工作流程,调查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增强自身专业实践技能水平,促进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3.建立专业教师在职进修激励机制,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在费用报销、职称评聘上给予充分的倾斜,对于在职进修的教师优先安排授课,在教科研项目中给与优先考虑。鼓励教师自主参加与本专业教育教学相关的进修学习,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4.聘请“教学咨询官”,提升教师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能力
按照相关规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作为咨询官,兼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分析企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教师、行业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共同研讨,提高专业教师对专业与职业、课程与岗位紧密对接的认知水平,提升专业教师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能力。
5.加强兼职教师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从行业企业中聘请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为了提高兼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定期召开教研活动,并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培训。通过教学能力培训,使兼职教师发挥更大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发挥教育心理学知识作用,提升教师自我调试和教育管理水平
第一,定期组织专兼职教师心理学知识讲座及个案研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第二,进一步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为教师做心理测试和心理疏导,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心理现状,促使教师学会自我情绪调适;
第三,帮助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定期对话、组织第二课堂等活动,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拉近师生间情感,提高教师工作的针对性及教育教学效果。
通过实施以上“3456”工程,专业教师培养机制能够得以完善,使培养制度体系系统化,进而高效、稳定、可持续地保障教师实践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结构更加趋于合理,硕士学位比例和“双师型”教师比例大幅提高;教师的“产学研”综合能力大力提升,教师能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1]《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28号).
[2]马德伟.面向21世纪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J].中国高等教育,1996(12)
张学英(1971-),女,满族,河北唐山人,高级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